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人骨正筋柔,不健康的人会出现条索、结节和板结。从西医病理学上看,这是由于人长期缺乏运动,身体中的肌肉供血受阻,乳酸及其他代谢分泌物堆积,这些物质很难代谢,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条索或结节,时间再久一点,就会导致肌肉粘连,形成更大的条索、结节或板结,甚至让人出现增生,最终刺激或压迫神经、血管乃至脊髓,于是颈椎病、腰椎病就出现了。其实在发“病”之前,身体上就已经有了很多隐形的结节、条索,只是人们平时没注意到而已,条索、结节和板结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很多部位,背部皮肤下很容易出现结节和条索,并且每个人的都是不同的。将它们与身心疾病相对应,我们可以对全身的身心问题做出诊断。
在中医身心同调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患者在左侧心俞区域有条索状突起,这样的人往往有情感创伤,表现出的疾病是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经常感觉胸闷、心慌,无缘无故有想哭的冲动。
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当我们感到悲伤时,经常会说一个词——“伤心”而从字面分析“悲”有悲伤,心痛等含义,《素问·举痛论》:“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悲忧愤懑,可致心系挛急,肺布叶举,上焦闭塞不通,营气和卫气不能正常布散,气郁于中,进而化热,热则肺气耗伤,由此可见当悲伤过度便会伤及心肺。我们自己要如何通过身体来调适“悲”造成郁结的身心能量呢?
第一步,放声大哭。没有声音的哭泣是压抑的。如果哭的同时,还能扭转自己的身体,打着滚哭,让身体来回翻转,对身体是极有好处。一般哭痛快了,背部硬的部位就能软下来。
第二步,经常拍打或按揉自己的手臂,有时间就去拍打、按揉手臂以养心肺。
第三步,按摩两乳之间的膻中穴。 《黄帝内经 · 素问》云:“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意思是说膻中穴是心包经的令官,如果出现胸闷、心郁的情况,按摩膻中穴这个穴位就可以驱散心中的郁闷之气,让心情变得愉悦。膻中穴隶属于任脉,在人体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它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等条经脉交汇处,堪称中医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心俞区域出现问题,并不仅仅表现为条索,还可能会整块凸出来。我们在中医身心同调的实践中发现,这个部位凸起来的人往往与母亲的关系不和谐。中医讲,我们的人体分阴阳,左为阳、右为阴,对应的人际关系则左为阴、右为阳。左边对应的是与女性(含母亲)的关系,右边对应的是与男性(含父亲)的关系。身体肌肉在紧张的状态下是紧绷的。跟母亲的关系不好或纠葛不清,身体左侧这个部位会出现神经、肌肉紧张,导致身体能量淤积。
此外,除了明确的诱发因素,心俞部位出现问题,也跟长期心理压力过大、过于疲劳有关系。所以这个区域有问题的人,需要关注自己是否长期处于心理压力过大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