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行业变革,加速了产业洗牌,作为传统的金融行业也不例外。2013被媒体称为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2016年,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格局已经初现。根据易观智库的研究报告,从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维度,可以将互联网金融主要分为:平台入口,网络金融,产业金融,资产管理和基础服务。基本格局如下图所示(摘自易观智库)
从格局上面,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场景化金融时代。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覆盖了整个金融产业链。用一句话描述互联网金融:起源于支付,发展于理财产品,成熟于细分领域。另一方面,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规模维度,可以简单将其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巨头代表队):传统金融企业巨头+互联网行业巨头,主要有:网银在线,蚂蚁金服,财付通,百度金融等;第二梯队(P2P网贷平台代表队):宜信,人人贷为代表(目前向财务管理,信息匹配平台转型);第三梯队(细分垂直代表队):以提供细分领域的产业金融服务为主,例如:易鑫车贷,乐米金服等。
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互联网金融这几年为什么会这么火呢?
互联网金融,说到底还是离不开金融这个层面(相关金融基础知识请直接拉到文末,自行领取礼包)。谈到金融,我们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钱。对个人用户而言就是赚到钱,对中小微企业来说就是融到钱。那么,在国内社会的整体融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摘自网络上的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有所降低,但仍是主导地位。在国内,主要是贷款机构就是银行,所以国内金融体系结构还是以银行为主的间接金融体系。那么这种金融体系结构的会对社会生产带来什么影响呢?在社会中,按照发展规模可以将企业分为两种: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作为银行来说,它的本质是吸收短期存款放长期贷款(期限错配,经营风险,获得利差),所以,银行借款得主要流向是大企业和国企,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就难以满足。一句话描述: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投资渠道狭窄(供给侧),难以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需求侧)。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30%的GDP是由中小微企业创造,并吸纳了2.37亿人就业。可见,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市场巨大,满足这一部分企业的发展需求对社会生产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以下总结了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信息。
所以,小结一下,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的本质原因就是:社会经济环境特征和以银行为主的间接金融体系结构。当然这也离不开国家的政策红利驱动(互联网+战略,金融体制改革.etc),从而促使了互联网和传统金融企业纷纷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引发了大众关注,奠定了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基础。
2.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什么呢?它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有何区别和联系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剖析一下互联网的本质。在网络上曾有这么一句话,叫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用来描述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这句话很形象的描述了互联网行业服务变现的本质特征:资源整合,匹配需求,高效变现。举个栗子,在某宝上很火的免费试用活动,消费者只需要付运费就可以免费得到试用的产品。问题来了,这种活动也可以赚钱嚒?整个流程只有一个付款流程就是运费,对消费者来说运费是付给快递公司的,可是对商家来说,快递公司是他们的合作方,可以通过协议定价产生利差,再抛去线上宣传成本,商家通过宣传商品的同时其自身也获得了一定的利润。那么,互联网金融作为在互联网+时代下催生的金融产业的一次创新模式变革,自然也离不开这个本质特征。
接着,金融又是什么呢?谈到这个词,我们都觉得它不陌生,因为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接触到,甚至用过相关的金融产品。比如:股票,基金,债券等等。从字面上理解,金融=资金融通。是的,金融是要做这么一件事,关键如何实现融通呢?有人说:交易就可以融通啊。所以在哪儿交易呢,如何交易呢?交易需要易凭证,也需要市场。先看个简单的栗子:我们去菜市场买菜,需要付钱(价值变现的一种转化器,学术定义:价值符号)给菜农(产生了支付交易),菜农拿到了这部分钱 ,他可以拿出一部分钱继续用于向农贸市场进菜(流通到了农贸市场),剩下一部分的钱他可以用于日常消费,还有盈余的部分可以用来存款(银行)或者理财(资本市场)。所以通过这个简化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用钱买到了菜,满足了对菜品的需求;菜农通过获得的钱也满足了自身的需求,这就是偏好满足。整个流程资金在流动,资源(菜)也实现了有效配置。所以,小结一下,金融的本质就是基于思维和方法实现资金的融通(投资者,融资者)和对资源的进行有效配置,从而帮助人们在时间和风险在两个维度实现偏好满足。
