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析的文章是大J的《不是教育,更不是打压,引导输不起孩子的方式竟然是爱》。
读完第一遍时,我差点就要哭了,每一行文字都戳中我的内心,我从小就自卑,因为父母嫌弃不是男孩,总是试图用优秀的学习成绩来获取父母的关注。而如果得了第一,父母总是告诫你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而如果你没有得第一,父母又会鞭策你,要改进要努力,内心会十分羞愧。可以说自己就是文章中父母错误做法的体验者。现在自己为人父母,一定要克服避免这些,尽全力用爱去呵护自己的女儿,不要再出现这样的遗憾,希望她能够一直做自己,勇敢自信。
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用读者的真实案例引入话题——如何孩子过分争强好强,父母应该怎么办?
第二部分:如果孩子真的得了第一,父母应该用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去肯定孩子,关注孩子,让孩子内心充满爱;
第三部分:如果孩子没有得第一发脾气哭闹,父母应该接纳孩子,用爱去陪伴他关注他。
文章的特点是:
首先有专业性,如大J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分析好胜: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看,合理的好胜其实是特别正常和健康的。一般孩子过了2岁以后,自我意识充分萌芽,但又缺乏对自己和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就会出现“我”是最棒的,“我”需要得到认可,“我”需要得到关注。这是孩子发展的必经之路,先有“自我”,再实现“去自我”的道路。
用纽约幼儿培训中教授的话语提出爱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我在纽约开始进修早期儿童教育了,这个话题其实是前不久我们的一次课堂讨论,里面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案例。当时教授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印象深刻,“我们总是低估了爱的力量,我们总是高估了教育的手段”。
其次,举自己女儿的真实案例,让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大J所讲的解决方法。
我通常会用肢体行为来作为奖励,“啊,小D是第一个坐在餐桌上的,那就让妈妈亲三下”。这个也能做很多延伸,比如小D因为自己第一而“贬低”他人时,“我是第一个,爸爸没我棒”,我就会在亲她三下后说,“那我们接下来要亲第二名,嗯,爸爸亲两下”。这样的互动其实就淡化了“比较”的意识,任何人都有奖励。
育儿理论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很多,但知道不意味着懂,懂不意味着能做得到,大J这个例子就能够给人最直接的启发,原来应该这样做,恍然大悟。
默仿:
这时最该做的其实就是接纳。那什么是“接纳”呢?就是平静地陪伴在孩子身边。“我知道你没有得第一很难过”,“我知道你想第一个去玩滑梯,但这需要等待,我们需要等待。”
这时候大部分孩子都想挣脱我们,有的甚至说,“妈妈你走。”,有的甚至打我们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但这时孩子并不是真的希望我们走,而是他内心的恐慌。当他无法得第一时,他觉得失去了控制,而且可能这引起他之前的经历,所以他想逃。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帮助他穿越这份恐慌,而不是压抑这份情感或者帮助他解决。我们可以继续抱着他,让他哭泣,让他挣扎,慢慢地,就会发现,他不再挣扎,哭声也小了,情绪似乎平静了下来。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通过我们的接纳,让孩子试图证明自己或者索求关注的需求降低了。从而他能真正面对内心的这份恐慌。
明天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