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服是什么
开篇文章先明确了【说服】这一场景中最容易忽略的概念:说服并不代表转变,而是改变。换句话说,说服别人并不代表着结果的转变,有时它只代表程度的变化。做到让对方从坚定的反对,到一般意义的不认同,也是一种说服了对方。
二、说服的方向
说服中的一个大方向首先是提问方式的改变。
不喜欢来自他人的否定是人类的天性。朋友懊悔的说双十一又剁手了,我们如果问“为什么你不提前节制一下呢?”,基于前面的天性言论,这个话题的走向就成了【为这件事情寻找理由】,于是对话自然就变成了一场你来我往的攻防。最关键的是,这时候聊天的话题变成了放大“为什么剁手的理由”,例如价格便宜、自制力差、受别人影响等等。
《成功,动机与目标》提及过暗示的强大——在我们的周遭的环境中布置下某件事的【触发信息】,更有可能促使你在不自觉中增大了完成该事的几率。电视机里闪过“咖啡”一词——即使只是短短一秒,彼时动身去泡咖啡的人却也到达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因此此时放大的信息,我们可以合理认为,能一定程度影响到对方的想法。
如果我们说“你平日里网上购物的也不少,怎么后悔起这次双十一的购物来了?”,你可以预估到朋友接下来的回答——浪费钱、不必要的购物、吃土的后果等等。这时候,我们就放大了“不应该双十一剁手的理由”,从而让对方开始掂量双十一剁手的负面因素,也增加了说服对方、乃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几率。
三、出发点
我们都知道说话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但事实是,要不仅仅是想而已。我们更需要的,其实是深刻的分析,并且为之制定策略,这样的角度转化才是有价值的。
朋友处于极端气恼的状态,我们和他站在统一战线上,与他一起宣泄情绪,甚至更凶——从而营造出达到共识的。
领导否决方案,抓住领导担心出错搞砸的痛点,放大该方案的安全性、稳妥性。
对设计师提要求时,则又不同。在主观领域争夺喜好没有意义,因为你能和设计师达成共识的区域是来自客观的要求。因此要避免主观的描述,尽量具体的描述客观因素。甚至在我们说服的过程中,适度的让他有一定的参与感——委婉的运用提问,让对方把你想要的答案说出来。既能达到你的目的,又能增加他的认可度。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很自然的联想到《成功,动机与目标》中提及的,自主选择权对人的积极影响:),这里就不赘述了。
四、改变立场
除了前面提及的创造共识的情况,有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技巧来更有效的改变对方的立场。
三个tips:
1. 愿景与指令
这个很有意思。愿景代表了可能性,指令则是目的性。富有热情干劲的年轻人总是说:“我不要一个一眼看到死的人生。”这就是强调生活当中的可能性,否定目的性。目的性之所以乏味无趣,是因为目标通常是浓缩——上好大学、找好工作、结婚生子。而可能性则是无限的延伸,拥有来自未知的魅力。
自然而然的,一条公路永远没办法比公路旁一望无际的草原诱人。
因此激励别人,我们就应该想办法用可能性代替目的性。这跟《成功,目标与动机》阐述的,一个人的兴趣可能引领他走的更长久,而外在的奖惩机制,却反而会减少他原本的动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创造压力
这里的创造压力,是指通过塑造共同的敌人,营造出一个共同的痛点,借力打力,让对方在考虑你提出的意见的同时,也不会因为你对他的否认而反感你。从而大大增加转变对方立场的几率。
3. 时间紧迫感
这个点略微有些出乎我意料,但仔细思索,却又在情理之中。我们总是强调抓住机会,殊不知我们的大脑,本身对这样稍纵即逝的事物就要更加敏感。最后一包、最后一分钟、倒闭闭清仓大减价等等,往往更容易吸引我们眼球,增加我们担心损失的焦虑感。
题外话:
看这本书的时候,发现它里面有许多的内容的确和《成功,目标与动机》中的知识点有许多联结。心下不由得感慨,这大概正是L先生先前提及的【学习的奥义正是联系】吧。
也许是这个缘故,又或许是因为这本书照顾大众的理解做出了一定的处理,总体来讲,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难度较小。但提及这个,便不由自主的想到另一个观点:【阅读速度快慢是源于对知识概念累积的理解力】。
另:非常感谢L先生每周一次的拆书活动,让我发现了这么多好书,并且有了动力挤出时间来做笔记二次巩固消化
【来一个L先生标准的表情表达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