所以,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抑或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整合了互联网和传统金融的优势,它的本质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在此种模式下,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将大幅度降低,资金供需双方通过线上对接,交易成本也将大大减少。(信息匹配,需求匹配,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化)。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网银(传统银行的互联网服务),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的入口,需要牌照,常见的有线下:拉卡拉(专门的支付机器) 线上:支付宝,微信支付,网银.etc),众筹,P2P网贷,互联网货币基金(各种宝宝),互联网保险,直销银行等等。涵盖的金融业务主要有:支付,融资,理财,风险管理等。如下图所示:
从业务模式也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的入口就是支付,通过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实现对资金的有效配置。例如:【基础产品投资】:股票;【风险管理投资】:基金,证券,期货/期权等,也称金融衍生品。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它其实是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基于网络的规模和范围效应将金融的特征极致化(7大业务模式),客户关系分级化(个人,中小微企业),产品设计和需求更加个性化(C2B定制,e.g:招财宝可以调整约定年化收益率)。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偏好需求进行金融供给。一句话描述互联网金融特征:面向特定群体(个人,中小微企业)+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平台规模化服务用户)+提高服务效率(大数据定制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
3.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何去何从?
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金融体系服务(主要面向大客户,企业级)的空白,而且提高了社会资金的配置效率(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多样化),更为关键是实现了普惠金融(满足了个人,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并通过互联网基础服务和信息技术,完善了整个社会的金融功能(从移动支付接入,覆盖整个生活场景)。另一方面,从定量的角度,在金融学中我们知道规模越大,边际成本就会降低。对互联网金融来说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那么,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本质就是寻求生产成本与管理的平衡点。
通过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将在这个平衡点上实现价值最大化。随着互联网金融沿着上述业务模式方向的深入发展,其将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发展和产业变革。主要体现在如下3个方向上的发展趋势:
1、信贷:考虑到货币基金(各种“宝宝”)对银行资金成本的影响,P2P网贷平台(本质是一种债券众筹)的迅速发展,各种同质化的理财产品涌现等等,未来信贷利差将进一步缩减,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运营和风控带来更高需求;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信息化的提升,尤其是征信数据的真实性提升,固定资产抵押比例将逐渐降低,信用贷款比例将提升(E.g:芝麻信用评分,京东小白信用),逐步进入信用金融时代。
2、征信数据: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etc)的发展,个人和中小微企业征信数据将逐步完善,覆盖更多维度的人群需求,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提高社会资金运转效率。此外,征信数据的完善将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最为直观的就是上图中的管理成本曲线斜率将降低,实现更大规模的互联网金融平衡。
3、信息安全:由于互联网金融会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金融数据,其对信息安全监管和风险控制有着极高的要求。目前国内信息安全防护机制尚未成熟(E.g:网络爬虫窃取账户信息),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于客户数据的安全管理须进一步增强。
