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相处肯定会产生矛盾。那有了矛盾有了误解我们都以自己为中心以道德评判双方,只要没有一位主动向前一步,去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需求去为对方着想,结果就是我们会失去一位又一位挚友。我知道会有人说,他不为我考虑失去就失去了,想想这么多年我们曾经有多少陪伴我们成长陪我们嘻戏打闹的玩伴(有一部分是因为工作、地理问题)现在都形同陌路,再想想到底我们之间有多大矛盾(以前看起来觉得天大的事、到了如今也就呵呵而已),我觉得其实并没有,也许。
接下来谈谈抑郁这两个字,语言或文字是有指向(暗示)的意义的,你想像放松我们就会即刻有头脑放松的感觉。
人类学家厄尼思特·贝克对抑郁的定义提到你关于被困住而无法走出来的念头:“抑郁源于认知受限的选择。”这表明我们的思维阻碍了我们对自己的需要的意识,进而阻碍我们采取行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把自己和别人相比,也会被困住。如果你要拿自己和他人相比,那就必须读一读丹·格林伯格的《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这本书。有一章教你,如果不知道怎么才能抑郁,那就将自己和别人比比。
说了这么多那如何修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放下各自的伤痛。
治愈与和解的四个阶段
对于在重要关系中寻求治愈或和解的人们,要在他们之间建起一座同理心之桥,主要有四个阶段
一:同理连接
1.关注:我全心关注对方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把同理心传达给正受伤着、愤怒着或害怕着的人,不带任何评判、判断,也不提供任何建议。
2.了解当时的感受和需要,并进行检查:只在以下情况中大声说出来
·我的目的是确认准确理解了那个人,并与其建立了联系。
·我感觉到对方因分享而脆弱,也许需要我口头上表示理解。我关注的是那个人由于过去发生的事导致的此时此刻心里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故事本身或过去的事。
3.保持理解:我倾听对方,直到我收到明确信号表明这个人已经说完了(比如,感受到如释重负或平静下来)
4.检查:我问:“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5得到理解之后的请求:这个人此时此刻想从我这得到什么?(信息?建议?还是我听到这些后的感受?)
铭记,区分同理心和同情。同理心是在他们感受他们自己的感受时,我在场,全心关注他们。同情则是,我回到家,感受我自己的感受。
二:表达悲伤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上篇文章有解释)表达悲伤时需要意识到,由于过去所做的选择,自己现在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式的表达悲伤不是道歉。道歉基于道德评判,包括承认错误和暗示通过某些形式的受苦会“使其正确”。
在nvc的这一环节,我问自己:我所做的是否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如果没有,那又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我对此又有什么感受?
三:表达过去的需要
在前两个阶段之后,听到最急切的一个问题就是:“但你为什么这么做?”在确定那个人已经得到了他所需要的所有理解,之后,才进行到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通过了解自己那些事时试图满足的需要是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反转理解
处于痛苦中的对方在得到了足够的理解,听到了我表达的悲伤、并理解了我试图满足的需要之后,就会自然而然想要反过来理解我。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将完成治愈的最后一步。但是,很重要的是,只有当对方确实有给予我理解的冲动时才能进行这一步,因为压力感或未成熟的邀请都会加深对方的痛苦。
谈谈愤怒和宽容:
愤怒总是正当的,因为远离生命、挑起暴力的思维方式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愤怒。问题不在于愤怒,而在于当我们愤怒时内心的想法。
宽容,有很多人,与他们在一起会让人难以忍受,但他们会是我们最好的导师。他们教会我们是什么念头让我们难以看见他们身上的闪光面。我们可以从任何阻止我和那股能量连接的事物中学习。不断练习,可以问自己这几个问题:“这些人做了什么让我这样评判他们呢(搞清楚他们做了什么)?看看评判背后,自己的什么特别的需要在与这些人的关系中没有得到满足?“当人们做我不喜欢的事时,他们是试图满足他们的个人什么需要呢?
再送给大家一段话:
但请记住,阻挡你的障碍必有其原因!
这道墙并不是为了阻止我们
这道墙让我们有机会展现自己有多想达到目标
这道墙是为了阻止那些不够渴望的人
它们是为了阻挡那些不够热爱的人而存在的
--兰迪教授 (李开复老师非常喜欢一位教授,这是他在生命中最后一次分享课上送给他的朋友和学生的)
En d
一位喜欢写作,坚持分享的少年。如果你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下喜欢(成为️)。
你还可以关注我(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会继续为大家分享有用有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