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凡是传统的节日,在我的记忆中都留下了母亲的味道,端午也不例外。
在我结婚前,每年的端午怎么过,好像都与我无关,我只知道母亲很忙,端午早点就是油饼子卷糕,别的我不大注意,因为那时候贪玩,不能理解母亲的辛苦。
结婚后,尤其是有了女儿以后,我作为家里的女主人,逢年过节吃什么喝什么就上心了,其实大多数我是随了娘家的习俗,因为结婚后住的离我父母近,有时候干脆三口人就到父母家吃,我给母亲帮厨。
我妈特别勤快,做事雷厉风行,这里我和父母商量吃什么,那里母亲就不见人了,过一会儿她来了,原来她出去采购了。
因为父母生了四儿一女,所以他们对我女儿特别特别疼爱。每逢节日他们都要把他们的爱表达出来,就拿端午来说,前一两天父亲就去药铺买香草,拿回来兴冲冲的交给母亲。我问这干嘛呢?母亲说给我女儿缝香囊。母亲翻箱倒柜的找彩色线和彩色碎布,然后就动手缝制。说句实话,在我们小的时候没见母亲这么有心过,那时候一是物资匮乏,二是儿女多,没能力和时间缝制这些。端午前一天晚上,还要用彩色线搓成细绳子,放到外面让露水浸,端午早上给我女儿带到脖子上、手上、脚上,传说是带到脖子上头不疼,带到手上手腕不疼,带到脚上脚腕不疼。
端午节最重要的项目是做油饼卷糕。以前母亲做我没关注过,后来母亲告诉我,她会一天天老去,等她哪天不在了谁给我们做?让我跟她学。她手把手的教我,首先在头天晚上要把糯米、红枣洗净,按比例用水泡好,第二天早上早早地就把泡好的糯米和枣蒸上。紧接着做油饼,家乡的油饼是烫面做的,就是用刚开的开水倒到面上,用筷子上下戳,不能搅,搅的面不酥,面的软硬要掌握好,一次成型,硬了就僵,太软又提不住。把面烫好后就等自然冷却,然后再揉匀,切成小块,用擀面杖擀成碗口大小,薄薄的,中间用刀尖拉个小口,最后放到油锅里炸。在做油饼的过程中糕就蒸熟了,油饼炸好后,在蒸好的糕里放红糖,使劲搅拌到红糖均匀融化为止,这时候就取适量的糕放到一块块油饼上,用油饼把糕包起来,这就是家乡的油饼卷糕,香甜酥软,特别可口。母亲的糕和油饼做的都非常好,糕软硬合适,油饼酥酥的。后来母亲看外地人用粽叶皮包粽子,母亲为了让我女儿高兴,也学的包过,基本成功。油饼卷糕是早饭和午饭。
端午节的晚饭,母亲一般是买只鸡,用清水煮熟,鸡肉吃白斩鸡,鸡汤做揪面片,新鲜清淡。
2010年母亲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们再也吃不到她做的茶饭了,尤其是节假日,饭桌上少了母亲的味道,可我会尽力按母亲生前教我的去做,不为别的,就为把母亲的习俗传下去,这也许就是生命的延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