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赏析】陶渊明少年时期由于受家庭和儒家思想影响,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志向。但这时东晋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陶渊明虽然是官宦出身,却不是门阀士族。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家道没落,自然得不到重视。他生活的主要时期,战争连年不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士族高官却争权夺利,也无意收复失地。在这样的背景下,进步的政治理想是无法实现的。陶渊明几次出仕都是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在鼓泽令的任上,终因“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辞官归故里,走上隐居归田的道路。现实的政治理想破灭,只有把理想寄托到文字中,一个乌托邦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应运而生。“忘”、“忽”两字太传神了,由迷茫突然豁然开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俱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之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事,乃不知有汉,旡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赏析】“乃大惊”,一个惊字,说明了从来没有外人来过。人们的好奇心,从来就没少过,听说来了外人,都要看看外人长什么样。也为太守和刘子骥寻找桃花源埋下伏笔。从秦到东晋,已有几百年的时间,古代战争频繁,图书文献毁之甚多,在语言上肯定有差异,但渔人却和村里人沟通无障碍,并对朝代的更迭能一一道来,可见也是个读书人。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信息闭塞,又恰逢乱世,一个打渔人的朋友圈是很小的,怎么会知道那么多呢,答案只有一个,至少也上过几年私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既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前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人问津者。
【赏析】捕渔人很不道德啊,从里面出来,连家都没回,直接就报告太守去了,真小人也。但这里有个问题,一个普通百姓怎么能轻易见到太守呢,尤其战乱年代,可以推测式代鱼人是个文人,能和太守说上话的,而且功利心也很强。(不知得到赏金了没有)遂迷之“迷”字与前面第一段之“忘”与“忽”字前后呼应。捕鱼人找到桃花源具有偶然的因素,“不复得路”是必然的结果。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是个很有名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兴奋不已,世外桃源人人都向往啊,收拾行装就出发了,封建社会和儒家思想本是鄙视劳动的,两晋南北朝士族尤甚。没干过体力活,体质本来就弱,加上長途跋,再又找不到桃花源,心情又不好,一代名士就郁郁而终。刘子骥是一代名士,影响也挺大的,所以不管桃花源存在与否,再也没有人去找了。也许,桃花源是一处密境,捕鱼人只是偶然机会闯了进去,在率土之滨,皆是王土的时代,哪里会有世外桃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