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而已集》里曾有这样一段杂感:“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当时虽年幼,读来只觉怪异也愿意反复揣摩,现在更想仔细咀嚼。
每个人都沉溺于自己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状态是独立的,断裂的。我不相信人“天性冷漠”,但我相信很多人“无力关怀”。每个人的生活是一条独立的锁链,一环扣着一环,时有悲欢。这种“不相通”是正常且合理的状态,无须讽刺为冷漠。
若要一个人对他人的困境做出关怀,首先这个人本身是需要有切实的,至少是基础的生活物质保障,以及更为重要的,健全的人格或趋于圆满的精神状态。一个自己都吃不饱的人,不愿意把自己的食物分享出去绝不该被斥责为冷漠。一个自己精神贫乏生活常常处于纠结状态的人对他人的生活没有关注和帮助也不能被斥责为冷漠。一个人只能给予他人自己有所富余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人类整体的幸福感。如果一个“自身难保”的人却富有同情心,这个人会活得痛苦。而“无力过好自己生活”的人却占大多数。所以,我从不愿感叹“人性冷漠”。对于很多很多“无力”的人来说,“冷漠”是对自己的保护,是他们仅有的选择。也许某天你趋于圆满了,你能够关怀他人了,也不必讽刺其他人冷漠,因为在与你不相交的某天,他们也许不会,也许也会,趋于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