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Keras中Sequential模型及方法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wj-1314/p/9579490.html)

Sequential 序贯模型

序贯模型是函数式模型的简略版,为最简单的线性、从头到尾的结构顺序,不分叉,是多个网络层的线性堆叠。

Keras实现了很多层,包括core核心层,Convolution卷积层、Pooling池化层等非常丰富有趣的网络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将层的列表传递给Sequential的构造函数,来创建一个Sequential模型。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Activation

model = Sequential([

Dense(32, input_shape=(784,)),

Activation(``'relu'``),

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也可以使用.add()方法将各层添加到模型中: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Dense(32, input_dim=784))

model.add(Activation(``'relu'``))

指定输入数据的尺寸

模型需要知道它所期待的输入的尺寸(shape)。出于这个原因,序贯模型中的第一层(只有第一层,因为下面的层可以自动的推断尺寸)需要接收关于其输入尺寸的信息,后面的各个层则可以自动的推导出中间数据的shape,因此不需要为每个层都指定这个参数。有以下几种方法来做到这一点:

  • 传递一个input_shape参数给第一层。它是一个表示尺寸的元组(一个整数或None的元组,其中None表示可能为任何正整数)。在input_shape中不包含数据的batch大小。

  • 某些 2D 层,例如 Dense,支持通过参数 input_dim 指定输入尺寸,某些 3D 时序层支持 input_diminput_length 参数。

  • 如果你需要为你的输入指定一个固定的 batch 大小(这对 stateful RNNs 很有用),你可以传递一个 batch_size 参数给一个层。如果你同时将 batch_size=32input_shape=(6, 8) 传递给一个层,那么每一批输入的尺寸就为 (32,6,8)

因此下面的代码是等价的。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Dense(32, input_shape=(784,)))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Dense(32, input_dim=784))

下面三种方法也是严格等价的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STM(32, input_shape=(10, 64)))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STM(32, batch_input_shape=(None, 10, 64)))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STM(32, input_length=10, input_dim=64))

编译

在训练模型之前,我们需要配置学习过程,这是通过compile方法完成的,他接收三个参数:

  • 优化器 optimizer:它可以是现有优化器的字符串标识符,如 rmspropadagrad,也可以是 Optimizer 类的实例。详见:optimizers
  • 损失函数 loss:模型试图最小化的目标函数。它可以是现有损失函数的字符串标识符,如 categorical_crossentropymse,也可以是一个目标函数。详见:losses
  • 评估标准 metrics:对于任何分类问题,你都希望将其设置为 metrics = ['accuracy']。评估标准可以是现有的标准的字符串标识符,也可以是自定义的评估标准函数。

# 多分类问题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二分类问题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均方误差回归问题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mse'``)

# 自定义评估标准函数

import keras.backend ``as K

def mean_pred(y_true, y_pred):

return K.mean(y_pred)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mean_pred])

训练

Keras 模型在输入数据和标签的 Numpy 矩阵上进行训练。为了训练一个模型,你通常会使用 fit 函数。文档详见此处

# 对于具有2个类的单输入模型(二进制分类):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Dense(32, activation=``'relu'``, input_dim=100))

model.add(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生成虚拟数据

import numpy ``as np

data = np.random.random((1000, 100))

labels = np.random.randint(2, size=(1000, 1))

# 训练模型,以 32 个样本为一个 batch 进行迭代

model.fit(data, labels, epochs=10, batch_size=32)

# 对于具有10个类的单输入模型(多分类分类):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Dense(32, activation=``'relu'``, input_dim=100))

model.add(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生成虚拟数据

import numpy ``as np

data = np.random.random((1000, 100))

labels = np.random.randint(10, size=(1000, 1))

# 将标签转换为分类的 one-hot 编码

one_hot_labels = keras.utils.to_categorical(labels, num_classes=10)

# 训练模型,以 32 个样本为一个 batch 进行迭代

model.fit(data, one_hot_labels, epochs=10, batch_size=32)

例子

这里有几个可以帮助你开始的例子!

examples 目录 中,你可以找到真实数据集的示例模型:

  • CIFAR10 小图片分类:具有实时数据增强的卷积神经网络 (CNN)
  • IMDB 电影评论情感分类:基于词序列的 LSTM
  • Reuters 新闻主题分类:多层感知器 (MLP)
  • MNIST 手写数字分类:MLP 和 CNN
  • 基于 LSTM 的字符级文本生成

