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更新少了。
更新少了是因为思考多了。
3月初,我加入了最近风头正劲的网络商学院——圈外商学院的学习。
除了每月一门主修课和n门自选辅修课之外,还要完成作业、参加小组讨论和班级比赛。
更高层级地,如果表现优异,还可以代表商学院去参加戈壁商学院挑战赛,跟长江、中欧等这种老牌线下商学院学员PK。
除此之外,我最近一个月的周末也基本都是满载状态。
上周末一天一个咨询。
本周六去广州参加了一个整整两天的新媒体私房课,周日凌晨三点飞回北京,周一正常上班。
下周末一场创业沙龙加三个咨询。
就连下下周末,也已经排好了日程。
当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妈妈,我还要安排出一些时间陪孩子。
我突然就体会到了商务人士那种需要买一个日历笔记本来记日程的感觉。
看起来我也是蛮拼的。
所以今天想聊一聊的是,为什么我突然给生活加码。
最近一个券商部门的经理来我们这里谈债券承销业务的合作。
做金融的都知道,券商做债券承销业务其实是高竞争的。尤其面对大型国企和政府时,很多时候都是拼关系。
所以每次有业务,各大券商都八班武艺全拿出来争夺。
有时候你觉得十拿九稳的活儿,干到最后发现别人比你下手还狠,关系还硬,到嘴的肥肉也能飞走。
要我会想,那还怎么干?
确实很难。可是这个业务经理说,她很崇拜以前时尚芭莎的主编苏芒。因为苏芒这个人,总是不管怎么样,干了再说。
可能她也干过很多让她后悔的,错误的事情,但是她总不拒绝尝试。
JUST DO IT. 干了再说。总有收获的。
我听了突然很受触动。
我以前就是一个很喜欢把事情全部想好再行动的人。不过结果也可能是,总有困难的,总不完美的。
然后,很多事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有些事,如果输了也无妨,真不如干了再说。
基于这个认知,过完春节,我突然觉得我可以用输出倒逼自己的知识输入,应该开始写作。但写作全靠自觉可不行,要不那就加入一个写作社群吧。
不过写作社群也是有规矩的,每周到了时间就要交作业,交不出作业就得罚款。
按照我这种工作和带娃的节奏,我能不能每周都交上?会不会东西没写出,结果工资给罚没了?
其实我也不知道。
管他呢,干了再说。
于是,在这个的促进下,我也有了自己的公号,断断续续写了小十篇文章。
到目前为止,再忙我也没欠过作业。
时间嘛,就跟那什么一样,挤挤总有的。
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牛逼。
02
之所以突然逼了自己一把,是因为我最近在密集思考一件事:我想要什么。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
上班的时候,没意思,不想干。太刺激,受不了。
事情太多了,不想干。工资太少了,不想干。
老出差,不想干。天天坐办公室,还是不想干。
哪个工作没有100次辞职的冲动啊。
但是,如果你问他,你想干什么?大多数人一下子都答不上来。
其实我以前也是。
我现在还对2012年赵薇拍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十分怀念。
倒不是怀念那个片子,而是怀念承载在这个标题下的日子。
2012年,我斥巨资买了人生第一部专业单反机。
正值我马上要结婚出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所以那年春天我的几个挚友趁着一个春光正好的日子出去拍了一组照片,还很矫情地给照片起了名字,叫致青春。
那时候我们都才20多岁。
现在再看到那组照片,真有一种感觉:那就是青春啊!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单位20多岁的90后小姑娘问我:你有没有看韩剧《迷雾》?听说最近很火哦!
我说,我没有听过这个剧也。
小姑娘说:那你平常怎么打发时间?
我想了想说,我现在没有多的时间可以用来“打发”。
把小姑娘给笑得不行了。她理解的应该是:中年妇女都这样悲催。
也就6年前,我也看美剧看韩剧,痴迷玄彬痴迷得不行;也关注各种潮流,玩新鲜出炉的各种新科技,不去想太多未来。
因为未来很长,我还有很多时间。未来很多变,但我也一样有很多可能。
如今站在30岁和40岁的中间,回首发现,好像“未来”也不是那么长的。青春,是很快就结束的。
结束之后,我们要怎样评价过去,又怎样面对将来?
所以,我没有时间可以用来“打发”。
就算有,也一定是用来想,等到将来有一天真的老了,走不动了,我要怎样对我的青春作答。
关于青春,人们总说青春无悔。
要我说,无悔的青春,一定是做了这三件事。
第一件事,义无反顾地爱过。
第二件事,大千世界,走过看过。
第三件事,一个目标,执着奋斗过。
对我来说,前两件事,我都做到了。
但第三件事,却总觉得欠了点什么。
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管过去不问将来地干着,事业上老公去奋斗就行了,管管孩子,不要太操劳就好。
这个画面,的的确确不是我想要的。
那我想要的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最近密集思考的原因。
实在想不出确切结果,那我就去做做看。
做了就知道是不是了。
正因为我最近给工作之外加码了很多很多事情,以前没尝试过的事情,忙着忙着自己想要的突然就清晰起来了。
原来我想要的,是在能让自己感受到强烈价值的领域里,挥汗如雨。
痛也快乐,累也快乐。
我想要的,是走出去,结识更多有眼界有想法的人,结伴同行。
努力和执着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奖赏。
财富就更不用说,它往往是我们把事情做到极致的附属品。
当我想明白了这一点,而且也好像摸索到了这个领域,剩下的,只有义无反顾。
哪怕错了,无非是再去思考,再去体验罢了。
所以或许你也可以问问自己,这些事你做到了几件?
