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一中的李老师的教学内容也是《风波》(这句是废话,同课异构)。
在解读文本之前,李老师花了一点时间介绍了小说的写作背景。个人认为,这个环节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是必要的,李老师对学生学情的掌握是充分到位的。
第一节陈老师主要是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而这一节课,李老师引导学生来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两堂课,相同的文本,选择的问题,课堂的切入点不一样。
这一个不同,我们应该能再深入思考:“同课异构”不是赛课,不是比较和对比,是启发我们如何处理教学内容,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再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用教材教”。
如果我来组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会选择什么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情节?主题?或者是线索?
还有个思考想和同行们交流一下,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切入”之后会不会肢解了文本?为什么课堂阅读往往会走到把文章“大卸八块”的分析,对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身来说,“课堂”应该,或者说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李老师在课上做了大量的拓展
拓展到了鲁迅的《孔乙己》、《祝福》、《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经典的环境描写。但怎么引导学生去读、读懂《呐喊》、《红楼梦》、《水浒传》……呢?
我不知道,我在思考。
我听到学生在流利的回答“反映了国民的愚昧麻木,批判了那个腐朽的时代,抨击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
………………
很多老师都很喜欢最后那一段归纳“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起到的作用”,还归纳出出现在不同部位的不同的作用,类似于武林秘籍一样,有招式。我个人很喜欢课堂上给了学生五分钟时间来一段场景描写的训练(尽管我听到的学生“文思泉涌”的回答和“场景描写”似是而非)。
我知道,要学生把“环境描写在小说中作用”这个“格式”记住,不是太困难。但是,他们还是很难读懂一篇简单的小说或者其他文本。
还是理解不了那一条草鱼“诡异的光”。
(不理解的可以搜索下浙江省2017年高考语文,真是“诡异的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