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
如意说:那个姐姐被她妈妈打了。
我:是的,妈妈看到了。
过了一会…
如意:因为她要拿弟弟的铲子,她妈妈不同意。
我:是的。铲子是谁的?
如意:是弟弟的。
我:是的。铲子是弟弟的,姐姐不应该在弟弟不同意时还去抢。但是妈妈觉得不管姐姐做错了什么,阿姨都不能打姐姐。她伤害了姐姐的身体也伤害了姐姐的心。阿姨一定是爱姐姐的。但也许她还没学会怎么爱她的孩子。
如意:若有所思。
我:如意要记得不可以伤害别人噢。吧啦吧啦…好像太啰嗦了。
看着孩子毫无自尊的被打脸,承受着抛弃的语言,而就算被打也哭着追着妈妈不断的说着妈妈抱抱。而母亲的要求是,停止哭泣才可以获得拥抱。
你不听话,你做错事,让我难堪,我就打你,打你也不许哭,哭我就抛弃你。
在这件事情中:
第一:东西是谁的,谁有权利支配,任何人没有权利用任何理由任何道德迫使其分享。
第二: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更不可以抢,你想玩可以尝试去沟通。问问别人是否愿意与你分享。愿意,大家一起分享。不愿意,你可能会感觉到不开心,被拒绝,同时你只能选择尊重别人。
第三:打人是粗野的行为,成人需要做好榜样。
第四:妈妈可以这样处理这件事,妈妈很爱你,但是妈妈不能接受你这样的行为,同时把规则传递给孩子。
规则就在那里。孩子需要在事件中去经验这个规则。是孩子的功课。同样是成人的功课。
第五:关于哭,孩子用情绪来表达自己,我们要认同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绪,陪伴着孩子疏导这部分情绪。拥抱她,亲吻她。
第六:孩子行为背后有需求吗?是不是从没拥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小铲子。
孙老师说: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很好的“活下来”。爱意味着喜悦、幸福、智慧、快乐、高自尊的活下来,并且充满希望和强大的活下去。
这一幕是下午发生的。一共五个孩子。八个成人。面对这一幕。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感觉,想法。看着孩子被打,其他的孩子们默默的看着。成人也是。没有试图阻止。
我很惭愧,除了心痛,没有站出来的勇气,我在害怕什么?害怕跟孩子妈讲不通或者被拒绝,让气氛更加尴尬。回想起来,我当时没有过多的思考,只是观察着事情的发展,好像那种动作不是很大的扇耳光。小幅度的拉扯,被我默许了,还没出什么大的暴力动作就不算暴力。如果会有下一次,当我遇到一个人对儿童施予任何形式的暴力时,我一定会告诉他对待儿童的正确方式。
给孩子一个善意的环境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