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长约10分钟,共计约2000字。
看到这个标题,我猜肯定有人会说:“这个人真是疯了,怎么会想到劝人家拒绝工作呢?这岂不是要把饭碗给弄丢了吗?”
没错,所以我肯定不是劝大家不去工作,或者把上级安排的工作统统拒绝掉,而是要以一种聪明的方式工作。
现在,不仅是IT互联网行业,其实大部分行业都处于一种“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工作”的状态。特别是互联网行业,就拿程序员来举例吧,假如你现在有6件待办事项,都要今天来完成。为了早点做完不加班,你几乎从到公司就没有闲暇的时间。好不容易处理完其中3项,想着终于忙完一半了。再看看时间,也才刚到下午,今天应该不用加班了。结果不久,上级又安排了3项工作给你。这下完蛋了,当天的待办事项又变成6项了。
于是,你就陷入了一种焦虑与恐慌之中。一方面很焦急地想把手头的工作忙完,另一方面唯恐新的工作安排到来。而这种不安的心情又会反过来影响工作效率,如此,便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长此以往,加班成为常见事,工作的心情也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大家都有经历过?
今天,我就斗胆来帮大家破这个局。
回顾我的工作经历,其实大多数时候我是不加班的。这和公司有没有合法的加班费还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即使是周六日双倍工资,我也不想去加班。为啥?因为我觉得没有价值。
有人会说:“怎么会没价值,有钱挣,钱就是价值。”这话说得有道理,但我不得不说,以这种心态方式工作的人,其实是把自己和公司放在了对立的关系上。试想,如果去加了班,没有为公司创造价值。对于员工似乎是赚了,对于公司是赔了。如果每个员工都这样做,公司的发展便不会长久,做为员工也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好处可以得到了。
另一方面,对于员工,确实在加班后能拿到报酬,但却丢掉了宝贵的时间。如果能在加班的时候有所收获,其实对于自己和公司还算是有点赚头。最可悲的就是混加班,然后在公司杀时间的人,他们坑的其实是自己。
坦率地讲,虽然我工作有十余年之久,但是意识到这一点,还是在最近的时候。之前聊到类似的话题,我总是说:对于“公司和员工一起成长”这句话一直没有感受。当我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之后才发现,虽然之前在意识上我没有达到这个认知水平,但实际工作中我大部分时间就是这样做的。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对于做不完的工作,更好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我的建议是,不管有多少待办事项,先按优先级排序。这个排序原则是看哪项工作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和公司其实就不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个整体。有共同的目标,向着它前进。
实际上,当我们完成最重要的,也就是最能创造价值的那部分工作之后,其实就已经达到80分了。剩下的固然也是工作内容,但重要程度就不会那么高了,也就不用必须靠加班加点来完成了。到了下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坦率地说:我今天不加班了。
话说回来,作为奋战在最一线的程序员,其实对于“哪项工作能为公司创造最大价值”这个问题是得不出最准确的回答的。这个时候可以向上级领导询问甚至互相探讨,让他/她感受到我们的诚意,给我们提供指导。
另外,不用担心上级领导会不配合或者被怀疑偷懒之类的,如果我们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不会这么想了。
作为管理者,其实有义务告诉下属每项工作的重要性的。试想,如果下属忙了一整天,做的尽是些不重要的工作,管理者自然也没办法向他的上级交差。而且毕竟人家忙了一天,也不好批评什么。这就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一个聪明的管理者在传达任务的时候,最好顺便把任务的重要程度一并传达。当下属有这方面的困惑的时候,更要耐心解答,倾听他们的建议。毕竟即使做为管理者,也不一定每次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回到程序员的身上来,做为奋战在一线的程序员,最应该关注的其实并不是完成了所有工作的百分比,你永远也做不到百分百。而是要关注完成了哪些重要的工作。这也是我在这边文章中要传达的核心观点:重点关注重要工作,对于优先级低的工作,可以考虑暂时拒绝。如果在工作中,已经被待办事项搞到焦头烂额,濒临崩溃,不妨先冷静一下,给手头的工作排个序,原则是把能带来最大收益的工作放到前面,重点完成这部分工作。这样做更有条理,而且会对工作效率有帮助的。
在软件工程领域,这种优先级排序的方式其实已经应用得很广泛了。比如敏捷开发,Backlog(指积压的工作)可能有一堆,但每次Sprint(敏捷开发周期)都是从Backlog中取出最重要的一项或几项工作来冲刺完成,并不贪心把所有工作都做完。这也是为什么敏捷开发不推崇加班文化的原因之一。而在敏捷开发的模式中,项目经理这个职位其实是被淡化了的,他的职责更多是提供支持,让团队中每个人的工作都能正确、顺利地开展,是“服务型领导”。
好了,总结一下:为了应对现代工作环境中永无止境的待办事项,我的建议是按照优先级排序,原则是把能对公司产生更大价值的工作放到更优先的位置上。然后按照这个优先级从高到低完成工作。
希望我的建议能够给你一些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