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学》可预期的非理性
第二章
{ 供求关系的谬误 }
提到星巴克,大家对它的印象都是这种
高端大气上档次
低调奢华有内涵
但是一个字:贵
那为什么人们会愿意在星巴克消费呢
这就说到“锚”的问题了
举个栗子
S城市某网吧普通电脑每小时10元
假如小胖第一次去网吧就是这里
然后第二次小胖换个地方,打一枪就换地方了
去了S城市周围城乡结合部某网吧,结果这里一小时5元
小黑就想,这也太便宜了吧!
第三次呢,小胖又换了一家市中心的网吧,一小时30元
小胖一合计,干脆就不去了。
雀巢速溶咖啡好点的四块钱一袋,而星巴克是现磨咖啡自然要贵一些。国内一杯星巴克中杯咖啡定价为30元-40元,一杯咖啡可以在KFC吃一顿套餐了。未免贵的有些离谱。
事实上在国外,在星巴克出现前,也有很多环境和产品不错的连锁现磨咖啡店,而且相对来说价格低廉,那为什么人们还愿意去星巴克呢,最开始的“锚”不是已经定在较低的位置了吗?
这就是星巴克创始人厉害的地方,样子做的好,产品也确实不差。星巴克的门店开设地点大部分在繁华的商业区,门店装修风格一看就不普通
各种诱人的点心摆放在精致的橱窗里
饮料名称华丽高贵
而这一切给了我们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这种不同是如此之大,甚至让我们不再用刚接触到咖啡时的“锚”来衡量它,并且改变“锚”的位置到星巴克的咖啡价格。
星巴克很大程度上由此成功。
“锚”不仅是价格,它也可以是我们对所有事情最初的体验,我们会根据这个最初的体验来界定后续类似事情的发展是否正常。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最初的体验是非正常的,那你根据这个错误的“锚”来判断得出的结果,是否是正确的呢?
笛卡尔说过 我思故我在
苏格拉底说 不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勤于思考,我们就可以改变自己的非理性行为。当你在消费时,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样东西,它给你带来的价值是否符合标价。
中学政治老师告诉我们,求大于供,商品涨价,供大于求,商品降价,现在来看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你现在问我会不会去星巴克的话
我会这样跟你说
每次我的小伙伴拉着我去的时候
我内心都是拒绝的
但是中二青年心里说不
身体还是很老实的撩开步子就走
装大爷的时候谁还管会不会扯着蛋呢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就请分享给更多人看吧
好书速读,帮你碎片化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