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提出这个主题的时候,helen就摇头说"这个太工科范了",估计不太会吸引人。前几天听了一个课,题目叫"超越巅峰",給helen看,她说"这个名字太鸡血",估计她也不会去听,旁边曾经在汉正街做生意的慧敏说"这个课汉正街的老板会喜欢的"。
看来给课程起个好名字真的就是在向别人传达"要么离开,要么掏钱。"
前天晚上我们讨论了很多培训机构的宣传如何循循善诱地放大家长的焦虑,让家长自愿掏钱,把孩子送去各种班,而很少家长知道这些机构到底为孩子传递了什么?到底在用什么喂养你的孩子?如果说"功夫在诗外",那教育这套功夫的"诗外"是什么?
填鸭给孩子的,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短时有益长期有害的,作为我们普通的家长而言,其实要想甄别是很不容易的。在这一点上,多爸的态度是很值得借鉴的"不懂的绝对不盲从,无论对方说的多么好。"
教育原本应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却被不严肃地披着娱乐的外衣行着商业的本质,喂养着肤浅的灵魂,以至于,我一听到"教育"就有些反胃。这是一个被用烂了的词汇,更是已经失去了内涵的一个皮囊。
重新审视教育,我想也许应该放弃"教育"一段时间,让我们看看自由生发的某些灵感,去探究"教育"到底是为谁而存在?到底是谁更需要"教育"?是孩子?是父母?是社会?还是别的什么?
当很多人在谈"教育"是个创业的蓝海时,我脑海里出现的是各种花里胡哨的娱乐场所,在娱乐的基因下,教育早已经泛娱乐化了,似乎很多教育只是成人娱乐手段的低龄化和互联网化而已。
脱离了人与人的链接,教育早已失去了它的内核,徒有其表的形式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就更无暇思考人之为人的核心,也就更不会明确教育的本源和指向是什么,哪又有谁做得出教育?
最近认识一个优秀的公益组织创始人,说他在读一个社工的研究生,而从国外回来的这位社工学院的院长却没有任何的社工经验,只是忙于做项目搞科研经费。他表示很失望,国内大学都是这样,以后他的孩子一定不让他在国内上学。
我说"你还年轻,我们这些已经有孩子的父母在努力,在探索一条道路。如果曾经的教育是为了满足马斯洛底三层的需要,那我们只要努力探索一个满足自己和孩子更高需要的方式,只有我们自己触及到,我们才会明白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途径和方式。"
做父母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这是我想探索的方向,还好我们遇到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和探索。
建立一套没有答案,但是有助于大家探讨-反思-行动-反馈的互助探索机制,是我希望支持更多有意愿探索的人们的一套支持方案,通过读书会的实践,已经有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期待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自运转,不断地探究和修正极少部分人的心智模式,也许我们才能引发"教育"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