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花卷最开始推荐给我这本书,也是因为本里最初的几篇,特别是序言里,点到人至中年的迷茫恰恰中了我们当下渐渐焦虑又无措的况态。
书中说的都对,虽然美国与中国情况不尽相同,但我们也同样是按着既定的升学规则一步步选择成今天的人生。坐在光鲜亮丽的办公室里,在小小的四方屏上指点江山。这就听我们亿世界。所以我们现在会在既有的工作既有的角色中感到困惑。
然而书里开篇警醒的提出这个问题后,在后面的章节中很少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作出回答。只是一成在评述美国大学精英教育的弊端。不过也能通过这本书发现,原来美国的教育也一同如中国教育,有无处不在的考试指挥棒。美国学生同样会为了达到心仪大学的要求而选择更多的课程和课处活动来让自己成为不太寻常的那个。
书的后半部分老实讲,有点变成了愤青的感觉。从对学校录取制度的抨击延伸到对美国社会制度的垢病。多少有点发牢骚的成份。
看了一半的时候就有些对作者只抛问题没有解决之道的阐述有些看不下去了。单说考试制度,并不会有一个完美的制度存在,那么教育资源的不足,就势必会让学校录取更优秀的学生。什么是合适?有多少人明白自己合适什么。就像作者批评MOOC网络大学一样,他认为会把教授变成电视台主持人一般的角色,并且并不能如初衷那样让更多普通的人听到好的课程。其一的论据是MOOC课程的选课者多不为适龄的学生,而多是已经工作的兴趣选择。可这又有什么关系,难道就因为适龄大学生不去上网络大学,就该关了网络大学么?多少有障目之嫌。我也是MOOC的学生,现在也选了一门课,每周用自己的时间,也乐在其中,获益不少。
还有作者总会拿过去美国的一些比例数字说事,比如,在对总统候选人是否出自精英阶层数量的统计,现在80%的总统候选人都出自名牌学校。而二战后至80年代初的比例则没有这么高。论据本身完全是把这一现象抽离出社会背景来看。且不说二战后待兴的局面,在这几十年中是新的阶级关系逐渐稳定并加强的过程,这是谁也没法干预的。就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在近四十年中也有新的阶级形成稳定稳固,所以才会有“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声音。对比两国似乎有类同之处。
所以作者写了这么多,从抓眼球的焦虑感讲起,到最后终结在社会阶级性的不公平。只是在不段地抛出问题。
也难怪了,在我和花卷讲已经看到她送我的这本书了,得到“可以不看”的回答。确实有些无料无物。
唯一有些认同的是作者所提到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对个人思维能力的强化和扩展。就像之前看《南渡》时的感想一样,之所以在睁眼看世界后会出现如此多的大家,和他们从小受传统教育的人文培养分不开,从四书到经史子集会聚中华两千多年的精华。并且这些书多有属于哲学的范畴,更是帮助人们回答了很多最基本的世界问题。所以还是得多看看人文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