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么开头开始写这一篇。是啊。
在群里看到曼诗说,“好像很多都是所有家庭都有的,并没有那种只属于我们家的”,所以一直没下笔写。
我想也是的,一起吃饭、包红包,这样的事情,好像家家户户都会做,但其实都不同。我觉得仪式感不是仅仅在某一些活动中,还是藏在很多细节里的。你的妈妈才会专门挑你喜欢吃的菜来做,就是这样的。
好像只是很平常的事情,其实在细节里也充满了仪式感。
【1 出游】
大概从我小学高年级开始,爸妈都尽量会在寒暑假和我一起去旅游,一年2次。他们大概是想,平时工作没有时间,我长大以后也难有时间,所以好好利用寒暑假。从跟团到自己规划路线,从省内到出国游,我们的出游也在不断进化。现在每到快要放假的时候,就会开始聊说放假想去哪里玩;一起选好了地点,我和老豆就开始搜资料搜路线,老豆找好舒服的酒店、好吃的地方,我会给老妈圈出寺庙的点,列好路线规划,老妈负责跟着我们走和让我们给她拍照。
【2 和老妈自拍】
老妈是那种她看不见照片就等于照片没有掉了的人呢,所以要随时随地能翻到照片来看,去玩的照片、吃饭的照片、朋友的照片,手机里存满了各种照片。
但是我并不喜欢给自己拍照,所以每次我回家都会在各种时候找机会跟我说要和我一起自拍,然后连拍拍拍拍好多张。
【3 全家一起吃饭】
大概是初中的时候开始,过年过节全家10个人会一起到饭店吃饭,比如除夕、中秋节,还有家人生日的时候也会去。
大学之后我至少一个月才回家一次,而且只回一两天,所以老豆为了让所有家人都见到我,也会组织一起去饭店吃饭。虽然我还是更想在家里吃,但想想老人家们在家吃饭太简单了,到饭店吃点好东西,走动一下也好。
【4 春节】
近春节的时候,公公婆婆(外公外婆)楼下的路会封起来摆花街,即便很近,公公婆婆还是很难把买的花搬上楼,所以近几年都是我和老妈陪公公去花街买花搬花。今年公公身体不舒服,我们应该是第一次和婆婆一起逛花街买花。今年买的是两盆百合,蟹爪菊、雏菊、鸡冠花、剑兰插花瓶里,再加一大盆金蛋果,都是他们喜欢的。
前些年公公婆婆身体还挺好的时候每年春节都会炸蛋散来给我们吃,但今年老妈让他们什么都别做了,我们来。老妈和姨妈都买了蛋散皮,公公跟她们说了要买北香园的,好吃。买了之后回家把蛋散皮卷好,下油锅炸,起锅,就做好了。好像很简单的步骤,自己下手炸才知道,掌握好起锅时间也是不容易的呢。炸好的蛋散拿到公公婆婆家里,又多了一点春节的氛围。
啊呀写的时候发现老妈说要做马蹄糕的还没有做呀……还是想吃呢,哈哈。
【结尾】
我们平时的生活可能很普通,但细心观察,亲人们总在那些细微的地方,多加了一点点关心。
细节里的才是最温暖的。
【随笔】
公公婆婆家的冰箱坏了,老豆在网上买了新的。
公公今年要90岁了,婆婆也87了吧。我和姨妈回来等冰箱送来帮他们搬好装好。所以,这是在公公婆婆家待的下午。
通常我也只有在周六,在姨妈一家和我们一家都回公公婆婆家吃饭的时候才会回来,除此之外来公公婆婆家的,大概只是给他们送东西过来的时候,十多分钟就走了。
很自然就会想,他们平时都在干什么呢。
睡觉,起床,买菜,做饭,吃饭,洗澡,洗衣服,晾衣服。
无事可做。
公公会看电视,边抽烟喝茶边看足球,他的眼睛十来年前白内障做了手术了,但其实也已经看不太清了,主要听解说员的解说声吧,但他的耳朵也已经不太好了;
婆婆下楼买菜碰到熟人,都会笑得露出仅剩的两个牙,和他们聊起来,她是没什么戒心的人,像以前在村里碰见亲戚邻居一样什么都聊,虽然可能前言不搭后语了;
他们都会,一个人站在阳台窗边,扶着窗上的防盗网,看着楼下,车辆,店铺,来往的人,街道,
松风路。他们楼下是个小超市,修电器的店,节庆商品店;路对面是梁园,也没有多少人。
公公还会坐在阳台放着的藤椅晒太阳,边抽烟或者喝茶;
婆婆很多时候是坐在沙发上发呆,或是想着些什么,坐一会之后站起来在家里走走看看,摸摸这个摸摸那个,或者去做点别的什么事情,然后回来继续坐。
虽然说因为行动不便,这些动作已足以让他们花费很长的时间,但是不知道他们坐下来的时间里,他们都会想些什么。
写这些的时候婆婆坐在旁边,发呆,午后打盹,偶尔侧身看看我的屏幕这个“有点白的东西”,上面还有些黑色的东西。
刚刚她说字好小,问我能看得见吗,我说可以放大的,然后把word的比例拉到500%,“红豆,萝卜”她念道,然后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