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开始,我到1-2岁的班里帮忙。因为一个老师辞职了,另外两个还是新老师,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带班。
1岁2个月的小女孩欧娜刚从婴儿班转过来,第一周在这个班睡觉。
这个孩子个性特别强,三个老师轮流哄她睡觉快一个小时,她哭闹尖叫就是不睡。
我说:“要不我来试试,10来分钟,如果她不睡就算了。”
三个年轻老师互相看看,同意了。
我知道她们在想什么。她们中一个是欧娜在婴儿班的老师,另外两个对她也比较熟悉。而我,虽然在外面常见到欧娜(我们教室外的场地是共享的),但是毕竟才第一天跟她接触。
我把欧娜跟她的小床带到教室里一个安静的角落,10分钟左右,她睡着了。
年轻的老师说:”艾林,你有一双神奇之手(You got magic hands)。"
我当然没有。
这三个老师都是年轻人,还没有自己的孩子。
年轻、没孩子的老师,很多都是非常好的老师,爱孩子,专业理论也强。
但是我个人感觉,养过自己的孩子的,跟没有孩子的还是有点不一样。
拿我自己来说,没有自己的孩子之前,看到小孩子,觉得很可爱、调皮、乖巧、懂事等等。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看到小孩子,不仅仅注意到那些表面的东西,我还能看到他的眼睛在说什么,他心里的感受,他对我的感觉,他是那么小那么需要温柔的呵护......
作为幼儿教师,我的长处之一,是能比较快地跟孩子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特别是跟刚刚入园的小朋友。
首先, 我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那些刚跟妈妈分离的孩子,希望得到安全感,安慰的话当然很重要,比如:“妈妈会回来接你的”。但是跟她一起共感(同理心)才是更重要的。
对哭着找妈妈的孩子,我一定会给他一个满满的拥抱。对,是满满的。他的脸埋在我的脖子上,我的脸贴着他的头,抱得紧紧的,此时此刻我只属于他。
如果有老师、别的孩子找我,我会告诉她们一会儿再来,因为现在是我跟某某拥抱的时间。
在这种拥抱中,很多孩子会渐渐平静下来,然后我再带他去读一本书,或者做别的活动。
这个方法,是我从跟自己的孩子互动中学来的。我也希望我自己的孩子,当我不在他们身边,他们需要的时候,有人给他们这么满满的、温暖的抱抱。
不管年龄多大,在脆弱的时候,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拥抱。
其次,我愿意跟孩子眼神交流。
孩子个子小,在孩子眼睛里,我们都是巨人,他竭力向上仰头,也很难看到我们的眼睛。
记得有个1岁多刚转班的男孩子,在外面走来走去,干嚎(哭声很大,但没有眼泪)。他走过几个老师,每个老师对他说着大同小异的话:“戴维,怎么了?”“戴维,你没事的。”
我走过去,蹲下身子看着他说:“戴维,你想妈妈了对吧?”
他听到我的话,眼睛转过来,跟我对视。我看着他的眼睛,跟他说:“我知道,你一定很想妈妈了。” 那一刻,他的眼睛忽然涌出泪水,真的哭了起来。
后来证明这个孩子是个在幼儿园很有归属感的孩子,我们聊天后,只用了半天时间,他就开心地玩起来。
他一直是在寻求一个人真正地理解和关心他,他找到了,也就安心了。
再者,我会更细致地观察孩子,并试图去理解他。
说回欧娜这个不愿意睡觉的小女孩。
我心里也没有把握一定能把她哄睡,因为我不了解她的作息规则,也不了解她的个性。
但我观察到,她其实已经非常累了,累过了,所以她是在闹困(fighting sleep),她需要的是安静下来,然后才能入睡。
我首先带着她和小床到一个安静的角落,有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然后我把她的睡袋穿上。别的老师告诉我她不喜欢穿睡袋,有时候不穿也能睡着。但我坚持给她穿上。这给她脑子里一个信息,现在是睡觉时间。
然后我给她讲了一本书。这本书是讲小熊的一天,她一边看一边指指点点,很精神。最后一页是小熊睡觉了。我提醒她跟小熊说了很多遍“晚安小熊(night night little bear)”,然后把小熊书放在她床边,说小熊要跟她一起睡,她就躺下了。
然后我就一边唱歌一边有节奏地轻轻拍她。
有几次她挣扎着要起来,我一边轻拍一边说“小熊要跟欧娜一起睡觉了。”她就又躺了下来。
不久她整个人就放松下来,进入了梦乡。
你看,不是我有什么神奇之手,是因为我认真观察孩子,愿意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跟他们眼神交流,跟他们共感。
很小的孩子,也能对你的内心体察入微。——记住这句话,你也会拥有一双“神奇之手”。
(槭树街艾林,跟你分享幼教理念和幼教育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