基于多层感知器 (MLP) 的 softmax 多分类:

import keras`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Dropout, Activation

from keras.optimizers import SGD

# 生成虚拟数据

import numpy ``as np

x_train = np.random.random((1000, 20))

y_train = keras.utils.to_categorical(np.random.randint(10, size=(1000, 1)), num_classes=10)

x_test = np.random.random((100, 20))

y_test = keras.utils.to_categorical(np.random.randint(10, size=(100, 1)), num_classes=10)

model = Sequential()

# Dense(64) 是一个具有 64 个隐藏神经元的全连接层。

# 在第一层必须指定所期望的输入数据尺寸:

# 在这里,是一个 20 维的向量。

model.add(Dense(64, activation=``'relu'``, input_dim=20))

model.add(Dropout(0.5))

model.add(Dense(64, activation=``'relu'``))

model.add(Dropout(0.5))

model.add(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sgd = SGD(lr=0.01, decay=1e-6, momentum=0.9, nesterov=True)

model.com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optimizer=sgd,

metrics=[``'accuracy'``])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20,

batch_size=128)

score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batch_size=128)

基于多层感知器的二分类:

思路:

输入数据:定义输入一个二维数组(x1,x2),数据通过numpy来随机产生,将输出定义为0或者1,如果x1+x2<1,则y为1,否则y为0.

隐藏层:定义两层隐藏层,隐藏层的参数为(2,3),两行三列的矩阵,输入数据通过隐藏层之后,输出的数据为(1,3),t通过矩阵之间的乘法运算可以获得输出数据。

损失函数:使用交叉熵作为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常用的损失函数还有平方差。

优化函数:通过油画函数来使得损失函数最小化,这里采用的是Adadelta算法进行优化,常用的有梯度下降算法。

输出数据:将隐藏层的输出数据通过(3,1)的参数,输出一个一维向量,值的大小为0或者1.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Dropout

# 生成数据,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

# x_train/x_test 生成随机的浮点数,x_train为1000行20列 x_test为100行20列

# 列数一定要一一对应,相当于特征个数要对应

# 此处的二元分类,可以不需要one_hot编译,np.random.randint可以直接生成0 1 编码

x_train = np.random.random((1000,20))

y_train = np.random.randint(2,size=(1000,1))

# print(x_train)

# print(y_train)

x_test = np.random.random((100,20))

y_test = np.random.randint(2,size=(100,1))

# 设计模型,通过add的方式叠起来

# 注意输入时,初始网络一定要给定输入的特征维度input_dim 或者input_shape数据类型

# activition激活函数既可以在Dense网络设置里,也可以单独添加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Dense(64,input_dim=20,activation=``'relu'``))

# Drop防止过拟合的数据处理方式

model.add(Dropout(0.5))

model.add(Dense(64,activation=``'relu'``))

model.add(Dropout(0.5))

model.add(Dense(1,activation=``'sigmoid'``))

# 编译模型,定义损失函数,优化函数,绩效评估函数

model.compile(loss=``'binary_crossentropy'``,

optimizer=``'rmsprop'``,

metrics=[``'accuracy'``])

# 导入数据进行训练

model.fit(x_train,y_train,epochs=20,batch_size=128)

# 模型评估

score = model.evaluate(x_test,y_test,batch_size=128)

print(score)

类似VGG的卷积神经网络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keras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Dropout, Flatten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Conv2D, MaxPooling2D

from keras.optimizers import SGD

# 生成虚拟数据

x_train = np.random.random((100, 100, 100, 3))

y_train = keras.utils.to_categorical(np.random.randint(10, size=(100, 1)), num_classes=10)

x_test = np.random.random((20, 100, 100, 3))

y_test = keras.utils.to_categorical(np.random.randint(10, size=(20, 1)), num_classes=10)

model = Sequential()

# 输入: 3 通道 100x100 像素图像 -> (100, 100, 3) 张量。

# 使用 32 个大小为 3x3 的卷积滤波器。

model.add(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100, 100, 3)))

model.add(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model.add(Dropout(0.25))

model.add(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model.add(Dropout(0.25))

model.add(Flatten())

model.add(Dense(256, activation=``'relu'``))

model.add(Dropout(0.5))

model.add(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sgd = SGD(lr=0.01, decay=1e-6, momentum=0.9, nesterov=True)

model.com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optimizer=sgd)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batch_size=32, epochs=10)

score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batch_size=32)