案例分析:阿里金融模式(蚂蚁金服,估值600亿美元相当于交通银行,于14年10月正式成立)
蚂蚁金服控股情况:金融有关的业务属于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40%),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3%),据说剩下来份额准备上市用。
主要业务类别:小贷业务,蚂蚁花呗,众安保险,余额宝,招财宝,芝麻征信,网商银行
1.“宝宝类”理财-余额宝:依托于第三方支付工具的货币基金
先看一个数据,支付宝2010 年 日均交易额20亿,这笔需要5天左右周转至商户中。那么这笔资金也就所谓的备付金(资金沉淀)。在这个周转期限中,如果将这部分资金暂时存于银行,以活期利率计算,那么在这5天的周转期限中,就可以赚10万元左右。于是阿里将这笔支付准备金(余额)包装,转化成理财投资产品,余额宝应用而生。
2.阿里小贷(P2P网贷):债券转让模式(债券众筹)
说到P2P(对等网络,Peer to Peer)这个概念,最早的是在计算机领域中的使用,它的概念是指网络中每台计算机既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既是主机,彼此之间处于对等的地位,无主从之分。沿用这个概念的定义,在P2P网贷中,主要有个体网络借贷和小额贷款。前者是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借贷行为(民间借贷),后者是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服务。P2P网贷起源于英国,随后发展至欧美和其他国家,典型企业有:Zopa(P2P企业第一家),Prosper,Lending Club(发展迅速),宜信(中国首家,由唐宁创立,P2P起家现在定位财富管理平台),拍拍贷等。截至16年,国内P2P网贷平台共3984家,其中有正常运转2461家,出现问题的有1523家。可见,P2P网贷在国内发展迅速,但相应监管和法规尚未完善,需要有效的市场肃清管理。
3.招财宝:随时变现的定期理财
招财宝于14年4月上线,截至16年7.11日,已累计成交5405.07亿。那么,这款定期理财产品是如何实现随时变现功能呢?它的秘密就在于利用了互联网的用户规模效应。用户通过在平台上购买招财宝(保险&基金产品【一级市场】),在产品未到期内,用户通过在平台上发起借款信息从而实现资金变现。那么,此时购买的招财宝理财产品就由原来的一级市场产品转化成了二级市场的借款产品:以未到期的理财产品作为抵押,向其他用户借钱实现变现。
4.娱乐宝:以众筹的形式包装的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
众筹其实就是大众筹资,用户通过对互联网平台发起的项目出资,从而获得回报或者公益的一种新型投资行为。主要形式有:奖励众筹(产品众筹),股权众筹(国内占比最大),公益众筹,混合众筹等。在娱乐宝上,主要有两种项目的众筹,一个是电影,另一个是游戏。用户通过对喜爱的项目,按照约定年化收益投资,其实是买入了国华人寿发行的保险产品。而这款产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收益获利,更多的是通过这个众筹形式,激发用户对产品的关注,实现对产品的自传播和持续性消费。
金融基础知识:
在金融学中,从形式上可以将金融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模式。间接金融:商业银行为代表(通过期限错配,经营风险,获取利差);直接金融:资本市场(例如:股票,券商:提供中介服务,但不承担风险)。从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维度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金融,宏观:金融体系,金融监管(E.g:互联网金融监管范式);微观:金融产品(偏数据,设计),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吸收短期存款放长期贷款(通过期限错配,经营风险,提供补偿:利差)
1.期限错配:风险缓释的期限比当前的风险暴露的期限短,则产生期限错配
2.管理风险:存款保险,抵押担保,存款准备金(国内在人民银行),资本金(贷出去的钱是银行本身的,一部分,大部分还是储户的钱)
备付金:亦称“支付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央行的存款,目的是既要确保支付,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占用,即确定一个正常需要的最低限。
股票:深证和上证的上市公司不到3000家,上市银行14家(利润占上市公司的一半以上)
操作术语-做空实际上有点像商业中的赊货交易模式。这种模式在价格下跌的波段中能够获利,就是先在高位借货进来卖出,等跌了之后再买进归还。
金融产品:所谓金融产品是指资金融通过程的各种载体,它包括货币、黄金、外汇、有价证券等。就是说,这些金融产品就是金融市场的买卖对象,供求双方通过市场竞争原则形成金融产品价格,如利率或收益率,最终完成交易,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
金融产品创新的原因:利率,汇率波动->风险增加->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衍生品)
创新案例:CDO设计:降低风险,并加快资金周转 -> 风险转移,风险分散(E.g:打包按揭贷款)-> 转移成期限和风险不同的债券。
P2P借贷:通过进行金融信息匹配赚服务费, P2P平台本身不承担风险,是一个信息中介,这一点和商业银行有区别,银行通过承担风险,进行期限错配来获取利润。典型案例:宜信,拍拍贷。16年上半年P2P网贷成交额9706亿元
平台特征:信用评级,借款服务费率,可以约定的还款方式
看了这么多干货,最后安利一部和金融相关的日剧放松放松。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了一位鲜明个性的银行职员(半泽直树)同腐朽的传统银行势力的抗争与成长之路,从中也可以学到有很多和经济金融相关的基础知识。
融合,跨界,创新,互联网金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