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没有任何一个人信任你的时候,沉默和坚持就是最好的反击和证明。”
01
很多年前,当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很喜欢记者柴静,记得当年深夜在宿舍断电之后仍抱着小台灯一口气读完了柴静的新书《看见》,并对那本她枕边的书印象深刻。
柴静在书里写:
“那段时间,临睡前,我常看一本叫《沉默的羔羊》的书…那个吃着意大利餐、欣赏油画、跟食人魔医生谈童年创伤的女人…”
“在我心里,她一直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二十四岁的实习生,说话带点儿土音,偶尔说粗口,没有钱,穿着一双不怎么样的鞋子,孤身一人去调查杀人案…她知道失败和被人看轻是什么滋味。”
于是我又找了这本书来看,从此也便成了我的枕边书。
当然电影我是没有胆量去看的,光看宣传照我就忌惮三分,那些直勾勾的眼神下,人性的灰暗赤裸裸地要溢出来,还有电影呈现的血腥又旖旎的暴力美学,我更是退避三舍。
但书籍为何能给我如此强大的力量和观感的愉悦?
或许因为作者托马斯·哈里斯,这个全世界公认的悬疑大师的非凡手笔,全书由众多对话和推理组成,文风非常的极简主义,没有一处赘言,但连贯力极强,让人欲罢不能。
或许是因为女主人公非凡的魅力和其中充满着对人性深刻的刻画和对犯罪学、哲学、心理学等的深刻思考;可以升华的启示很多。
从此我知道了——
我们如何面对内心的黑暗,就是如何面对自己,而当我们治愈了那些阴暗的地方,光也就从我们的裂缝中照了进来。
02
小说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还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实习的女特工史达琳,被上司派去调查一个女性连环剥皮案件,并成为被关押的重症罪犯精神科医师汉尼拔唯一愿意谈论的对象。
而这个有着“食人狂”之称的连环杀手,只有他才能为侦破这件棘手的案件提供有用的线索,但他却是个难以攻破的堡垒。
史达琳与汉尼拔进行诸多回合交锋,最后单刀赴会野牛比尔,终于打死了这个杀人恶魔。
本书虽然充斥大量关于案件的对话,全书始终围绕着侦破案件的主题来写,但其中每个出场的人物都是鲜活的:
官至高位、无人能敌的但也在深夜为被疾病折磨死亡的爱妻哭泣的上司克劳福;杀人如麻、嗜血不眨眼但也充满智慧和细腻绅士的医生汉尼拔。
虚伪狡诈、猥琐阴暗但表面上彬彬有礼的监狱长;还有变装癖的野牛比尔原来有个被恶狠狠伤害过的童年。
而史达琳的善良、坚韧、勇敢、无畏与永恒向着正能量的人性之光,似乎照亮了这个黑暗的监狱和充满恐惧而异化的世界。
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是矛盾的,都有着阴暗与善良的角逐,还有那些因为心里的恐惧产生的人性扭曲。
他们生活,一边向着阳光,一边行尸走肉,一边正常人一样工作,一边在黑夜里干着杀人取皮的勾当。
小说的高潮在结尾部分。
史达琳与野牛比尔在黑暗中对峙并杀死了他,高潮即结束了,象征着光战胜了暗。
但小说的惊人之处在于食人魔汉尼拔逃脱了,从此再次逍遥法外。
他整了容,化了妆,消失混迹于茫茫人海中,既然世界还潜隐着汉尼拔这样的魔鬼,就难保“沉默的羔羊”不会再次尖叫。
于是小说也暗示着阴暗和光明永恒存在。这样的结尾也是这部小说有别于一般侦探小说而成为经典的原因。
03
为何取名《沉默的羔羊》?
我们不妨来看看女主人公史达琳的成长经历,幼年时失去双亲,寄养在叔叔家,而与她最亲近的是那群平静的羔羊。
当她叔叔要宰杀牧场的羔羊时,她抱起一只羊羔躲了起来,但仍被叔叔找到,最后羊羔还是被宰杀了。
她看到羊羔被杀时虽然目光恐惧但连声音也没有发出,用“沉默的羔羊”做书名,代表了一种无奈又无力的抵抗。
本书中这些受害者全为年轻女性,这就使史达琳更多了几分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
她想象着她们死亡前如同羔羊般尖叫,当她再次面对并战胜了杀人魔王后,终于可以“睡得很沉,很甜,因为羔羊已经安静”。
可以说,史达琳就是那只羊角坚硬的小羔羊;而她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和心里的阴影,活在了阳光下。
她是坚毅的人类,勇敢的女人,脆弱的身躯,不惧的存在。
《沉默的羔羊》这本书带给我的,常常是不一样的礼物,每一次遇到挫折和困难我都去看一次,每一次得到的救赎和治愈方式都不一样。
当我开始全然信任我自己,我便有了勇气和力量,于是我不再因异化和扭曲而恐惧,我走向了光和爱,走向了平静和心安。
每个人都是完整的,从残缺开始。
文字|渡岩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