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平台流传一句话:
今年夏天电视上没放还珠格格、没放武林外传,也没放喜羊羊和海绵宝宝。
我才知道,属于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四处闯祸的海绵宝宝和傻乎乎的派大星,成了年轻人们的专属回忆。
小时候总嫌弃有点“精分”的派大星:
他没心没肺、智商低下,整天只知道跟在海绵宝宝的后面四处闯祸。
作为配角的存在意义,好像就是为了衬托海绵宝宝的有趣。
海绵宝宝给派大星介绍图书馆里的书,派大星直接把插图页的鸡腿当成真的鸡腿烤来吃/《海绵宝宝》
如今翻出来重看,才发现:
其实,派大星才是我们最难成为的那种人。
笨笨的派大星,其实也聪明过
在童年的印象里:
这只憨憨的粉红海星,做事总是出奇的笨。
经常实力坑队友:
帮受伤的章鱼哥吹凉热汤,结果直接吹到人家脸上。
犯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错误:
卖柠檬汁饮料,却忘了在里面加柠檬。
有他在的地方,100%就有灾难。
作为整部动画的智商洼地,派大星的“傻”,已经深入人心。
原本一直觉得,派大星的傻是天生的。
直到发现他变聪明的经历,才觉得这种“傻”,也是派大星自己的选择。
一次事故后,派大星意外变成了绝顶聪明的“天才”。
能搞学术,能让挑剔的章鱼哥拜他为师,做题的方法甚至碾压了科学家珊迪。
“聪明人”的思维和眼界,使他无法继续同呆傻的海绵宝宝玩耍。
他们曾一起开心玩过的游戏:抓水母、单脚赛跑、吹泡泡……这些“弱智”游戏,在天才派大星眼中都变成了无聊的泡影。
他悲伤地向海绵宝宝道别:
“如今我们不能兼容了,我们应该分道扬镳了。”
三观不同,导致了友情的崩裂/《海绵宝宝》
失去海绵宝宝的派大星,变得更加苦闷。
没有了游戏、朋友,原本能够轻松获得的快乐也变得奢侈。
他的人生变得平淡如水。
读再多的书,也不知道该怎么“快乐”/《海绵宝宝》
派大星挣扎一番,选择抛弃了聪明脑子。
对于他来讲:快乐,才是最大的奢侈品。
智慧的大脑带给他很多好处,却让他失去了原本的童真、珍贵的朋友。
回头想一想,我们的成长过程不也是这样的吗:
逐渐长大、习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学会了融入成年人的社会,也丢失了曾经的简单。
财富、物质、人脉……我们有了许许多多需要维护的东西。
而快乐,是最微不足道的那一个。
换下别人的脑子,派大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海绵宝宝》
我们下意识喜欢派大星,也许是因为动画片里的他,总能轻而易举地去办那些我们办不到的事。
没那么多瞻前顾后、斟酌思量,仅仅一个憨憨的理由就够了。
有时候宁愿不那么“聪明”,去坚持一些有趣的东西/《海绵宝宝》
简单快乐,充沛而自洽。
就像他石头下盖小家一样,在这个容错率低到爆炸的世界,总留有一份对快乐的执着感知。
看似幼稚的派大星,其实最懂感情
这颗软乎乎的星星,貌似做什么事都没个正形。
只有一件他从一而终的事,就是和海绵宝宝做朋友。
没有海绵宝宝陪他玩,派大星就寂寞地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一般我不在家的时候你都干什么啊?”