基于LSTM的序列分类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Dropout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Embedding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LSTM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Embedding(max_features, output_dim=256))

model.add(LSTM(128))

model.add(Dropout(0.5))

model.add(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model.compile(loss=``'binary_crossentropy'``,

optimizer=``'rmsprop'``,

metrics=[``'accuracy'``])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batch_size=16, epochs=10)

score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batch_size=16)

基于 1D 卷积的序列分类: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Dropout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Embedding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Conv1D, GlobalAveragePooling1D, MaxPooling1D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Conv1D(64, 3,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seq_length, 100)))

model.add(Conv1D(64, 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MaxPooling1D(3))

model.add(Conv1D(128, 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Conv1D(128, 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GlobalAveragePooling1D())

model.add(Dropout(0.5))

model.add(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model.compile(loss=``'binary_crossentropy'``,

optimizer=``'rmsprop'``,

metrics=[``'accuracy'``])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batch_size=16, epochs=10)

score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batch_size=16)

基于栈式 LSTM 的序列分类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将 3 个 LSTM 层叠在一起,使模型能够学习更高层次的时间表示。

前两个 LSTM 返回完整的输出序列,但最后一个只返回输出序列的最后一步,从而降低了时间维度(即将输入序列转换成单个向量)。

stacked LSTM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LSTM, Dense

import numpy ``as np

data_dim = 16

timesteps = 8

num_classes = 10

# 期望输入数据尺寸: (batch_size, timesteps, data_dim)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STM(32, return_sequences=True,

input_shape=(timesteps, data_dim))) # 返回维度为 32 的向量序列

model.add(LSTM(32, return_sequences=True)) # 返回维度为 32 的向量序列

model.add(LSTM(32)) # 返回维度为 32 的单个向量

model.add(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model.com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optimizer=``'rmsprop'``,

metrics=[``'accuracy'``])

# 生成虚拟训练数据

x_train = np.random.random((1000, timesteps, data_dim))

y_train = np.random.random((1000, num_classes))

# 生成虚拟验证数据

x_val = np.random.random((100, timesteps, data_dim))

y_val = np.random.random((100, num_classes))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batch_size=64, epochs=5,

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带有状态 (stateful) 的 相同的栈式 LSTM 模型

有状态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中,在一个 batch 的样本处理完成后,其内部状态(记忆)会被记录并作为下一个 batch 的样本的初始状态。这允许处理更长的序列,同时保持计算复杂度的可控性。

你可以在 FAQ 中查找更多关于 stateful RNNs 的信息。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LSTM, Dense

import numpy ``as np

data_dim = 16

timesteps = 8

num_classes = 10

batch_size = 32

# 期望输入数据尺寸: (batch_size, timesteps, data_dim)

# 请注意,我们必须提供完整的 batch_input_shape,因为网络是有状态的。

# 第 k 批数据的第 i 个样本是第 k-1 批数据的第 i 个样本的后续。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STM(32, return_sequences=True, stateful=True,

batch_input_shape=(batch_size, timesteps, data_dim)))

model.add(LSTM(32, return_sequences=True, stateful=True))

model.add(LSTM(32, stateful=True))

model.add(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model.com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optimizer=``'rmsprop'``,

metrics=[``'accuracy'``])

# 生成虚拟训练数据

x_train = np.random.random((batch_size * 10, timesteps, data_dim))

y_train = np.random.random((batch_size * 10, num_classes))

# 生成虚拟验证数据

x_val = np.random.random((batch_size * 3, timesteps, data_dim))

y_val = np.random.random((batch_size * 3, num_classes))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batch_size=batch_size, epochs=5, shuffle=False,

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Sequential模型方法

1 compile

compile(self, optimizer, loss=None, metrics=None, loss_weights=None,

sample_weight_mode=None, weighted_metrics=None, target_tensors=None)

