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余华老师出版了5部长篇,1993年出版的《在细雨中呼喊》、《活着》,1998年的《许三观卖血记》,2008年的《兄弟》,2013年的《第七天》。最早看过余华老师的小说是《活着》,他的文字真实、有力、直击心灵,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可以让人笑、让人哭,让人感觉冷。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老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一本被记忆贯穿起来的书”,以孙光林的视角,回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人物涉及他的亲生父母、兄弟、祖父、养父母、以及若干小伙伴。开始,因为担心有剧透会影响阅读,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先看序言,结果在读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结构上的逻辑,甚至读着读着便感觉乱了,不知怎回事就跳到另一些人,另一段事。读完全篇再回过头看序言,好像明白了一些“记忆的逻辑”。小说没有按照时间轴讲述,因为时光一旦成为回忆,就变成了像拼图一样的单元,由着人的大脑来拼装组合,最终呈现的是可能仅是自己想看到的样子。正如自序中提到,在小说结构中“时间成为了碎片,并且以光的速度来回闪现,因为在全部的叙述里,始终贯穿着今天的立场,也就是重新排列记忆的统治者”(意大利文版自序)。
小说共有四章。第一章从1965年一个细雨飘扬的夜晚开始,描述了孙光林6岁以前在南门的生活。哥哥孙光平试图和命运抗争,弟弟孙光明天真单纯却夭折,而他的死亡却成为父亲和哥哥作为改变命运的契机。当幻想破灭,父亲孙广才越发变得荒唐无耻,最终导致父子二人的决裂。
第二章是孙光林的中学时期,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对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茫然而不知所措,他们被荷尔蒙催发着,受着性冲动的控制做出种种“出格”的事。少年孙光林是孤独而敏感的,他渴望友情,在被孤立的学校里,他从童年伙伴苏宇那里得到了长久的温暖,然而死亡将这温暖的来源也带走了。
第三章回到了遥远的时光,那是旧时代的尾巴,社会巨变和战乱频发颠覆着人们的命运。一贫如洗的祖父孙有元遇到奄奄一息的祖母,便是整个故事的起点。祖父老年的境遇,是许许多多乡村老人的缩影,失去独立生存能力的老人在儿女间轮流寄养,受尽凄凉地过完风烛残年。
第四章是孙光林被王立强夫妇领养5年的城镇生活,这是一个过于强壮的男人和一个过于虚弱的女人,阴阳的严重失调导致了这个家庭的悲剧,最终十二岁的孙光林又变回了孤儿。也是一个雨夜,伴随着一场大火,少年又回到了南门,回到亲生父母的家,但他已经被隔绝在这个家庭之外。
弟弟、朋友、祖父、养父的死,为他们的一生画上了句号,也不断改变着孙光林的人生。生老病死是人生中无法抵抗的命运,余华用他的文字为我们展现在变迁的时代中,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生命,在各自命运中起起伏伏,悲欢离合,有时荒诞,又冷彻入骨。人被命运牵引着,推搡着,即便人性的虚妄让人做出小小挣扎,在命运面前却显的那么微不足道,终被淹没。
2017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