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对《水形物语》这部电影并不陌生,即使没看过应该也略有所闻吧,毕竟它可是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得主。
说实话,刚开始对《水形物语》的认知,我也只是局限于“奥斯卡”,片名并没有让我浮想联翩而去观看的冲动。
但,当听到身边的朋友在讨论它禁忌之恋、人兽xx、男男情之类辣眼睛毁三观的剧情时,这种重口味彻底点燃了我的好奇心,结果就是各种套路拉着三五朋友一起给票房做贡献。
电影有点小小的让我失望,本来是做好被重口味轰炸的思想准备,没想到最刺激的片段却戛然而止被cut得好没道理。
不过呢,好奇心还是被满足了,剧情的安排还算对得起“奥斯卡”的名号。
一起看电影的朋友有一个是学社会学的,他看完这部“人性”光芒特么耀眼的电影,“职业病”又犯了,然后就是很严肃地发神经:
善良是什么呢?是女主不顾别人的安危拯救被囚禁起来的人鱼?是吃了秃头的吉尔斯的猫并划伤了他的手,最后用自己的生命力治愈了他的伤并帮助吉尔斯一夜长出头发的人鱼?是为了国家安全而残忍追杀人鱼和拯救人鱼相关之人的特工?......
朋友聚一起本是出来放松的,又不是搞学术,没想到气氛却因为这么社会的一问变得严肃起来了。
有一本正经的神经,当然就会有不按常理出招的“调皮”。
这种严肃的气氛没维持多久,便轻易地被大学时候出了名的“搞笑二辩”打破,她直接就给我们一人一记敲头,“你们这群呆子,善良有什么好想的,善良都在每个人的心里,善良就是我们战胜邪恶的时候”。
01
小时候,无论你是熊孩子还是好孩子,天性就是好玩爱哭。
玩的时候一定摔碎过无数物品,包括碗、花瓶、水杯,甚至是邻居家的窗户。哭的时候,那是不分时间不分地点。
你闯祸你哭闹的时候,被你波及的人肯定有某一瞬间,恨不得打你两巴掌或者狠狠地惩罚你。
可最后,往往总是回你一个“没关系”的笑脸。
去年孩子被老师虐待的事件层出不穷,回想一下,你能够健康长大得多亏了你身边的“善良”。
02
从小学到大学,谁不是一边犯傻一边洗心革面过来的。
你可能为了所谓的“义气”不知缘由地去帮架;你可能为了自己喜欢的男生“陷害”过他身边的女同学;你可能偷过父母的钱去满足物质欲望;你可能不服老师的批评,课堂上和老师撕逼,让老师颜面扫地……
你当时对当下的认知也许只局限于打架伤人,父母出面解决了;陷害过的女生说原谅你了;父母没有责怪你偷钱,只是说教一番完事了;被班主任批评一番写一页检讨书就揭过了……
你知道这些吗?
被打伤者的家人,看着自家孩子伤痕累累那一刻也许恨不得让你也重伤一次;说原谅你的人也许也曾在“报复”“不能原谅”的心声中左右摇摆过;你父母在情绪膨胀的时候也许有想“抽死”你的念头;颜面尽丢的老师也许想过要放弃你……
但是呢,你还算顺顺利利地长大了。
因为“善良”你才会受到了所谓的保护,从而健康长大。
03
每个人都做过坏人也在坏人里善良着。
你因为赶时间撞过红绿灯,却给急刹车的司机送了惊吓;挤不上的公车,你硬挤上去后,把里面的人挤得动弹不得;你因为不满意上司而顶撞,因为口直心快而得罪同事……
被熊孩子的调皮波及的时候,你恨不得去扇几巴掌让他或她安分点,但是你却若无其事或者示以微笑;跟你有过节的朋友遇到困难时,你想过幸灾乐祸当个旁观者,但你却伸出了援手;上司在会议上对自己的弱鸡方案得意时,你有想要破口开骂“煞笔”的冲动时,却和大家一样拍掌表示鼓励……
■ 善良是什么,其实善良不是可以用文字去定义的一个抽象事物。
依我看,善良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每个人都是善与恶的矛盾体,当你站在社会客观的“恶”的对立面时,你就是善良。
■ 因为善良,每个人才能够健康并且健全地成长,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善良,你都轮回千百遍了。(“我们”是每一个你,“你”也是每一个“我们”)
对于“善良”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在留言处留言。
知客云 | 为世界创造与众不同的视角
关注知客云,每天让自己涨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