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二十多天,又有一群傻逼觉得自己解放了。”在朋友圈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才猛然惊觉,高考已经如此之近。
作为过来人,自然对高考有着深刻的体会。那些堆积如山的试卷、那些个性鲜明的老师、那些刺激小心脏的分数、那起起落落的排名、那些累趴在课桌上的身影……每一个当时我们习以为常的都是今天一提及就停不下来的话题。因为太深刻了啊,这些已经在青春里印下深刻的烙痕,抹不去了。
可是我想聊的,却是那喊得震天响的口号。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不拼不博高三白活,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今年不努力,来年去隔壁”……真有趣,类似的口号总能跨越时空出现在全国不同的高中里。的确,我承认这些口号变成标语,张贴在教室、楼梯甚至厕所的时候,总能给人狠狠打一管鸡血,灌你一碗鸡汤,让你立马状态满满,为高考疯狂。
然而,疯狂归疯狂,大多数人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疯狂。
——为高考疯狂啊!为大学疯狂啊!这是很多人的回答。
那你想过你想要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吗?你有想过该怎样为你的高考、大学疯狂吗?
我的高三不乏这样的口号。我记得当时领导倡导我们向一直保持年级第一的同学学习。在我们那个教育资源极度贫乏的小县城,他是最有希望上清华的,并且从高一开始就一直是第一,第二名永远跟他保持二十分以上的差距。
他以李阳疯狂英语为榜样,学习几近癫狂。每天都在走廊大声读书(直到高三喉咙出问题才停下),无论冬夏都没时间洗澡,走路从来都小跑,吃饭时一边看书,一边往嘴里送饭……
当然,领导不可能让我们有样学样,只是鼓舞大家在课间和早晚读的时候大声读书,并且用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办法,比如向我们安利那位同学激励自己的口号。
然后全校都疯狂了,成为学霸似乎唾手可得。每天早上我六点多到校,就远远听到教学楼传来的读书声,大课间时走廊站满了人,人手一本书。每个人都打了鸡血似的疯狂读书,背书。我也只好装模作样,搬一张凳子,拿一本书到楼梯口坐着乘凉。
不是我故意标新立异,只是我看不到如此疯狂对我的好处在哪。不仅是我,很多同学都有这样感觉。但是老师说了,现在肯定看不到,等你有了一定积累,量变就能产生质变。于是大家继续疯狂。
直到有一天,一个女同学在走廊背书时,背着背着突然摔下课本,长嚎一声:“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我知道。是你的疯狂,让你迷茫。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那你知道该怎么学吗?你知道学什么吗?怎么结合自身实际找资料?怎么才能在没有状态时考出水平?
不知道。那你跟学死了有什么区别?
太多的人,都是在各种口号的鼓舞下无视自身实际盲目开挂。总之别人背书,我也跟着背就对了,不然自己学的就比别人少很多。他们刷题,我也要去书店抱一堆习题回来,不然他们做的题比我多,肯定考得比我好……
——同学,你错了,你只是被这简单粗暴的口号蛊惑了,看起来努力而已,事实上你在为读书而读书。
说实话,我一度十分迷信口号的作用,也贴了不少励志的话在课桌上。当被嘲笑形式主义时,我义正言辞地说,就算是形式主义,只要做好这个形式,就会有收获的。
结果,渐渐的我发现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漫无目的的努力是没有效果的,没有针对性的努力是在浪费时间。在没有仔细分析并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下,这个形式并不能给你带来多大的好处,相反,它会让你陷入一种可笑的满足感,让你以为你真的在努力,真的很快就可以收获劳动果实。你在自己构筑的象牙塔里面继续着你的美梦,然而现实永远那么骨感,总会狠狠给你一巴掌。比如每次月考你依然写不出你背诵的内容,类似的题型你还是不会做,老师依旧在讲台上骂你们没有努力学习。
所以你迷茫:明明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原地踏步?这些口号每天都给你满满的正能量,而你却屡屡收获负能量。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口号真的适合你吗?
我坚持认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成了万千背书大军中特立独行、单枪匹马的异类,该去书店看杂志就看杂志,背书只背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熟悉到不至于写不出来就好。我不再汲汲于刷题、模仿学神,而是做我认为对的事。
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在其他人眼里你是个叛逆的学生,不跟着大方向走高考肯定摔得很惨。同时我的内心也在摇摆,毕竟要推翻自己曾经奉为真理的律条内心免不了充满挣扎。
但是,社会发展的过程,往往是崇拜大师到怀疑大师,再到打倒大师的过程。一个人提升的过程也有相通之处。很幸运,我完成了这个过程。
我还想回头说说那个年级第一的同学。他的笔记本被当做模板在几个班传阅,我有幸瞻仰。笔记本扉页赫然写着“必上清华”的字样,我想这也是口号的一种吧。但是高考他并没有考上清华,全校第一的位子也没坐稳。我想起考试前几个月跟他有过简短的对话,他说他有点乱。
嗯,乱就对了。如果你没有迷茫,那么你不是疯狂。然而如果说你不是疯狂,那为什么会有老师看到你这样的学习状态后主动找你进行心理咨询呢?
说到底还是出了问题吧!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李阳的疯狂英语,同样不喜欢那样疯狂的学习方法。当一个人疯狂的时候,他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去对待高考这样的人生大事,我实在不敢想象。
所以我庆幸在那个燥热的下午,坐在教室里的我突然抛开课本哈哈大笑。我不是疯了,而是想通了。我知道,敢于去纠正一群人的疯狂,内心该是怎样的坚定与清醒。至于迷茫,它已经是过去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