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被感冒和鼻炎困扰,吃了药又有点低烧,总觉得游离着半梦半醒的状态,提不起劲,电脑和笔就一直搁置着。
小城安阳
这是个小城,我从没在这里生长过,不甚了解,只知道几分,但对这里,却有着说不完的话。
这个小城叫安阳,豫北接壤山西。
安阳本身有很多道不尽的故事,有千年的历史遗存和人文积淀,曾俯瞰中华大地,泼墨挥毫,堆砌半壁江山,也曾躬耕太行山脊,开山引渠,灌溉一方沃野。
安阳话
安阳人说的是安阳话,河南话音调走直,阴阳上去与普通话不同却也是四声的轮换转变,安阳话就多了些独特的调调,一个单字的转音就表达了一个句子的含义,末字的归音也一定要甩一下。
安阳话的语气词格外独特,平日里我们说的“么、吗、呢”这些通通不用,独独偏爱一个“了”字,虽然安阳人懒到用一个字就能说完一句话,在这些语气词上却出奇的勤快,普通话里的一句“是么?”,在安阳口中就生生被改成了“是的了?”。
坦白说,安阳话里的风韵我并不熟悉,也难以细数,甚至有时候会被朋友的一口安阳话说的一头雾水,但在外听到那些熟悉的尾音依然觉得亲切。
安阳城
护城河包裹着的安阳老城已经十分现代化了,护城河也不再是安阳城的利刃金盾,而成为了老安阳的记忆。
在老城里,南北文峰路的西头,有个地方叫文峰塔,冲着邺城和殷都来的游客很少进城,也就没见过文峰塔往东的四四方方的老巷子。
坐在朋友的自行车后座上,看过无数次的文峰塔,就像读大学的时候,校园里的博物馆,它一直在那儿,却从来没想过进去看看,只是习惯拿它当路标,有些可惜。
到安阳,每次都是匆匆赶来又匆匆离开,虽然街道规整却还是不认路,只有走到了文峰塔才辨得清东南西北,这恐怕是我对安阳最深的记忆。
安阳人
说起来记忆就难免说起来人,我那个说安阳话的朋友,还有骑自行车的朋友,到底是谁已经很难说清了,自己本不是安阳的根,却因为这些人而悄悄在安阳埋了籽。
1.
我有个朋友语速很快,说起来安阳话更让我不知其所云,鬼使神差,两个说起话来天南海北的人成了朋友。她爱四处闯荡,又一心向往北京,想在京城杀出一片天地,她的故事三天三夜恐怕只够我讲个开头。
上一次在安阳见到她已经是三年前了,我背了个小单肩包出门,赶公交去车站之前,我拿出了火车票和身份证放在了衣服口袋里。也怪自己大意,公交半个小时的我车程,背包被划了个大口子,钱包被偷走了,摸了一下夹层,发现手机还在,就这么打了电话告诉朋友。
朋友骂我笨,让我拿着票和身份证进站去找她,在安阳朋友的家里小住了两天,身无分文,蹭吃蹭喝。后来朋友给我买了返程车票,上车前又塞给我几张零钱,叮嘱说别丢了,这才安心的目送我离开。
2.
还有个朋友,我很少见她说安阳话,可能怕我听不懂,也可能是普通话骂起人来比较顺口,总之这个外人看来常常出言不逊的姑娘却让我心心念念。
毕业之后和她见面的次数不多,只是每次视频都会被她那张恶毒的嘴说,诶呀又胖了。她爱美,生的也美,一句话概括就是:脸小眼睛大,所以这样的美人无论说什么都会被我原谅。
我总爱学她说话,却怎么也学不出她那股子又豪爽又白莲花的浪劲儿。
每次去安阳小聚,都是匆匆见上一面,可能是忌惮她严肃的妈妈,从没去她家坐坐,觉得遗憾,但下次见面也是遥遥无期。
我喜欢听带着儿化音的安阳话,于我而言,这是百听不厌的乡音。
我喜欢喝安阳的地下水,不像黄河水,这水凉的刺骨却带着甜。
我喜欢安阳大街小巷的扁粉菜,配上一样的葱油饼,不一样的是,这里面有家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