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有一句话,现在读来感触更深:
“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人生过半,是时候好好认真的过一种高级的生活了。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决定了你后半生快乐与否,你的选择会在某个时刻回馈你的人生。
壹
独处,修心
都说人老了,孤独是常态。
其实这是因为看透了世事,我们对于孤独的主动选择。
所以独处其实是一种能力,是你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
独处时,可以让我们远离外界的纷扰,让心静下来,正是修心的好时候。
王阳明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对独处的偏好。在他看来,独处是一种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他曾在家乡的阳明洞中独居,静坐冥想,深入研究儒学经典,这一时期的独处经历,为他后来的心学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阳明洞中,王阳明远离了世俗的纷扰,专心致志于学问的钻研。他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内观,逐渐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
独处,就是让我们在内心深处,找到那份最纯粹、最真实的自己。
贰
反省,修身
反省自己,努力改进,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所以王阳明说:审问自己,比问他人,胜似不问己而问人。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这是无法避免的。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面对自己的错误,是否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去改正。反省,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它让我们在错误中汲取教训,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成长。
曾国藩就是通过反省不断提高自己修养的。
他通过写日记,记录每天的生活,并对此进行反省。
在日记中,他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不符合圣人要求的行为进行严厉的自我批评。例如,他曾因在梦中羡慕别人得到好处而批判自己灵魂深处的卑鄙;也曾因得知朋友得到财富而心生羡慕,并在日记中记录下来,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和淡泊名利。这种每日反省的精神,使他不断向圣人境界迈进。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犯错误,而是因为他们会时时会反省。
反省,就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可以清楚的照出我们心上的尘埃。
只有通过反省,时时抚去尘埃,才会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晶莹透彻。
只有通过反省,时时修正自己的行为,才会让我们在今后的路上少出差错,少栽跟头。
叁
空心,生活就是禅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而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将心腾空。因为心空了,才能容纳万物。
王阳明说:“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
圣人比凡人高明之处就在于有一颗只存天理的心。
曾经有一个商人求佛陀解惑。佛陀耐心地听完商人对往事的追悔和对未来的担忧,只是温和地问商人:“你吃过午饭了吗?”
商人回道:"吃过了。“
佛陀又问:”那么餐具和灶台收拾干净了吗?“
商人忙道:”都收拾干净了。“
佛陀听完沉默不语。商人着急了:”大师你怎么尽问我一些不相关的事情呢?请大师给我一个正确的答案吧。“
佛陀微微一笑:”我已经给了你答案了。“
商人一头雾水回家了,在家想了几日,终于明白了,于是来向佛陀道谢。佛陀这才说:”不管是谁总是对昨天追悔莫及,对明天又忧虑妄想,那么他就会长成一棵枯草。“
一切事情的发生其实都是自然而然的,就像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一样。每个人只需要顺从自己的本心,自然而然地做自己想做又该做的事,心灵就自然清静了。
生活就是禅,我们都是修行者,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修炼提升我们的境界,顺从本心,人生自然自在圆满。
祝福我们:
余生活出自己最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