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李笑来老师的这句话:人至贱,则无敌!
于是明白《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不是让人来看的,而是让人来实践的。
这本书,被广告得实在隆重。单单开篇的写"赞誉之辞"的成功人士就有36位之多!再看看版次2011年6月第11次印刷。印次:2016年2月第114次印刷!史蒂芬·柯维俨然一神了!其它的就不说什么了。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一,这本书的确不俗。二,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成为最好的自己。
书里写了什么呢?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成功人士身上很多关键的东西还是相通的。比如说优秀人物身上折射出来的优秀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共同点寻常人也可以借鉴。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所以无论是卓越人士还是所谓的普通人,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这样幸福指数会提高很多。
这本书里写了七个习惯,分别为: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是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之间并不是孤立,而是彼此渗透,环环相扣。
比如说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
什么是积极主动呢?即是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的环境来决定。
在这一章里面主要探讨了积极主动的人。是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扩大影响,因为在我们的生活里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围绕着你做事情时也不可能说所向披靡。怎么办?积极的人和消极的人的看法是不同的,积极的人生是盯着自己有影响的,可以发挥自己优势的地方,在经济学上成为比较优势原理。是全能的,那就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而消极的人却是紧盯着他人的弱点及环境问题,把自己的不作为推给别人及环境,这样就逐渐缩小了自己的影响圈。
所以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出来什么是可控的,什么是不可控的,面对可控的,我们应该怎么做?面对不可可控的,我们又该怎么做。在办事情的整个过程里,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改变,先改变个人的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有创造力,然后再施加影响,改变周围的环境。
正如孔子所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而不是怨天尤人。在做事的整个过程里,我们要少说如果多说我可以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
比如说有一样事情安排给你了,而中间有一些困难,但在这时,你不能说“如果……怎么怎么样,我就可以办得好。”而应该说,“我可以做什么……”。因为第一种表达方式让人们总觉得你在推卸责任。而第二种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感觉得到你有满满的正能量,无论有什么困难,你就可以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再比如我们在做事的过程里肯定会做犯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似乎已经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了,人都会犯错。如何去处理自己的错误则划分了卓越和平庸人的界限。积极主动的人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反思自己的错误,以免重蹈覆辙。消极的人总会埋怨,然后用“如果”造句。
积极出击,积极主动地去改变,道理谁都懂,可能否真正的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反复实践呢?这是真正的卓越的人和平庸的人的分水岭。
是的,人至践,则无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