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效应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Role Effect)
生活启示
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由于很多班主任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这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学生出现了角色概念的偏差,一些学生常以\"我的爸爸是经理\"、\"我的爷爷是高干\"等为炫耀,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学生养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形心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确定学生的角色,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角色行为。
发现过程
有位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同卵双生的女孩,她们的外貌非常相似,生长在同一个家庭中,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都是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内读书。但是她俩在性格上却大不一样:姐姐性格开朗,好交际,待人主动热情,处理问题果断,较早地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而妹妹遇事缺乏主见,在谈话和回答问题时常常依赖于别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是什么原因造成姐妹俩在性格上这样大的差异呢?
角色效应
主要是他们充当的"角色"不一样。在生下来后,她们的父母在对待她俩的态度上大不一样。尽管她们是孪生姐妹,但她们的父母就责成先出生的为"姐姐",后出生的为"妹妹"。姐姐必须照顾妹妹,要对妹妹的行为负责,同时也要求妹妹听姐姐的话,遇事必须同姐姐商量。这样,姐姐不但要培养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扮演了妹妹的"保护人"的角色;妹妹则当然充当了被保护的角色。
可见,充当何种角色对孪生姐妹的性格异样是关键的因素。
其实,并非只是孪生子才有“角色效应”,正常的人都会受到角色的影响。充当“知识分子”这个角色,就会受到“文质彬彬”等一些角色要求的影响;充当“教师”这个角色,就会有“为人师表”等角色要求。它就象“魔绳”一样,把你紧紧地捆束在这个角色之中。
同样,学生在校、班、组中所充当的角色也就影响了他的性格。
日本心理学家长岛真夫等人,研究了班级指导对“角色”加工的意义。他们在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上进行了实验。这个班有47名学生,他们挑选了在班级中地位较低的8名学生,任命他们为班级委员,在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一个学期过后进行测定,发现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有显著的变化,第二学期选举班干部时,这8名学生中有6名又被选为班级委员。另外,也观察到这6名新委员在性格方面,诸如自尊心、安定感、明朗性、活动能力、协调性、责任心等特征都有所变化。从全班的统计来看,原来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的孤独、孤僻儿童的比例也大大下降了,整个班级的风气也有所改变。
教育应用
学生的性格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角色”影响的。那么,怎样来发挥角色的良好效应呢?
第一,教师可以运用伙伴选择法(即社会测量法),描成人际关系图和人际矩形图,从中可以看出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所处的地位。如哪些是“人缘儿”,哪些是“嫌弃儿”,哪些是中间型的。然后采取措施,用充当角色的方式促使“嫌弃儿”发生变化,如让“嫌弃儿”充当图书管理员或其他一些必定要与同学们发生交往的角色。
角色效应
第二,班干部、团干部等角色最好也能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充当。
心理学家罗杰说过:“一旦真诚,对个人的尊重,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等态度出现时,激动人心的事情就发生了。所得的报偿不仅仅在像分数和阅读成绩一类事情方面,而且也在较难捉摸的品质上,诸如更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的创造性,对他人更大的喜爱。”这位心理学家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心理位置互换这种教育艺术所产生的“整体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缺乏心理位置互换,教学效果将会适得其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教师应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去体验、理解学生的各种感受,而且注意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感召力、推动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充满着爱,教师用心灵了解学生,对学生施以诚挚的爱。让学生了解到教师期望自己有怎样的行为,促使学生形成与之相应的行为,从而使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全面发展。
学生的性格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角色”影响的。发挥角色的良好效应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能经常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有的班主任尝试将班干部、团干部等角色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充当,让学生当小班主任,在实践中体验管理班级事务,学习管理班级的方法,学会与同学友善相处,学会帮助同学等,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负责任,学习为他人服务,在这样的道德实践中,体悟、理解别人,要比许多空洞的说教更有效。
角色形成
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
角色效应的产生要经历三个过程:
一是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就教育情况而言,普遍存在着对孩子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在不少家长教师心目中就是“学习好”,“学习好”就是分数高。由此引发出教育指导思想的失误,造成教育重智育,轻德、体、美和劳动教育的倾向,降低了教育质量;
二是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知。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孩子角色概念的认识的偏差,一些孩子常以“我爸是经理”、“我爷爷是书记”而自负,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孩子养成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表心态。尤其是孩子在家庭里娇生惯养,是百分之百的受到宠爱,而到了一个班级后,往往无法享受到那种至尊的荣耀,于是心理上发生偏差,认为老师部重视。其实,这是学生在认识上走入了误区,你在家庭里是唯一的,是百分之百的,多少人围着你转,但是,你到了新的环境中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你只是班级里几十分之一,并非老师的忽略,而是你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自觉地融入集体中,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可能也不应该厚此薄彼的;
三是在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角色规范,实现角色期待和角色行为。