用于配置训练模型。

1.1 参数

  • optimizer: 字符串(优化器名)或者优化器对象。详见 optimizers
  • loss: 字符串(目标函数名)或目标函数。详见 losses。 如果模型具有多个输出,则可以通过传递损失函数的字典或列表,在每个输出上使用不同的损失。模型将最小化的损失值将是所有单个损失的总和。
  • metrics: 在训练和测试期间的模型评估标准。通常你会使用 metrics = ['accuracy']。 要为多输出模型的不同输出指定不同的评估标准,还可以传递一个字典,如 metrics = {'output_a':'accuracy'}
  • sample_weight_mode: 如果你需要执行按时间步采样权重(2D 权重),请将其设置为 temporal。 默认为 None,为采样权重(1D)。如果模型有多个输出,则可以通过传递 mode 的字典或列表,以在每个输出上使用不同的 sample_weight_mode
  • weighted_metrics: 在训练和测试期间,由 sample_weight 或 class_weight 评估和加权的度量标准列表。
  • target_tensors: 默认情况下,Keras 将为模型的目标创建一个占位符,在训练过程中将使用目标数据。相反,如果你想使用自己的目标张量(反过来说,Keras 在训练期间不会载入这些目标张量的外部 Numpy 数据),您可以通过 target_tensors 参数指定它们。它应该是单个张量(对于单输出 Sequential 模型)。
  • ****kwargs**: 当使用 Theano/CNTK 后端时,这些参数被传入 K.function。当使用 TensorFlow 后端时,这些参数被传递到 tf.Session.run

2.1 参数

  • x: 训练数据的 Numpy 数组。 如果模型中的输入层被命名,你也可以传递一个字典,将输入层名称映射到 Numpy 数组。 如果从本地框架张量馈送(例如 TensorFlow 数据张量)数据,x 可以是 None(默认)。
  • y: 目标(标签)数据的 Numpy 数组。 如果模型中的输出层被命名,你也可以传递一个字典,将输出层名称映射到 Numpy 数组。 如果从本地框架张量馈送(例如 TensorFlow 数据张量)数据,y 可以是 None(默认)。
  • batch_size: 整数或 None。每次提度更新的样本数。如果未指定,默认为 32.
  • epochs: 整数。训练模型迭代轮次。一个轮次是在整个 xy 上的一轮迭代。请注意,与 initial_epoch 一起,epochs 被理解为 「最终轮次」。模型并不是训练了 epochs轮,而是到第 epochs 轮停止训练。
  • verbose: 0, 1 或 2。日志显示模式。 0 = 安静模式, 1 = 进度条, 2 = 每轮一行。
  • callbacks: 一系列的 keras.callbacks.Callback 实例。一系列可以在训练时使用的回调函数。详见 callbacks
  • validation_split: 在 0 和 1 之间浮动。用作验证集的训练数据的比例。模型将分出一部分不会被训练的验证数据,并将在每一轮结束时评估这些验证数据的误差和任何其他模型指标。验证数据是混洗之前 xy 数据的最后一部分样本中。
  • validation_data: 元组 (x_val,y_val) 或元组 (x_val,y_val,val_sample_weights),用来评估损失,以及在每轮结束时的任何模型度量指标。模型将不会在这个数据上进行训练。这个参数会覆盖 validation_split
  • shuffle: 布尔值(是否在每轮迭代之前混洗数据)或者 字符串 (batch)。batch 是处理 HDF5 数据限制的特殊选项,它对一个 batch 内部的数据进行混洗。当 steps_per_epochNone 时,这个参数无效。
  • class_weight: 可选的字典,用来映射类索引(整数)到权重(浮点)值,用于加权损失函数(仅在训练期间)。这可能有助于告诉模型 「更多关注」来自代表性不足的类的样本。
  • sample_weight: 训练样本的可选 Numpy 权重数组,用于对损失函数进行加权(仅在训练期间)。您可以传递与输入样本长度相同的平坦(1D)Numpy 数组(权重和样本之间的 1:1 映射),或者在时序数据的情况下,可以传递尺寸为 (samples, sequence_length) 的 2D 数组,以对每个样本的每个时间步施加不同的权重。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确保在 compile() 中指定 sample_weight_mode="temporal"
  • initial_epoch: 开始训练的轮次(有助于恢复之前的训练)。
  • steps_per_epoch: 在声明一个轮次完成并开始下一个轮次之前的总步数(样品批次)。使用 TensorFlow 数据张量等输入张量进行训练时,默认值 None 等于数据集中样本的数量除以 batch 的大小,如果无法确定,则为 1。
  • validation_steps: 只有在指定了 steps_per_epoch时才有用。停止前要验证的总步数(批次样本)。

2.2 返回

一个 History 对象。其 History.history 属性是连续 epoch 训练损失和评估值,以及验证集损失和评估值的记录(如果适用)。

2.3 异常

  • RuntimeError: 如果模型从未编译。
  • ValueError: 在提供的输入数据与模型期望的不匹配的情况下。

3 evaluate

evaluate(self, x=None, y=None, batch_size=None, verbose=1,

sample_weight=None, steps=None)