如果三件都做到,便是我所感觉到的无悔了。
每当这时,总有人还是会迷茫地问:
云逸啊,我也想有个目标执着奋斗,但我不知道你说的这个让自己感到有价值的领域,对我来说到底是什么呢?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一个小故事。
一个士兵死后见到了上帝。他问上帝: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将军?
上帝指着旁边一个扫地的清洁工说,就是他。
这个士兵大呼:怎么可能!他就是一个扫地的!
上帝说,是啊,如果他能去当将军的话,他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将军。
人生在于体验。
没有体验过,谈什么可能性。
03
以前我在职业咨询培训机构的销售顾问,今天转发了一篇她老公的公号文章。
标题是:《我把坚持了八年的兴趣终于变成了职业》。
八年前,她老公还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北漂屌丝,一个月拿着1300块钱的收入。
因为喜欢摄影,单身男青年开销也不大,所以他每月存300块钱,分期付款买了一台入门级单反。
然后就开始在北京走街串巷地拍。
后来他发现,有些场合带相机不太方便,或者正好没带相机又有需要记录的瞬间,他就开始研究用手机拍。
拍着拍着,琢磨出了一些经验。分享着分享着,他也积累起了一万粉丝。
到了去年,知识付费火爆的时候,他就在自己的粉丝群里,开了一次小范围的微课。效果超出他的预期。
接着,应群众呼声,第二期第三期,接连开起来了。做得风生水起。
再接着,就接到众多知识付费平台的邀约了。
于是,他顺理成章地完美转型,成了一名自由职业者,手机摄影讲师。
收入,显然比他给人家打工高多了。
很难吗?
不难。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事情,持续去做,做出精彩。一不小心面前就多出了一条路。
但好像又很难。
因为,很多人没有兴趣。或者兴趣只停留在感官兴趣的层级。
你问他,你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
他想了半天回答你,呃……我喜欢吃。我喜欢看电影。我喜欢打麻将。
感官兴趣也是兴趣,没有好坏之分。
只不过感官兴趣停留的时间短,消散快,不可控。
一顿大餐吃完,一场电影看完,一摊麻将打完,快感就消失了。
然后你除了当时开心了一下,什么也没有得到。
如果把感官兴趣上升一个层级,就变成了自觉兴趣。
喜欢吃,喜欢看电影,喜欢打麻将,也可以成为自觉兴趣。
比如,我喜欢吃,吃完我还仔细研究,不同菜品的特色,酒店的定位,消费人群的画像。
我喜欢看电影,看完以后,我还写一篇影评,说说这个电影的独到之处,不足之处。
我喜欢打麻将,全国各地的麻将玩法我都去学,我都打得超级棒,成了麻将专家。没准还可以开一门线上课,名字就叫《3天从小白到精通,教你学会麻将社交》。呵呵呵。
这种兴趣,就涉及到了思维的参与,变得更可控,更稳定。
最高级的兴趣,就是志趣了。
志趣是可以让你在社会中兑换价值的兴趣。
当你把兴趣上升至志趣的层面,价值会为你带来更多动力,让你不断精进。
比如你爱吃,吃完研究菜、酒店、消费人群,慢慢地变成了美食家,受邀去世界各地鉴赏美食。
这个兴趣是不是就给你带来了价值?这个价值是不是更加强化你的兴趣,让你想把它做得更好?
你喜欢看电影,看完写了一篇影评,久而久之,观点新颖,语言犀利,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影评家。
各大院线上新片前,请你去点映,帮忙写影评。这个兴趣是不是也为你带来了价值?
你喜欢打麻将,东西南北各地麻将打法都超级精通,成了中国文化宣传大使。是不是也为你带来了价值?
志趣是能带来价值激励的深层次高级兴趣。
我这样说完,你会发现连爱吃爱玩爱打麻将都可以升级,还有什么不可能?
所以你不是没有兴趣。你是没有刻意把兴趣升级而已。
人生也不是没有路子,是没有去探索而已。
青春无悔,是行动出来的,不是变老了,岁月就会自动给你的。
04
我们单位那个小姑娘给我推荐的韩剧,我虽然没有看过,但我喜欢它的名字。
《迷雾》。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一段时期一样。
人们总喜欢讨论女人的年龄。要我说,三十多岁就是最好的年纪。
这时你还不太老,但生活又给了你足够的阅历,让你能够内心清明,洞察自我。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人生已立,日渐不惑,你会渐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面对纷繁的世界,取什么,舍什么。
这份洞察,最终会带着你穿越迷雾。
谁的青春不曾迷茫过。
谁不曾从迷雾中走过。
如上,是今天的分享。
祝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