从角色认知的形成到角色行为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帮助和教育孩子完成这一转化过程,是老师的职责。如有的班主任老师因人而异地安排个性各异的学生担任不同的班干,就是在利用角色意识教育孩子,在一系列的角色、行为中,让孩子更深层次地了解集体生活,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克服马虎、草率的性格弱点都是十分有益的。很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自己的心里形成主体意识,老师让学生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角色、扮演角色。除扮演教材中的角色外,根据需要,让学生担当向往的角色,扮演童话角色或现实中的角色,往往会使得课堂里充满了情趣盎然的生活气息,使学生仿佛进入了现实生活的情境。角色转换产生的新异感,激起学生热烈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趋动下,尽情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这过程中,孩子的情感、思维方式、语言也随着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孩子用角色的眼睛去看,用角色的心理去思考、去表达,渐渐地孩子的情感也不知不觉地移入到角色的身上,此即所谓“我他合一”。当“我他合一”,亦即教学内容与孩子的“角色意识”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便是学习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儿童的情感活动参与了认知活动,“用情感伴随理性”,二者交织起来和谐进行,这种最佳的心理趋动,正是挖掘人类潜在能力的重要通道。在教学中,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认知的投入,而且也是情感的积极参与。要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取得情感上的协调一致,应要求我们教师对教育的对象有移情性的理解,注意角色的心理变化,也就是教育者设想处在教育对象的那种现实境地、心理位置上,从受教育者方面推测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并激发学生产生类似的行为反应,亦即达到设身处地、以心换心的叠加渐进的效益,简言之,就是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非但课堂教学如此,教育活动也是同样的道理。
实际意义
角色效应对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的班级角色被赋予了不同的职能,因此这些角色无形中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班主任老师要在班级管理中更好地利用角色效应,合理安排学生角色,适当抑制那些非正式的角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优发展。
并不固定角色
学生长期担当固定的班级角色易产生角色固着,会对该角色产生依赖性,对尝试新角色造成一定的困难,这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例如有的同学长时期担任班干部角色,时间一长就会产生角色固着现象,一方面会认为自己当班干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可避免地产生优越感,助长了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另一方面,班干部角色必然具有较高的行为准则,是学生的行为表率,一些班干部对此长期适应的结果,是培养了自己较高的自律性和责任感,但同时也养成了谨小慎微、追求完美、处处迎合老师等不良个性特点,这同样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同样,有的学生始终处于非班干部的角色,也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他们因为长期处于“被管理”的地位,所以容易产生对班干部的敌视心理,进而会产生消极情绪,处处表现被动应付的状态,影响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同时,缺少了班干部角色的管理训练,也难以养成良好的责任感和自律精神,对学生个性的全面而健康发展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大力推行班干部轮换制,通过顺次轮换或全班竞选等多种方式定期更换班委成员,让更多的同学都能承担班委角色,得到应有的培养和锻炼,以避免因为角色缺失而造成学生个性的片面发展。
创设多种角色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由于班干部编制的单一性,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班级角色的单一性,这就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在任何一个班级中,总是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角色,某些非正式的班级角色会对学生及他人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教师不能用有益的角色去武装学生,那么,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充当那些不良的角色。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还要尽可能创设更多的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色,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班级,应该是一个既特色鲜明,又丰富多彩的班级。班主任老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开发新颖独特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创办读书小组、科技制作小组、器乐演奏小组、舞蹈队、足球队、小记者团等等,广泛开展读书、科技、文艺、体育、电脑制作、书法美术比赛等活动,这样才能创设更多的班级角色,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活动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项目,担当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并在角色实践中展示自己,完善自己。
合理分担角色
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每个人的个性也是多侧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为使角色效应发挥最大效益,教师应根据个性与角色互补的原则,针对学生个性中存在的缺陷,鼓励学生分担具有挑战性的班级角色,使其在活动中得到适当锻炼,以弥补学生个性的不足,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例如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担任体育委员角色;对于那些粗心大意的同学,鼓励他们担任图书管理员角色;对性格懒惰、不爱劳动的同学,可以让他们担任劳动委员角色;对那些活泼好动、自由散漫的同学,可以委任他们担任纪律委员等角色。尽管这样做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只要教师合理引导,适当激励,实践证明他们是能够做得很好的。
适当竞争角色
尽管所有班级角色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是受到学生的不同对待,学生往往偏爱某些班级角色,而忽视另一些班级角色。因此,对这些班级角色的分配就成了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
合理分担班级角色,并非平均分配角色。班主任还应把竞争机制引入角色分担,对那些认同度较高、大家普遍看好的班级角色适当组织开展竞争,通过当众演讲、公开测评等渠道,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公平地争取到这一角色,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付出艰辛的努力获得的角色,学生才会珍惜,才会更好地履行角色职能,让班级角色发挥最佳的管理效益。
在班级这个浓缩的小社会中,各种角色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班级管理的艺术,实际上也是角色管理的艺术。所以教师要根据角色效应的启示,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优化班级角色,尽量使每一个同学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教师还要努力创设更多的充满儿童情趣的新型角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