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四)
当时,有一个富翁,名字不详,姓吴,下文,就称其为“吴姓富翁”吧!
吴姓富翁听说陶文毅公所聘的那位黄家的女儿姿色出众,他虽然明知此女已经许配给了陶家,但是,仗着自己的财势,吴姓富翁谋划着,一定要想办法让陶、黄两家毁掉婚约,然后横刀夺走黄家的女儿,将她收做自己的继室。
因为,吴姓富翁有的是钱,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所以,他也没有动用什么暴力手段,只是一味地用钱打通路途,用钱行事。
吴姓富翁通过穿针引线的人,给黄家的父亲许诺了不菲的钱财。其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想方设法将黄家的女儿弄到手,纳为自己的继室。
在钱财面前,很多人就失了道义,忘了信诺,自古而然,大多如此。
想到白花花的银子,想到成堆的钱财,黄家的父亲很快就产生了毁弃与陶家婚约的想法。然后,他也很快也落实到了行动上。黄家的父亲,通过各种手段,逼迫陶文毅公退婚,力图断了这桩姻缘。但是,无论黄家的父亲好说歹说、劝告逼迫,陶文毅公就是不答应解除婚约。
黄家的母亲,是个有良知的人,她不同意因为贪图钱财就退掉好好的一桩亲事。
黄家的女儿,作为婚约的主体,她的态度当然至关重要。这个黄家的女儿呢,与其父同路,想法一致,她很贪恋吴家的家财豪富,即便是充作吴姓富翁的继室,她也毫不介意。并且,黄家女儿的态度非常坚决,那就是:她铁了心要推掉陶家,应承吴家。加之黄家女儿见其父对退婚的意愿非常高,有家长在后面力挺,她甚至于还赌咒发誓,说是自己怎么都不会下嫁给那个穷书生。
一边呢,陶文毅公家坚决不愿意解除婚约。
另一边呢,黄家父女执意不肯与陶家成就这桩姻缘。
如果闹下去,见了官,因为有婚约在,黄家肯定得吃官司。
事情就这样陷入了僵局,眼看就可能对簿公堂。
这个时候,黄家有一个自幼就养在家中的婢女,说是小姐不愿意屈嫁,她愿意代替小姐,嫁给那个穷书生。
黄家的母亲一听,觉得这也不失是个解决问题办法。既然自己的女儿不肯嫁给陶家,这个婢女嫁过去,也算是不负陶家了。况且,这个婢女从小就长在自家,黄家的母亲也没把她当外人,视作自己的孩子一般。
黄家人一合计,为了避免官司,减少冲突,就用婢女代替小姐出嫁,这也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好主意了。
况且,那个时候,黄家小姐一直长在深闺之中,陶家公子也没见过她的面,嫁过去之后,只要消息保密、不走漏风声,风风光光、大方体面地将婢女送过去,那么,除了黄家的自家人,谁又知道这迎来的新娘子是什么身份呢?再者,陶家迎娶之后,一时半会也发现不了真实情况,即使过一阵子陶家发现了,一切也都定局,什么也都晚了。退一万步来想,到时候,即便陶家知道真相后去告官,黄家的女儿也早就已经嫁出去了,陶家也无可奈何。真要撕破脸,即便是打起官司来,陶家那么穷,即使他占理,黄家人想着,到时候自己使点钱,再让吴姓富翁出资打点打点,想来事情也不会闹到哪里去!
黄家人计划周全、陶家人不明就里。就这样,这位婢女后来就顺利嫁给了陶文毅公。
陶文毅公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的内情,他又为人宽宏厚道,虽然前此黄家在这门亲事上曾逼迫他解约,但是,黄家最终还是嫁了“女儿”过来。所以,陶文毅公自然也就坦然地接受了这桩婚事。结婚之后,他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夫人的身份。
这位婢女,就是前文梁母郑夫人所提提到的陶家伯母。
后来,因为陶文毅公的事功,这位陶家伯母还被朝廷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那位黄家的女儿呢,人生可就没有预想地那么顺利了!
最初,黄家的女儿心满意足地做了吴姓富翁的继室。可是,这位吴姓富翁,一直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家仗着自己的财势,后来又侵占了曾姓人家的田产。因为田产的纷争,吴家与曾家发生了严重的争斗,吴家的儿子在争斗中被曾家打死。紧接着,没过多久,吴姓富翁也去世了。
吴家的儿子因争田产斗殴被打死,吴家的父亲紧接着也身亡,于是,吴家就剩下了孤寡弱小的人守家了。那位嫁给吴姓富翁的黄家女儿,这时,就成了家中之主。
寡弱守家,自然不易,吴家的同族,见吴家家长与主力均已亡故,所以,他们就去欺负这一家寡弱之人。结果,吴姓富翁身后留下的家财产业,被其族人用尽心机、谋夺地都没剩下什么东西。
黄家的女儿享完富贵、夫死子亡、家产被侵占殆尽、家道破落的时候,正是陶文毅公已经通显富贵的时候。
这时,陶文毅公因为其家大人的丧事,丁忧还乡守制。
在家守孝期间,陶文毅公才听说了黄家以丫鬟代小姐嫁给自己的事,才了解到了从黄家女儿嫁给吴姓富翁至其家财产被族人侵夺无存的前前后后。
这个时候,陶文毅公对黄家女儿也没有什么深沉的仇怨,他非常同情她的处境,也很可怜她所遭遇的不幸。
于是,陶文毅公就派人赠送了五十两银子给黄家的女儿,希望能够救助她脱离困厄。
收到陶文毅公赠送的银两之后,黄家的女儿又是羞愧、又是后悔,一时之间,她死的心都有了。黄家的女儿抱着文毅公赠送银两,大声哭泣。因为心中终是有复杂的情绪,所以,黄家女儿对文毅公所赠的银两,不忍心用,也不舍得用。
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真是人走下坡路,坏事不断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