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个新闻很难受。
18岁男孩在和父母争执下刺死7岁弟弟。
警察上门带走了老大,爸爸抱着小儿子痛哭流涕,徒留妈妈不知所措地傻站着。
幸福家庭一瞬间没落,到底发生了什么?
男孩表示压力太大情绪失控,邻居却透露老大内向早辍学,行凶原因很可能是争宠。
苍白无力的两个字,听来很是唏嘘,弟弟7岁,整整7年的相处,是积聚了多少怨愤,又是起了多大的争执,才会冲动到要至对方于死地。
有人感慨,每个情绪爆发的瞬间,背后都是最真实赤裸的痛。
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情绪的转化,孩子和父母之间更是。
但当交流不顺畅时,多少孩子活成孤岛,受制于情绪,从而造成家庭的悲剧。
1
育儿专家杨樾发现:中国父母的逻辑很奇怪,当孩子在外面被欺负了,他们总是先数落自己的孩子。
“为什么只有你被打,是不是你主动招惹了?”
“看看你那样,真丢人。”
受了委屈,却要挨骂的绝望;怎么沟通,都改变不了现状的无力感,只有孩子能懂。
记得不久前的一桩轰动全国的惨案。
上海卢浦大桥上,男孩从轿车上下来,毫不犹豫的走向桥边,一跃而下。
妈妈慌张地紧跟其后,扶在栏杆上确认了好几秒,最后跪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事后报道,男孩17岁,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车上又被训斥,一怒之下造成悲剧。
是骂的太狠还是抗压力太差,或者说那一刻是怎样的无助才会做出这样极端的选择。
网友留言印象深刻“有多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灵魂无数次的跳下了那座桥,只是肉身还在坚持。”
压垮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根稻草。
那一瞬间无所顾忌的逃离,是愤怒,更是一种惩罚,对自己,也对父母,诉说着从不被理解的绝望。
2
知乎上有人问:“摧毁一个孩子有多简单?”
一个高赞回答是:“忽视他就够了。”
网友讲述有了弟弟后的经历,想喝酸奶,第一罐给了弟弟,伸手要第二罐时,妈妈还是递给了弟弟,因为只有弟弟喝够了,剩下的她才能喝。
被忽视,被冷落,这还不是最愤怒的,弟弟喜欢招惹他,还喜欢告状,但不管发生什么,被责备的永远是他。
絮絮叨叨近千字的控诉里,有一句话最扎眼:“一听到妈妈说让,下次我就会打弟弟更狠一点。”
男孩成了父母眼里冥顽不顾的孩子,沉默不言,还爱打弟弟。
实际呢?极端情绪形成有过程,被偏差对待时,他不开心,困惑不解时不被看重,持续的不被理解,让他变得沉默,最后负面情绪积压产生报复。
不开心》困惑》求助》不被理解》不说》报复,环环紧扣的情绪升级里,他恨的也从不是弟弟,不过是借机宣泄,抗议的是成为透明的无奈。
3
谢楠就曾在微博吐露亲戚来看老二的场景,大人们把老二围在中间,小宝宝要洗澡,一群人又一拥而上跑去参观。
人群来了又走,至始至终老大吴所谓身边没有一人。
后来小宝饿了,哭闹,吴所谓却捧着绘本走过来,想听故事。
换成其他家长,小宝吃饭是大事,偏偏这个时候想听故事,肯定会直接拒绝甚至训斥几句。
但谢楠却先给老大讲了故事,事后耐心沟通:“下次弟弟饿了,妈妈可以先让弟弟吃饭吗?弟弟不哭了,我们也能安静的讲故事。”
有人怪谢楠心狠,舍得老二饿,她却解释“那个时候,老大的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
弟弟哭,吴所谓却非要听绘本,想听的真的是绘本吗?
说得出的是听故事,说不出的其实是内心的忐忑:“所有人都那么喜欢弟弟,是不是以后再也没人喜欢我了?”
那句没有说出口的话,谢楠听到了,而切身体会到妈妈爱的他,相信下次也再不会犹疑困惑。
很喜欢一句话:孩子与大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感知能力强,解读能力特别差。
矛盾激起,可能不是真不懂事,而是在呼唤关注和爱,这时一定要相信沟通远比叱责有效。
4
看过一个关于情绪的小故事:
卡斯丁早上洗漱,将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就顺手放在了餐桌上。
儿子拿面包时,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卡斯丁把儿子揍了一顿,并和妻子吵了一架。
卡斯丁去公司忘了拿公文包,又马上转回家。家中没人,他只好打妻子的电话要钥匙。
妻子急忙往家赶,撞翻了路边一个水果摊。
结果是:卡斯丁迟到了15分钟;妻子被扣了当月的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比赛被淘汰。
如果早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相信卡斯丁一定不会恼怒暴打儿子。
踢猫效应也曾阐述情绪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当一个人心情很差,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
而在一个家庭里,孩子往往成为受气最多的群体。
情绪控制理智后结果总是糟糕,孩子要疏导,大人更是。
陶虹在《你好,妈妈》中感慨:“人生气,紧张,害怕时,是没有智慧的,智慧为0。”
她分享自己克制情绪的方法,会在关键时刻离开,及时摁住自己。
停一停,不立即做出反应后,事后处理问题反倒更高效,结果也更好。
对于孩子的情绪,作家雷布斯提过:孩子冲你发脾气,是想让你走进他的内心解决问题,我们应该高兴。
如何合理疏导?心理学家李中莹教授给出建议:
首先区分孩子发脾气的类别,然后对症下药,最后安抚疏导。
尽量少说理,多陪伴,采取游戏或其他孩子听得懂得语言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