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请你闭上眼,联想一下「面具」和「生活」这两个词汇,并记录最先跳出来的三条信息。
「每个人都要带着面具生活,为什么?」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带着面具生活?」
「带着面具生活,你累吗?」
……
以上列举的几条信息中,是否有你的答案,这是我在搜索引擎中随机搜索的结果。
「面具」这个词,在如今的生活感悟中,大多只能算是一个贬义词。追根溯源,面具在远古时期,是人们出于对神灵和大自然的敬畏,而制作出来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为何我们会渐渐扭曲了「面具」的含义?为什么保护我们的工具,现在却变成了痛苦的枷锁?
著名心理学家黄国胜先生所著的「隐藏的人格」一书,通过剖析「人格面具」的类型、形成原因及变化过程,并结合众多实际案例,向广大读者解读心理障碍及内心痛苦的来源,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变化。
一、究竟什么是「人格面具」呢?
*人格面具,意指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或模式。它是社会化和社会适应的产物。 **成长就是不断形成新的人格面具的过程。 **而人格是由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的表现(即人格面具)构成的。 *
以上书中的解释,是不是让你对「面具」的理解,更加正面一点了?其实你也可以用另外一种解释代替,那就是——人类在生存和成长过程,由于外界信息而自动形成的一种高级的「自我保护机制」。
白天我们处理各种事物时必须保持冷静、专业和谨慎的形象,以此获得更好的工作表现和升迁机会。到了夜晚,和朋友聚餐时我们又展现出幽默、豪爽和随性的一面,让大家喜欢。回到家中,面对父母我们可能是一副乖巧、稳重的模样,在丈夫或者妻子面子,又要展示不常见的亲昵和性感。
这应该就是大家所谓「不同的面孔」吧!但是这些戴着不同「面具」的你,难道就不是真正的你了吗?只能说当你面对不同情境时,你会调动你对生活的认知,来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应对,这就是人性的「趋利」本质。而这些不同的行事风格,最终组合成了你作为一个社会人的面孔。
二、「人格面具」是怎么形成的呢?
*「人格面具」主要通过内化和实践两种方式形成。「内化」也称模仿,就是把他人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乃至思想感情记录下来,形成客体面具。实践,就是通过身体力行把自己的言谈举止和思想感情记录下来,形成主体面具。 *
婴儿的第一个「人格面具」——「宝宝面具」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先「内化」后「实践」的过程。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人格面具的,他接触到的第一个客观面具就是「妈妈面具」。我们常会听到年轻妈妈说「我家宝宝只认识我,只要我抱。我一离开他就会哭呢」,因为即使婴儿还不能看清楚和理解世界,但是他依然能通过微弱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感知到「妈妈面具」。
当我们刚刚脱离了母体环境,处于一种完全陌生的环境时,是非常需要安全感的,而「妈妈面具」就是他获取需求的第一个介质。在互动的过程中,婴儿会逐渐形成他的行为模式,就像人们常提醒的「你不要老是抱着孩子哄他睡觉,这样他以后都会让你抱的」,这就是通过妈妈形成的「宝宝面具」,也是人生命中形成的第一个主观面具。
我们常会抱怨公司刚招来应届毕业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因为这个时候他们还并没有形成「职业面具」。进入不同类型的企业,会成就不同的「职业面具」。在全球五百强企业和在普通小型私企分别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即使学历、知识等起点一样,通过「内化」的过程,最终都会形成完成不同的「职业面具」,而在之后的「实践」过程中,能使「职业面具」得到什么样的升华,这就取决于自身的特质和能力,最终会形成每个人独有的,并影响他人的「职业面具」。
三、心理障碍是如何形成的?你为什么会带错「面具」
*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多的「人格面具」,才能较好地适应环境。但面具多了,互相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当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内心冲突。 *
「面具」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来自面具和面具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则是来自于面具出现的时机和情境之间的不恰当性。若不好好处理,激化的后果往往会造成「人格分裂」「边缘性人格障碍」「躁狂与抑郁的双相障碍」「强迫症」「矛盾性依恋」「决策困难」「冲动控制障碍」等等十几种心理障碍。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面具和面具间的关系
第一种,是面具和面具间可以和平相处,比如你的「职业面具」是一名老板的秘书,你每天保持微笑,彬彬有礼。然而你的「妈妈面具」是一个有主见又严格的形象,能很好的照顾孩子的衣食,但是面对孩子的过错和任性,也会坚守你的观点。虽然这两张面具有一定的不同点,但是共存下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第二种,是当两张面具的表现完全相反。从心理学产生的原理来说,「人格面具」一般都是成对出现的,拥有一个勇敢的「面具」,就会产生一个胆小的「面具」,往往这一对相反的面具,若谁在你的人格中占了上风,那么你的决定就会倾向哪一种特质,这是人类心理学中最基础的活动表现。
第三种,就比较危险,你心里的某一个「人格面具」被隔离,无法和其他的面具沟通。一般隔离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的相反面具太过于强势。另外一种,是由于收到了某种重大的创伤,平时被自我防御机制给保护起来,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爆发。
例如一些女孩很小的时候被性侵,虽然那些记忆不是特别清晰,但是长大后遇到男人或者更加亲密的行为时,往往就会爆发出来,形成心理障碍。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面具和情境之间的关系
其实这一点非常好理解,我们身边每天几乎都会发生。最常见的就是夫妻间,比如丈夫是一个公司的领导,如果每天下班回到家中,他依然还用管理下属的方式去面对自己的妻子,那十之八九,今晚一定是一个争吵的夜晚。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及时进行「面具」的更换。
也许有人会问,这么复杂,难道我们就不能甩开这些面具吗?