在测试模式,返回误差值和评估标准值。

计算逐批次进行。

3.1 参数

  • x: 输入数据,Numpy 数组或列表(如果模型有多输入)。 如果从本地框架张量馈送(例如 TensorFlow 数据张量)数据,x 可以是 None(默认)。
  • y: 标签,Numpy 数组。 如果从本地框架张量馈送(例如 TensorFlow 数据张量)数据,y 可以是 None(默认)。
  • batch_size: 整数。每次梯度更新的样本数。如果未指定,默认为 32。
  • verbose: 日志显示模式,0 或 1。
  • sample_weight: 样本权重,Numpy 数组。
  • steps: 整数或 None。 声明评估结束之前的总步数(批次样本)。默认值 None

3.2 返回

标量测试误差(如果模型没有评估指标)或标量列表(如果模型计算其他指标)。 属性 model.metrics_names 将提供标量输出的显示标签。

4 predict

predict(self, x, batch_size=None, verbose=0, steps=None)

为输入样本生成输出预测。

计算逐批次进行。

4.1 参数

  • x: 输入数据,Numpy 数组。
  • batch_size: 整数。如未指定,默认为 32。
  • verbose: 日志显示模式,0 或 1。
  • steps: 声明预测结束之前的总步数(批次样本)。默认值 None

4.2 返回

预测的 Numpy 数组。

4.3 异常

  • ValueError: 如果提供的输入数据与模型的期望数据不匹配,或者有状态模型收到的数量不是批量大小的倍数。

5 train_on_batch

train_on_batch(self, x, y, class_weight=None, sample_weight=None)

一批样品的单次梯度更新。

5.1 Arguments

  • x: 输入数据,Numpy 数组或列表(如果模型有多输入)。
  • y: 标签,Numpy 数组。
  • class_weight: 将类别映射为权重的字典,用于在训练时缩放损失函数。
  • sample_weight: 样本权重,Numpy 数组。

5.2 返回

标量测试误差(如果模型没有评估指标)或标量列表(如果模型计算其他指标)。 属性 model.metrics_names 将提供标量输出的显示标签。

6 test_on_batch

test_on_batch(self, x, y, sample_weight=None)

在一批样本上评估模型。

6.1 参数

  • x: 输入数据,Numpy 数组或列表(如果模型有多输入)。
  • y: 标签,Numpy 数组。
  • sample_weight: 样本权重,Numpy 数组。

6.2 返回

标量测试误差(如果模型没有评估指标)或标量列表(如果模型计算其他指标)。 属性 model.metrics_names 将提供标量输出的显示标签。

7 predict_on_batch

predict_on_batch(self, x)

返回一批样本的模型预测值。

7.1 参数

  • x: 输入数据,Numpy 数组或列表(如果模型有多输入)。

7.2 返回

预测值的Numpy数组

8 fit_generator

it_generator(self, generator, steps_per_epoch=None, epochs=1,

verbose=1, callbacks=None, validation_data=None, validation_steps=None,

class_weight=None, max_queue_size=10, workers=1, use_multiprocessing=False,

shuffle=True, initial_epoch=0)

使用 Python 生成器或 Sequence 实例逐批生成的数据,按批次训练模型。

生成器与模型并行运行,以提高效率。 例如,这可以让你在 CPU 上对图像进行实时数据增强,以在 GPU 上训练模型。

keras.utils.Sequence 的使用可以保证数据的顺序, 以及当 use_multiprocessing=True 时 ,保证每个输入在每个 epoch 只使用一次。

