跟《雅舍小品》学写作

河南省滑县产业集聚区英民中学李娜

新买了一本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捧着读之,久久放置不下,更觉得语言这东西的真的让人读之悟之醉之蹈之,愈觉得读书乃天下一大幸事。

不忙,光看梁先生的身份与著作,您肯定就觉得这本书定然不错。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至台。历任台湾师范学院英浯系主任、英语研究所教授、文学院院长、国立编泽馆馆长。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散文家自是不必说,语言与情感定然是上乘的,但又加上一个评论家,想必这里的语言也一定具有很强的批判性,若有观点,定然是鲜明的,也定然是言之凿凿,时常有醍醐灌顶之笔,会不会与鲁迅风格相仿呢?翻译家呢,主编了《远东英汉大辞典》,在我们心生敬畏的同时,不得不让我们暗自揣度,字典可不是一般人编纂得了的,其语言的准确与追本溯源性极强,没有语言学家的实力,自是不承其重的,而且又是英汉大词典,对英语又是极熟稔的,据此猜想,《雅舍小品》的风格也必然是中西合壁的流派与风格,严谨精致语言的精华汇集。

再看他的作品,《雅舍小品》是梁实秋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其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有时天文地理,有时人情世故。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篇篇精致,优雅、幽默、有趣,常旁征博引,浑然天成,会心一笑中品味社会百态。《雅舍小品》出版时,梁实秋就已不在“雅舍”居住,但“雅舍”二字还是被沿用下去,其中的经典代表作还要属初版《雅舍小品》,先后出过四集。

梁实秋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两千多万字的著作,曾以一人之力翻译完整部《莎士比亚全集》。而美学家朱光潜曾在给梁实秋的信中说:“大作《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再看冰心的评论: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我的朋友,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雅舍小品》也被当代文学奇才韩寒也视为“写短文的范本”来学习。 

梁实秋如果生在这个时代,一定会从段子手中脱颖而出,一骑绝尘。在书中,他讽刺溺爱孩子的现象,“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对于结婚典礼,他说,“假如人生本来像戏,结婚典礼便似‘戏中戏’,越隆重则越像。”他系统总结了骂人的种种学问,直言骂人的误区,“假如你骂一个无关痛痒的人,你越骂他他越得意,时常可以把一个无名小卒骂出名了,你看冤与不冤?”

批判家的思维与逻辑,语言学家的风趣与严谨,大文化的集成者,你可愿意跟着他走进《雅舍小品》去感受语言带来的精神盛宴,让我们一起吸收其中的语言精华,写出我们自己精致的生活随笔吧。

(一)跟《雅舍(代序)》学写作的顺序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段评一:此段话主要介绍了四川房屋建造特点及我对雅舍的居住感受与评价。本段话围绕二个关键词“经济”和“个性”展开了叙述。

首先说核心词“经济”。本段中运用“砌”等五个动词,简洁、准确而又生动地呈现出建造房屋的整个过程,让我们觉得盖此种房子的过程也是“经济”的,如此简单,不必像其他所谓的尝试过的其他各类房子一样,复杂而多工序。又用了“孤零零”等三个形容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这样简单的房子以人的情感,给我们带来了简单经济的视觉和感受上的冲击。

而在体现“个性”的时候,又从我对房子的感情这个角度进行了颇有层次的陈述:初,仅求遮蔽;二个月后好感顿生;渐渐地喜爱它的个性。

此段话,围绕雅舍外形的“经济”与我对它渐生感情的“个性”,体现了由外到内的逻辑顺序。

而什么样的房子都尝试过,尚能觉得雅舍的个性极其可爱,又对比反衬出了梁先生的不以物喜悲的乐观心态,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则有道而正焉。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段评二:这段话主要介绍了雅舍的位置、周边环境及特殊的地势。在作者看来,雅舍虽荒僻却周边伴同景物颇丰,稻田、远山、高粱地、竹林、水池、粪坑、山坡,一应景物全部拥有;虽荒凉但常有客到,总显情谊,有惟吾德馨之雅;山势之坡度甚大,来客惊叹我则久而安之,对比中亦更显一种性情的自由与洒脱。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棹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

段评四:这段话主要描述了雅舍的声音之扰:邻人的各种声息破岑寂,鼠子的声音不得安枕;蚊虱磕头碰脑前所未见。不胜其扰却仍能安之。文尾一个破折号的运用实在妙绝,“明年夏天”一个半句话,意思就是明年夏天还是这样的声音与伤痕重复,或许比这还更厉害,但是话锋一转却表示自己依然愿意继续住在这样的“雅舍”,一种含笑面对生活困扰的儒雅之态跃然纸上。这段话写颇富层次的声音,其实就是在侧面的衬托自己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知扰仍在面扰而安,是何等样的人生状态。这真是,居陋室,人不堪其忧,回梁也不改其乐,贤哉,梁先生也。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素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段评五:本段话写了雅舍五景之变幻:山头吐月之清光四射图;月升中天清光筛洒图;兴阑人散月光逼窗图;细雨蒙蒙云雾弥漫图;大雨滂沱满室狼藉图。由月光挥洒的静寂美景到另人恐惧的灰泥崩裂,真的是感觉到这小小的雅舍让人欢喜让人忧,平白加添丝丝缕缕的挂牵给我们可敬的梁先生了。而此段的由月光的美寂清朗到朦胧弥漫最后到大雨滂沱的晴阴之序也清晰的呈现了出来。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

段评六:此段话主要体现了雅舍陈设的简朴:用三个双重否定句幽默地表达了强烈的肯定意味,体现了墙面的洁静;一几一椅一塌则是陈设之简,而此等简陋梁先生却也以陈设宜求排偶视为雅舍的个性,真的是让人拍手叫绝,世间哪有如此具有个性的梁先生呢,真真的一个可爱之人。

  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①,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段评七:这三段话,是全文的主旨与立意体现的内容。借雅舍表达自己的生命与生存观。即使是这样的雅舍,也不是属于我们自己,每一种生物都只是这个世界上的匆匆过客,每一间房子都像我们寄居的旅店“客里似家家似寄”。世间的一切时光一切地点的停留,都不属于我们自己,但这其间的经历却是谁也剥夺不走的,是真正的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文章总评:《雅舍(代序)》只是《雅舍小品》中的第一篇文章,细细体味其中的每一段话,几乎都体现着一种清晰的表达顺序,有空间的,有时间的,还有由生活现象到哲理思考的逻辑顺序。每段的结构也有很多体现:有总分的,有分总的,还有并列叙述的,文章条理清晰特别美。

文章中的语言多为短句,节奏与韵律自在其中,幽默与风趣横生。“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一句句式对称,形象地体现了体现了雅舍的简陋与经济的特点,颇有种音韵美感。“破我岑寂、不得安枕、前所未见、磕头碰脑、张挂壁间”等词语则简洁凝练,半白半文又能得画面与神韵,其用语之顺手拈来,情景皆有,实是另人叫绝。

若是想得其神韵,那就翻开《雅舍小品》尽情读之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921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63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9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3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33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4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9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67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0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24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8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08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7评论 2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