派大星眼泪汪汪地回答:“等你回来。”
可怜兮兮的小眼神,不想与海绵宝宝分别/《海绵宝宝》
生活完全围着另一个人转,人们会笑他幼稚、不懂独立、没追求。
但其实,把海绵宝宝看得这么重,并不是因为派大星真的傻。
海绵宝宝和派大星一起发过横财。
有次他们意外拿到一颗珍珠,换得了一大笔钱。
出手越发阔绰的海绵宝宝,周围开始结交起一些“新朋友”,他们簇拥在海绵宝宝身后,心安理得地花他的钱。
派大星再来到海绵宝宝家时,发现一切都大变样了。
菠萝房变成了豪华的城堡,海绵宝宝换上了高级西装,还握着一根闪亮的钻石手杖。
屋子里挤满了海绵宝宝的“新朋友”们,排着队等他潇洒地掏出钞票。
知道他的钱迟早会被花光,派大星连忙劝阻海绵宝宝。
但膨胀的海绵宝宝无暇思考,以为派大星是在嫉妒,众目睽睽下把他赶出了门。
很快,海绵宝宝兜里真的没钱了。
再一回头,满屋的新朋友早就一散而光。
换回了往常的衣服,海绵宝宝重新找到了派大星。
看到重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海绵宝宝,派大星竟然完全没有生他的气,还耐心地为他做疏导:
“提到钱,任何人也许都没法保持理性的选择。
但重点是,要看清这个人对你有没有情感和道德。”
那些随名利而来的追捧和崇拜,更多的都只是空洞的谄媚,抛却利益的情感才值得自己死心塌地。
有些东西就如派大星所说,是再高的价钱也买不到的。
海绵宝宝从此打心眼认定了这个朋友。
一直被嘲的派大星才最懂感情,他把得失看得通透,懂得守护对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看似盲目、痴愚,实则将人情世故玩味到了极致。
这才是派大星的“小心机”:
重要的东西,只有牢牢放在心里手里,别人才永远拿不走。
特立独行,但他最清醒
整个比基尼海滩中,派大星的独特,毫不费力就看得出来。
家具都用最简陋的石头做,穿着一条洗不干净的内裤。
别人都有该做的事,只有他每天嘻嘻哈哈家里蹲。
尽管如此,派大星从来没有产生过自己是否“不合群”的自我怀疑。
但比他聪明的海绵宝宝有过。
一天早上,海绵宝宝玩耍的声音吵到了章鱼哥睡觉。
章鱼哥开口就骂海绵宝宝“不正常”。
虽然只是一时气话,却扎到了海绵宝宝的心。
他找来教人“如何变正常”的视频,一板一眼地学做一个“正常人”。
于是他开始每天按时上下班,嘴角的微笑弧度、说话的语气语速,都按照标准化教程完成;
长相也要“纠正”,不要洞洞、不要雀斑,换上职业假笑;
海绵宝宝原本的方形脸也变得光滑圆润,“正常”到认不出这是一块海绵。
“正常”的海绵宝宝一问世,就受到了所有人的夸奖。
只有派大星,在见到海绵宝宝的第一眼就发现了问题——
这样的海绵宝宝,已经不是他自己了。
合群,却也千篇一律。
视频教学模版里,每个人都是一个样子/《海绵宝宝》
结局可想而知,失去特色的海绵宝宝,渐渐不再受到大家欢迎。
而帮助海绵宝宝面对新困难的,正是派大星。
冲进水母田捉水母,用手蘸巧克力酱,用舌头舔沙子……
他带着海绵宝宝一一重温他们做过的傻事,找回那个被海绵宝宝丢弃的“自我”。
派大星造了一条“水路”,带着海绵宝宝一路飞进动物园/《海绵宝宝》
最后海绵宝宝变回了方形。
这才是一块真正的海绵/《海绵宝宝》
其实,曾经不只一个人对派大星恶语相向:
只是派大星没有被这些否定评价影响,而是选择性忽略,继续往前走。
派大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海绵宝宝不要放弃/《海绵宝宝·海神的金厨铲》
比起执着于如何在人前表现得完美而漂亮,不如把目光收回来,清醒地接纳并提高自己。
就像派大星告诉海绵宝宝的那样——
生活就像一大碗糖豆,里面盛满了各式各样、独属于自己的梦想,根本就不需要为了无谓的评价去“打扫”什么。
收获了不错的成绩不敢开心地大笑,怕别人觉得自己在炫耀;
担心给别人留下不够好的形象努力减肥,喜欢的美食斟酌着碰一口……
将生活收拾得像快餐桌面般干净光洁、整齐划一,失去了拥有个性的权利。
由于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有多久没有做自己了/《海绵宝宝》
如果没有派大星,海绵宝宝也许早就在体制化下成为了另一个蟹老板,
就像他观看的教学视频里,每个玩偶最终被加工成一模一样的“标准”形状。
再回头看,派大星始终如一的幼稚和纯粹,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多么耐人寻味。
他没有多么宏大的梦想,但不会在别人的眼光下放下自己的坚持;
他无法逃离外界的评价,但并不汲汲于他人的认可,轻易质疑自己的选择;
他用再普通不过的道理,抵御了人类世界的现实和精明,始终如一地看清自己。
小时候,我们笑他一天到晚傻乐,以为他特别粗糙。
长大后越来越发现,这颗迷迷糊糊的小海星,有多深刻和治愈。
他把自己不加修饰地展示给我们:
其实不必活得那么较真,认真做好自己,才是最有态度的独特。
不要让这份简单的可爱,变成一种稀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