8.1 参数

  • generator: 一个生成器或 Sequence (keras.utils.Sequence)。 生成器的输出应该为以下之一:
  • 一个 (inputs, targets) 元组
  • 一个 (inputs, targets, sample_weights) 元组。 所有的数组都必须包含同样数量的样本。生成器将无限地在数据集上循环。当运行到第 steps_per_epoch 时,记一个 epoch 结束。
  • steps_per_epoch: 在声明一个 epoch 完成并开始下一个 epoch 之前从 generator 产生的总步数(批次样本)。它通常应该等于你的数据集的样本数量除以批量大小。可选参数 Sequence:如果未指定,将使用len(generator) 作为步数。
  • epochs: 整数,数据的迭代总轮数。请注意,与 initial_epoch 一起,参数 epochs 应被理解为 「最终轮数」。模型并不是训练了 epochs 轮,而是到第 epochs 轮停止训练。
  • verbose: 日志显示模式。0,1 或 2。
  • callbacks: 在训练时调用的一系列回调函数。
  • validation_data: 它可以是以下之一:
  • 验证数据的生成器或 Sequence 实例
  • 一个 (inputs, targets) 元组
  • 一个 (inputs, targets, sample_weights) 元组。
  • validation_steps: 仅当 validation_data 是一个生成器时才可用。 每个 epoch 结束时验证集生成器产生的步数。它通常应该等于你的数据集的样本数量除以批量大小。可选参数 Sequence:如果未指定,将使用len(generator) 作为步数。
  • class_weight: 将类别映射为权重的字典。
  • max_queue_size: 生成器队列的最大尺寸。
  • workers: 使用的最大进程数量。
  • use_multiprocessing: 如果 True,则使用基于进程的多线程。 请注意,因为此实现依赖于多进程,所以不应将不可传递的参数传递给生成器,因为它们不能被轻易地传递给子进程。
  • shuffle: 是否在每轮迭代之前打乱 batch 的顺序。只能与 Sequence (keras.utils.Sequence) 实例同用。
  • initial_epoch: 开始训练的轮次(有助于恢复之前的训练)。

8.2 返回

一个 History 对象。

8.3 异常

  • ValueError: 如果生成器生成的数据格式不正确。

8.4 例

def generate_arrays_from_file(path):

while 1:

f = open(path)

for line ``in f:

# 从文件中的每一行生成输入数据和标签的 numpy 数组

x, y = process_line(line)

yield (x, y)

f.close()

model.fit_generator(generate_arrays_from_file(``'/my_file.txt'``),

steps_per_epoch=1000, epochs=10)

9 evaluate_generator

evaluate_generator(self, generator, steps=None, max_queue_size=10,

workers=1, use_multiprocessing=False)

在数据生成器上评估模型。

这个生成器应该返回与 test_on_batch 所接收的同样的数据。

9.1 参数

  • generator: 生成器,生成 (inputs, targets) 或 (inputs, targets, sample_weights)
  • steps: 在停止之前,来自 generator 的总步数 (样本批次)。 可选参数 Sequence:如果未指定,将使用len(generator) 作为步数。
  • max_queue_size: 生成器队列的最大尺寸。
  • workers: 使用的最大进程数量。
  • use_multiprocessing: 如果 True,则使用基于进程的多线程。 请注意,因为此实现依赖于多进程,所以不应将不可传递的参数传递给生成器,因为它们不能被轻易地传递给子进程。

9.2 返回

标量测试误差(如果模型没有评估指标)或标量列表(如果模型计算其他指标)。 属性 model.metrics_names 将提供标量输出的显示标签。

9.3 异常

ValueError如果生成器生成的数据格式不正确

10 predict_generator

predict_generator(self, generator, steps=None, max_queue_size=10,

workers=1, use_multiprocessing=False, verbose=0)

为来自数据生成器的输入样本生成预测。

这个生成器应该返回与 predict_on_batch 所接收的同样的数据。

10.1 参数

  • generator: 返回批量输入样本的生成器。
  • steps: 在停止之前,来自 generator 的总步数 (样本批次)。 可选参数 Sequence:如果未指定,将使用len(generator) 作为步数。
  • max_queue_size: 生成器队列的最大尺寸。
  • workers: 使用的最大进程数量。
  • use_multiprocessing: 如果 True,则使用基于进程的多线程。 请注意,因为此实现依赖于多进程,所以不应将不可传递的参数传递给生成器,因为它们不能被轻易地传递给子进程。
  • verbose: 日志显示模式, 0 或 1。

10.2 返回

预测值的 Numpy 数组。

10.3 异常

  • ValueError: 如果生成器生成的数据格式不正确。

11 get_layer

get_layer(self, name=None, index=None)

根据名称(唯一)或索引值查找网络层。

如果同时提供了 nameindex,则 index 将优先。

根据网络层的名称(唯一)或其索引返回该层。索引是基于水平图遍历的顺序(自下而上)。

11.1 参数

  • name: 字符串,层的名字。
  • index: 整数,层的索引。

11.2 返回

一个层实例。

11.3 异常

  • ValueError: 如果层的名称或索引不正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