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好看到师父一句话:“你身上没有几个子弹孔,就不代表你真的上过战场”,当我看到这一句话时我的内心百感交激,曾经我非常地痛恨粗暴地对待孩子的家长,他们打骂孩子、吼叫着责备孩子,让孩子痛哭的画面让我的内心像针扎一样的难受。我不想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一直觉得这些父母的行为是非常恶劣的,我也暗暗发誓一定不要做这样的父母。
但是就在这个暑假,我的认知有了全新的转变,整个暑假在与孩子亲密的相处过程中,我经历了酸、涩、纠结与焦虑的各种情绪。
我开始与孩子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愈加体会到为什么说:“你身上没有几个子弹孔,就不代表你真的上过战场”,这句话的深意。
虽然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但我发现孩子出现的问题是我一直特别在意的,比如:爱看电视、玩手机,吃饭不好好吃,人际交往能力弱,一个特别的暑假,我将所有的精力放在要去修正他的行为上,我发现我所做的事与曾经我深恶痛绝的家长们所做的事没有什么两样,我所做的便是强制地让孩子配合我的要求来做我认为对的事,在孩子的对抗中,孩子出现一系列暴躁、叛逆、自我退缩的表现,让我陷入迷茫之中。
我开始反思,我所做的难受不是大多数的家长所正在做的事吗?我突然意识到我必须用心去观察与孩子互动过程中孩子的表现,并调整自己的行为,了解孩子的需要,关爱孩子并正向的引导孩子,这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养育孩子对于年轻一辈的父母来说,有着很大的考验,因为我们曾经所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育,大多数的父母给予我们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就是“命令”与“要求”,父母渴望的就是我们可以做个乖孩子,长大以后可以有一份好的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而我们似乎也完美地沿袭了这样的模式,希望孩子品德优秀、成绩优良、懂得自我管理,而我们的孩子出现了与我们的想法完全悖离的行为时,我们开始焦虑,我们最首先的反应就是要怎么样去对孩子施压,强硬的纠正这些所谓不良行为,而我也是这样做的妈妈之一,在经过一个暑假与孩子的对决之后,我才发现我必须调整,也认识到错误的认知与行为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
一、直接纠正孩子的行为,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对立与反抗。当看到孩子暑假一直玩手机、看电视、不做作业,作为家长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1,觉得孩子不会管理时间,强硬的把孩子的手机抢下来,让孩子做作业。
2,指责孩子:“又在玩手机,你能不能把正事做完了再玩?”
当我们强硬的将孩子的手机抢下来,孩子的反应往往是气急败坏,将门甩上;我们如果指责孩子,孩子往往一副完全不想听的架式,躺在床上,完全不理会。当我们这样做,似乎并没有纠正到孩子的行为,相反孩子完全不配合。
我们到底要怎么办?我们是否有了解过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我问过孩子:妈妈发现很多时候你都在看电视,当你不看电视时你就会躺着,你能告诉妈妈,为什么你会这样呢?孩子对我说:妈妈,我真的很无聊。当我听到孩子的话,我突然意识到,孩子的确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倘若孩子没有户外活动的爱好,在家庭中没有更多可以玩的项目,除了电视以及能吸引孩子眼球的手机游戏之外,孩子可以做什么?我们是否需要培养孩子对其它事物的兴趣?而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对事物保持热情,这似乎正是我们需要下功夫去学习与了解的事情啊,当我们忽视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观察、鼓励、引导,而是在孩子失去对其它事物的兴趣或沉迷于游戏时,一味地限制、指责,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孩子更加的抵抗与不满。
二、我们的行为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羞辱孩子不会让孩子振作起来,反而让孩子不愿面对现实的世界。对孩子来说“感觉好才能做的好”,过多的"要求”、“指责”、“命令”无法让孩子体会到爱,而孩子也会在被要求,被命令的过程中其回应模式也会变得苛求完美、固执、叛逆或者退缩。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践,对两颗小树苗采取不一样的态度对待他们,一颗很有爱的对待他们、关怀他们;另一颗则用完全相反的态度咒骂他、责备他,而过了一段时间后,被关爱的小树苗长得很健康,而被咒骂的小树苗却慢慢死掉了。孩子就像树苗一样,当他能接受到更多正面的声音时,感受到更多的爱与温暖时,他才能更健康的成长。
四、多练习正向的声音,没有不犯错的孩子也没有不犯错的家长。
跟孩子相处的时间里,我发现孩子不善于自己去解决问题,遇上什么问题的时候都会责备周围的人,或者一旦遇上问题就退缩,不愿意尝试。回想我们的家庭中我的父母,以及作为父母的我们,在过去的岁月里都是以这样的模式相处,遇上问题,我们首先的表现就是担心,而习惯性的反应是:我们都会去责备他人,而责备他们往往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反而让整个家庭的氛围变得很糟糕。当问题发生时,学习转变我们旧有的回应模式,将责备转变为“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我们看看可以有什么办法来解决现在的问题”。当生活打破“我一定要怎样才是对的或好的”结果时,实践与学习便会带给我们生命无限的生机。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一件事孩子对它有兴趣,孩子才会愿意去参与,但是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事都是那么有趣的,比如:枯躁无味的家庭作业、重复的活动都会让孩子大脑钝化,当我们用强硬的方式,要求与命令孩子做这些事情时,孩子容易产生挫败、无力的抵抗情绪。而怎样激化孩子的兴趣同时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爱好,保护他们对于事物的好奇心,让孩子多与大自然接触,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也是我们作为父母需要去学习的课题。
五、爱与鼓励,生命的转变需要持续的耐性,我们无法远离环境带给我们的影响,同时我们的成长也在影响着周围的一切,当生命中有一个人愿意关怀我们,给我们支持与力量,我们都会觉得温暖。孩子也是一样,当孩子能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与提醒,孩子会学会主动去承担与改进。当在孩子努力与实践的过程,我们能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与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肯定,孩子更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在作为父母的这一堂课上,或许我们都是刚刚跨入门槛的学生,我们都会犯错,在遇上孩子的种种状况时我们甚至会手足无措,我想那都是我们会经历的过程,孩子对我们来说,是挑战更是让我们成长的机会!我们需要有跟孩子一样不断实践与探索的精神,体会用不同的态度与孩子相处对于孩子的影响与转变,也许我们需要再次成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