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的专家都说,教师不要一辈子只做一个教书匠,要做一个教育家。可是教书匠与教育家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今天读了梁衡的《匠人与大师》,我有所顿悟,终于明白了匠人与大师的区别。
1,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
匠人总是怎么把手里的东西做的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在构思一件新的东西。
我们的课堂教学日复一日,确实是一直在重复。如果不努力的创新,他会削弱我们积极向上的棱角,沉浸在一个舒适圈。就像一份教案教了24年,仔细想来在这24年中自己的创新点在哪里?是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可是我们的学生是不同的,我常常在思考,为了我的学生,我自己改变了多少?我自己又创新了多少?
2,匠人在实践层面,而大师在理论层面。 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是一个个的去算,大师只需寻找公式。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而大师,站在理论的层面上,是靠规律进行运作。
在教学生涯中经历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过高效课堂,也经历过说课标,说教材等各种教研活动。在参加的过程中,也确实意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也确实意识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自己也确实改变了一些,但是没有坚持下去的恒心和毅力。每一次听各种专家的报告,听的让人心服口服,自己也是这样操作的,却从来没有像专家那样提炼过。为什么?最多的原因就是读书太少,即使读了书在脑中留下的记忆也很少,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读书要留痕,不但要留笔记,关键是在自己的头脑中结合自己的实践,要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3,匠人较单一,大师善于综合。
一技之长指的是匠人;运筹帷幄,处理旁通,举一反三则指的是大师。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的水平,但是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着大师的思路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孤影自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心向往之。
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那就是自己的课堂教学。可是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处类旁通?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就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自己努力的走出舒适圈,进入成长圈。在和学生的谈话过程中,经常鼓励自己的学生要有恒心,要有毅力去战胜困难。可是想想自己的教学生涯,面对很多的新生事物,我却成了一个逃兵,经常担心失败,经常怕丢面子,干脆锁在自己的壳里面不思进取。我要像一枚铜碗豆都一样,锤不烂,煮不熟,砸不碎勇敢的,努力的去汲取自身的营养。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波格哈里森的《花园:谈人之为人》,书中把每个人所从事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为了生存的‘劳动’,用来建构世界的‘工作’,为了实现生命价值和人之尊严的‘行动’。我愿意朝着‘行动’的方向去努力,我想这也是教育者应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