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我所谓 【1500字】
前几天上班路上,前方一位妈妈电动车载着初中生儿子上学,一路上都在说教“现在只要花几百元,以后得掏30万,不然怎么能进好高中……”还时不时右侧头想要看着儿子说,但儿子一直左侧着头闪避状,也许在他听来“谆谆教诲”不过是“喋喋不休”。
人心隔肚皮,想法各不同。
我总疑心,人不会被另一个人说服——心悦诚服的那种说服。否则纳谏也不会成为君王一大优点,李世民、魏征君臣佳话也不会享誉千年。
基本情况是“你说的很有道理,这我明白;我的想法未必对,我也明白。但内心还是忍不住、习惯性、下意识站定自己原有想法”,人总是习惯接受自己愿意相信的(哪怕错误),极难被说服诚心接受异样的观点(即便正确),除非……
除非看到可能被毒打或获益,就在事前改变——这一般是较有远见的人,或者偏理性的人,少数。或者被实际毒打,或者偶尔放弃意外获利,才会在事后改变——这是关注当下的人,或者偏感性的人,多数。
常言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实单靠情或理,说服不了人,因这都只是手段,雄辩而已。“事实胜于雄辩”,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只有利害事实已经降临,或者情理预见了将来的利害事实,才能服人。在此就结合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学教材故事,简单谈谈。
动之以情的背后是预见利害事实。触龙说赵太后,一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深入内心。当时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搬救兵,齐国提出一个出兵条件“必以长安君为质”。长安君是赵太后最爱的小儿子,不愿他犯险;大臣正面强谏无果,太后明确说“谁来劝我,就吐他一脸口水”。僵局之际,触龙出马,以同为老人、同爱幼子的共同点切入,感情上拉近与太后的距离,以“自己人”的身份从怎么才是爱孩子自然转到让长安君当质子为国立功对他长远有利,成功说服太后。情,只是手段,落脚点还是利益;赵太后在触龙因势利导下看清利害,自然心悦诚服,才会改变主意。
晓之以理也需要以利害事实背书。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自己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生活事例,以小见大推断齐王受蒙蔽的事实与危险,才成功说服齐王广开言路纳谏。墨子阻止楚国侵宋,一开始讲道义无效,只有来一场沙盘演练,轻松化解公输盘各种进攻,才让公输盘与楚王预见战事不利、知难而退、不侵宋国。烛之武退秦师,更是简单粗暴谈利益,挑明秦国越境远征配合晋国攻打郑国,只会便宜晋国,对秦国无利有害,秦国就此撤军。唐雎不辱使命,逼迫秦王放过安陵国,靠的是唐雎极限一换一,展现“挺剑而起士之怒”,豁出性命威胁秦王性命。
故事中的人常被说服,生活中的人少有被说服,常见被打服,切肤之痛让人不得不服。
朋友劝你多喝水、勿久坐、常运动、少熬夜,你知在理,点头称是,但不照做,入耳不入心;直到身材臃肿、零件故障,才改之,幡然醒悟今是昨非,真心认可“健康是一,身体是本钱”。
初入社会时公司前辈灌输买房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你表面礼貌微笑,心想当个房奴才不值;过了几年,遭受社会全面毒打,看着平地而起的高楼与扶摇直上的房价,痛感前辈在理,自己年少无知,房子真的是刚需,当个房奴不寒碜。
曾经天真地想在工作中寻求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多年摸爬滚打才想透:像革命先贤、科技学者、文学大家那样“工作即事业亦人生”是绝对少数,大多数人工作就只是工作,一个谋生工具而已,尽职尽责即可,不必强行赋予内涵,价值与意义可在工作之外的个人发展与社会生活中。
……
金庸有篇冷门的武侠小说《白马啸西风》,结局惊艳悠远,点明“人难以被说服”这一无奈事实:女主人公李文秀从西域回到中原,骑着白马低着头,“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始终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人善变,但又难变,更难被另一个人说服改变。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