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二十多年,从没想到会来卢氏支教,当递上支教协议时,开学的日期屈指可数。2018年9月5日,我乘坐灵宝教体局的车,带着读五年级的女儿,来到了卢氏县实验中学开始了支教工作。
一.迅速适应生活,全身心投入工作。
来到实验中学后,校长给女儿联系了实验小学就读,女儿上学只有一墙之隔,我便回到住室,整理好行李,到校园熟悉环境后,让校长給安排工作。
第二天上午我被分到七年级,带两个班的英语。这里每节课45分钟,每天晚自习三节课,每天不含早读我的课至少都在四节以上,有三个晚自习,每个晚自习连着上三节课。周五下午学生要周清,周清完后最晚也得五点半。晚自习后要把学生送到教官集中场地,确保“无一人缺”方能离开。刚开始时有点不适应,但教育是一种责任,一旦你接下这个工作,就只能坚持:把简单的教学工作重复做,把重复的工作创新做,把好的智慧与人分享,互相监督,共同进步,这是我“为人师表”的根本准则。
经过一个星期我适应了卢氏的教学,适应了一个班里五十多人的教学,尤其是能引导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然后指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三观”。学生在成长,我也在成长。
有一次领导们推门听课,学生们正在小组合作学习,从复习到新课的学习,高效率大容量,直到最后人人过关,学生在课堂上精彩,我在课堂上轻松。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轻松的背后是对教育的挚爱,对学生的真爱,我代表的是灵宝教师的形象而不是我个人。同事们问我:“领导突然听课紧张吗?”
我笑着答:“把每一堂常态课都以公开课的标准要求自己,时间久了公开课也成了常态课。”
“你还知道常态课!”一个中年老师笑着问。
是啊,我又为什么不知道呢?难道因为我看起来年轻吗?难道因为我注意仪表吗?工作之余,我把不足十平方米住室的门,墙壁用漆粉刷了一遍,床头的桌子上放着我常读的《了凡四训》,《人生四书》,《李镇西谈教育》等书籍,桌上放着王羲之的几本字帖和笔墨纸张,一年的支教工作结束后,我不能只是来过这里工作过而已。
每天晚自习后,一千八百人的校园只剩下我和女儿,另一个支教老师,门卫和住校的学生了,由于学校基建,每天我和女儿的用水都需要我提着桶去校园跟的厕所旁水管旁接水,然后穿过校园,爬山三楼,到达三楼角落的小屋,提上多少水,就要倒掉多少水,这个经历好像回到了三十年前我在黄土高坡生活的年代,许多时候,我都有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这样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内心是幸福的,因为有人生的目标,有可爱的学生,而且我的牵挂——女儿就在隔壁安心读书,我过着最简单的生活:学习,工作,生活。在卢氏县要求实验中学十人献血活动中,我是献血者之一,排队献完血已到中午,返校吃完午饭后,下午上了两节课,晚上上了三节晚自习;参加卢氏县“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的作品被教教研室做为美篇,并获一等奖;中考成绩排名第二;与此同时我把自己教学上积累的《英语写作教学法》,101教学软件,英语教学软件与老师们分享,共同提高进步。
适应这里的一切后,我有了新的教学规划:让学生遵循记忆的规律,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意识,迅速积累词汇量,七年级把初中的英语词汇量全部记住,为他们八九年级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二.政策突变,“梅开二度”迁移乡下。
11月20日下午接到卢氏县人事科通知:无条件服从政策,必须到乡下支教,学生知道我要走时,哭着说:“老师,不走行吗?”11月26日,我给两个班上了“最后一课”做为告别,答应过八年级一个班做“感恩教育”,完成了我最后的承诺,学生含泪听完,我声音嘶哑,用我对教育的爱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句号。
当晚来到杜关中学,因为这个住室几年未住人,电是坏的,连着两个夜晚点着蜡烛照明,接近零度的室内温度,我和女儿蜷成一团,头钻进被窝里,还是不能抵御寒冷的侵袭。第二天深夜,女儿因为水土不服,上吐下泻,抱着虚弱的女儿,安慰女儿“没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女儿有气无力的说:“妈妈,我难受,我想回家!”
曾经很坚强的我,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在我明知道女儿是水土不服身体出现的反应时,在不知道哪里是医院的漆黑的夜里,我只能抱着女儿,用我身体的体温紧紧的抱着女儿。天亮了,女儿睡着了,我却感冒了,浑身疼痛,头晕脑胀,踉跄地走到自备的药品盒,找了几粒药喝了下去,昏睡过去。十二点多,女儿叫醒了我,说“妈妈,我好了点,我想去上学。”女儿身体好了,我的身体也好了,因为有了女儿,我变得特别的坚强,送女儿上学回来,我接受了新的工作,那个下午,我开始上课了!
六年级的课很简单,简单到我忘了他们还没有七八九年级的理解力。整合教材是我的习惯,我把整合后的单元让学生分享时,学生一脸茫然。我开始重新备学生,因材施教重新整合教材。经过一星期的培养和引导,学生终于适应了我,我也逐渐适应了这里的教学和生活。
当我换新的环境时,学生换新的老师时,我们像婴儿一样,从一个房间抱到另一个房间,我们会哭,否则我们的情商不高,智商再高又有何用?渐渐地,在实验中学两个半月生活像一个美丽的故事一样,永远存在自己的记忆深处;而这里才是我支教生活的开始,我也将在这里走完我的支教路。
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谱写新的篇章。
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十分钟洗嗽,早读辅导,完后步行送女儿上学。安顿好女儿后,开始反思学生们的学习变化,写作已成为我每日生活中的必修课,然后汇集成书《在支教路上》,记录我和孩子们的故事。
总是会想起冰心的话:“成功的鲜花,人们往往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也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浸透在奋斗的泪泉!”每一个能坚持走下来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十分钟洗嗽,早读辅导,完后步行送女儿上学。安顿好女儿后,投入到每天的工作学习之中:练毛笔字,学普通话,读书,写作。上学期间,因为条件所限,师资力量所致,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期,现在我要补上这段差距。
民间有句话“杜关冷得冻得铁牛叫”,元旦返校后,住室里盆里,桶里,杯子里的水都结冰了,水管冻了,住室里的地板上结冰了,我仿佛住在阅读中的“冰屋”一样。从灶上接了一桶开水,泼在地上,让冰融化后,用拖把迅速弄走冰渣,一遍又一遍,十多平方的住室弄了两个多小时,地板不再滑了。一天太阳照着住室的窗户的那个小时,清理窗上的冰,以免晚间零下十五度的气温,冰会结的更厚。女儿感慨地说:“支教生活才真正开始!”
是啊,如果不苦,怎能叫支教;如果不苦,这个地区怎能缺老师?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走下去;既然选择了教师,注定用平凡,执着,奋斗来谱写我未圆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