提出「人格面具」理论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用一生向你证明,你甩掉他的下场只会更惨。
他在几次学术研究的鼎盛时期,都企图甩掉自己的「人格面具」,回归自我,例如和弗洛依德决裂,例如抛弃之前的研究成果几次开启新的领域,导致自己患上了心理疾病。最终在70岁的时候,他才恍然大悟,写下了他的学术研究和自传,向人们证实了,任何人都是不可能丢弃自己的「人格面具」而生存的。
你只能学习如何与自己的「人格面具」和解,如何帮助你的面具们进行沟通,如何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使他们整合成真正适合你的,健康的「人格面具」,帮助你得到你想要的生活。
四、如何重建「面具」,让我们健康、快乐的生活
*「人格面具」一旦形成,永远不会消失。所谓消失或消灭,其实就是压抑。压抑的面具迟早会冲到前台,导致心理障碍发作,或者干扰当事人的行为。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接纳和整合。 *
我们来探讨一个书中提到的著名案例,电影《致命ID》。
电影的主人公因为一起杀人案被起诉,由于他是多重人格患者,身体里拥有11个人格,因此专家们在如何处置他的问题上存在很大争议。最终专家们设定了一个场景,引出了全部的人格,决定要找出他的杀人人格。
主人公的几个人格陆续被杀,致使他的人格越发紧张和混乱,接着心理专家利用「保镖」的人格,认定了「假警察」的人格就是凶手,并与他同归于尽。只有妓女的人格活了下来,她改过自新,搬到了其他的城市生活,可是她还是被人杀了,原来还有一个小孩的人格活着。最后,小孩控制了主人公,并杀掉了现实生活中的心理专家和狱警,并越狱逃跑了。
在破案的过程中,心理专家多次被小孩人格误导。因为心理专家一开始是抱着揪出凶手的目的在进行观察,而不是用治疗的角度去观察。如果他能更深入的去了解每一个人格的生成原因,并且利用面具间的对话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或许他就不会被小孩人格误导。
为什么妓女人格会活下来?主人公的母亲就是一名妓女,按道理他应该是他儿时的阴影和创伤,在所有人格融合后,不应该留下一个负能量如此强大的人格。既然留下了,那一定是还没有真正的融合,他只是带着「角色面具」,真正留下的是「小孩面具」,这个面具代表了主人公儿时受到的所有屈辱,所有创伤,致使他痛恨所有人,致使他有强大的力量压制和杀死了所有其他的人格,最终成为了复仇的使者。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
要重建面具,必须要对其进行分化和整合。分化就是要把各个面具区分出来,整合就是要把梳理或对立的面具统一起来。
你可以回顾自己的一生,那些重要的阶段,记忆深刻的事情,对于你而言重要的家人、朋友和爱慕者,找出形成你「人格面具」的原因,千万不要回避那些你不想碰触的回忆,你越是压抑,他们就会在暗处,滋长成更强大的恶魔,第一步,你必须面对和接受他们。
然后介绍你的面具互相认识,想办法进行沟通和对话,找出折中的办法进行融合。
就好像《致命ID》这部电影中,最后剩下的妓女和小孩的「人格面具」,我们尝试思考一下,小孩人格对于妓女人格的怨恨来自母亲,母亲不仅是妓女,并且经常打骂他。如果心理专家能做好调查,有意识的引导小孩去了解自己母亲的生活,了解妓女的无奈,妓女的悲惨以及母亲打骂他的原因等等,只要小孩对妓女的人格产生了「共情」或者「怜悯」,或许小孩就不会在最后杀死妓女,也许也不会杀死现实中的人们。
作者黄国胜先生,是一位致力于心理治疗本土化的专家,从事临床研究三十余年,对于荣格提出的「人格面具」研究颇深,《隐藏的人格》一书的写作的角度和方式,都极容易让人理解。
本书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大家正视都市生活压力所带来的焦虑、抑郁、躁郁等情绪通病,让你知道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并不是「废物」或者「无药可救」,你只是需要更科学的指引。
让我们为自己戴上这世间最美的「面具」,就像戴上一条无与伦比的项链,就像戴上结婚时神圣的钻戒,只有你学会了解自己,正视自己的一切,你的「面具」最终才会无坚不摧,
你才能允许自己被别人爱,也才有可能真正的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