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女生,每个月有几天会很烦躁,也会无缘无故的发火。我目前的做法,就是不停的体谅和提醒自己,处于特殊时期,看什么东西都不顺眼也是正常的,接纳就好,多听少说。
比如一些平时能够接纳的东西突然之间就不能接纳,别人说的一句可能平时看起来会很平常的话,这个时候看起来就会感觉很不舒服,而且还会联想到很多,特别敏感的样子。
对孩子也是这样,平时吵闹两下觉得没什么,这个时候要是过来吵闹两下,我以前肯定是两巴掌就扇过去了。但是现在因为觉察到自己确实会受生理期的影响,所以只能告诉自己,先不要急着有动作,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
看别人家孩子挺兴奋的时候觉得挺可爱的,但是我回忆,当年我们家孩子也容易兴奋,没事儿就很激动,因为这个每天要挨三顿揍。
我后来知道小孩有自己的发育周期,有一段时间,他会很兴奋是正常的,但是等我知道这一点的时候,我儿子的兴奋期已经过去了。
现在偶尔他还是很兴奋,但是频率明显没那么高了,因为周围越来越多的事情对他来讲习以为常了,所以不容易兴奋了,他长大了,但是童年也已经快过去了。
面对这个的时候,确实是很矛盾,我在看育儿书籍的时候收获了很多的心得,以为自己大功告成,一碰到我儿子就屡次破功。
年轻的时候也经常因为一些非常非常小的事,比如说我一个东西找不到了,就会把整个屋子都翻过来找,半夜12点,全家人我都不让睡觉,必须得起床帮我找东西,不找到我就不让你们睡觉。
这种类似的事儿,我大概经历了好几年,有段时间大概有强迫症,同样的症状,反复的犯。
内心潜在的想法是:
首先,我觉得这个东西对我很重要,为什么你们要乱丢我的东西?
其次,我一个人住的时候从来都不丢东西,你们把我的东西乱放乱丢,还不承认;
再次,我都睡不着,凭什么你们能睡觉?
最后,你们不帮我找,就是不关心我......
反正很生气,非常生气,非常生气,现在隔了很多年都能感受到当时的情绪。
我家里有很多的剪刀、很多的胶水、很多的双面胶、指甲钳,但是我后来发现又有一个问题,以备我找东西的时候随时能找到,但后来我又发现,我在找的时候不是找一个,我得要把这几个给全部找出来,少一个都不行。
而且我记性特别好,买了几个,这几个长什么样子我都记得,而且对自己使用过的东西特别有感情,结果导致断舍离特别困难。这个现在也已经改变很多了。
所以我觉得问题还是要从根源去解决问题。
我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我是说找东西的这个问题,是通过不断的自我觉察,并且尝试着去感受家人的感受,最后自己评估了一下,为一个小东西伤害家里人的感情不划算。
自我觉察和自主选择。我也是慢慢的觉察到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和情绪,一点一点的去解读,等全部破解之后,基本上情绪也就消除了。
现在我有时候还是会出现比较冲动的时候,但是比过去真的是好多了,过去我是第一时间就会反应,而且是基于当时的情绪做反应,现在基本上不会了。
一般我们的情绪都跟小时候经历过的事情有关。
我找东西的习惯也是基于我小时候的经历。那个时候我妈天天在外面打麻将,我放学回家以后找不到她,就在墙角缝里面、窗户缝里面找钥匙,有时候满屋子找还是找不到,我就会很气愤,很生气,最严重的一次生气,把我们家的门给搞坏了,我弄一块大砖头在门上都使劲的敲。
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多年,所以我一直羡慕别人家的妈妈,天天在家里面洗衣、做饭、照顾孩子,不出门,我妈是天天在外面跑,也不知道跑哪里去。
找我妈也是找不到,我会在我们整个村子里面,连隔壁村子,都跑过去找,往往几个小时,精疲力尽。所以东西不见了,我往往就会联想到不被关爱,不被照顾,受伤害...
我现在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我已经不怎么找东西了,主要还是因为经历过自己自我觉察和自我剖析,发现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找到激发自己情绪的一些根源,然后慢慢的去抚慰自己,消除那种不安全感。
我们长大后很多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其实还是基于小时候经历,比如说不安全感,匮乏感...。
我觉得从小被好好爱过的孩子,内心就会很丰盛,不容易出现那种空洞或者黑洞。
一个负面情绪爆棚的人,多数能跟他小时候的经历联系起来。
一个负面情绪爆棚的人,一定要学会跟自己内在小孩对话,给自己内心那个小孩足够的爱,促成他的再次成长。
如果说小时候的成长是跟父母相关,那么长大以后就是跟自己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