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 Nisargadatta Maharaj《Seeds of Consciousness》
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奇尊者《意识的种源》
1979年8月12日
马哈拉奇:你满足吗?
提问者: 有时候满足,感觉很舒服,有时就不满足。
M: 谁在说这话?谁告诉你这句话的?
Q:
我看到满足感,在知觉中的一种感受。我无动于衷。在我知觉中,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显现什么,我都不介意,我不被它吸引。对那发生和显现,我什么也不做。
M:
它不是所谓的“冷漠”,那是“超脱”。“痛苦不幸”并不是什么实质的存在物。任何事情都不当真,没有任何事情是真的“应该和必需”的,这是超脱状态,事实的状态。你觉得这尘世中没有任何事情吸引你吗?
Q: 无论正在发生什么,既没获得什么,也没失去什么。
M: 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Q: 我不知道。
M:
不要因为别人这样讲,你就跟着模仿别人这样讲。在听取这些教导之后,你的自然反应,就应当象个国王或者大师。那才是你内在和外在应有的运转状态。“梵即我-我即梵”。你是否了解这“同体一如”?
Q: 我不懂。
M: 你还想问别的什么吗?
Q: 在“感受我自己”,感受“我在感”的过程中,有种巨大的压迫。总是在头部内,伴随着一种巨大的压迫感。
M:
你事实上只是对那“压迫感”的一个目击见证。你知晓“知觉意识”,所以你超出知觉意识活动的范畴。你是对“知觉意识”活动的目击见证。
Q: 总觉得“知觉意识”就在头部那儿。
M:
你的“知觉意识”不在身体里。这身体的“吸引和附着”还在那儿,所以那“知觉意识”在头部的感受并没完全消失。你的知觉意识有某种附着和吸引,对你的身体的某种“爱”;所以才有那个部位的压迫感。你知晓你的知觉意识活动,你此时此刻目击见证着你的知觉意识活动。你刚才说的,感受到知觉意识在你的头部,那不是事实,因为你还在把你本身认同为一个身体。现在,你了解到,你不是这身体。你也了解到,你不是这知觉意识活动。之前,在你听闻这真相之前,在来到印度之前,相对于知觉意识,你的名字是“头脑心智”。现在,相对于知觉意识的名字是[知性]。
马哈拉奇对另一个人说:这番话也是说给你听的,你满意了?
Q: 哦,是啊,很久以前,当我离开这里的时候。
M:
经过了很多经历体验之后,你现在已经得出结论,在种种不同的经历体验之先就在的,是同一存在。在尘世中发生的种种知觉体验,你不被这些知觉体验所侵害吧?
Q: 是啊,我已经来到这结论。
M:
这尘世全部有魅力,吸引人的东西,此时对你来说都是正常的,普通一般的吗?你不被它们诱惑,不被侵袭?你来到这样的状态了?还是说,你依然渴求着别人的认同和恭敬,你还依然渴求着"人类行为艺术作品"的更多体验?
Q:
我可以不再死死抓着知觉体验不放了,所以我没渴求它。我无法去保持它,去保有它,但,谁知道呢,如果我发现可以凭借什么去保有它,我会的。
M: 渴求意味着,你觉得知觉体验有某种利益获得,某种发展机遇。
Q:
那知觉体验是无果的,在知觉体验的最后,所有知觉体验全都一笔勾销,全部归零;所以知觉体验,无论经历多少,也是毫无用处。
M: 那就是说,你已经看透了这尘世的所有事情,了解所有事情的真相。在最终,压倒一切的,它是什么?
Q: 压倒一切的那个,是“不可知觉的”。
M: 那有什么是首要的?根本上是什么?
Q: 在根本上,是毫无“客体对象”的。
M: 你(指想法)已经了解它啦?
Q: 不,我(指想法)并不了解它,因为它比我更为巨大。我怎么可能了解到比我更大的它?
M:
当你在经受各种各样的知觉体验时,你是否了解,从一开始就有某种主导性的普遍遍满的存在,而你对此毫无察觉?你有没有觉察到有某种比所有这一切知觉体验,还要更为巨大的某种存在?如果你已经察觉到,那么你能停留在那儿与之共处吗?或者说,依然在种种知觉体验之中穿行的是你吗?
Q:
在种种知觉体验中穿行的不是我,我当然能够停留在那儿与之共处。这就好比:当你坐在一条船上,你并不认为是“水”在动,你知道是“船”在动,但是你感知到“水”就在那儿。你不必一遍遍反复对你自己说:哦!是的,我在水面上游动。在那儿移动的,不过是表象之下的“你”在继续前进。
M: 当你经历着这一切的时候,你是否认识到这一切经历体验都是矫揉造作的,虚假不实的?你体会到什么?
Q: 我体会到,我正在经历着我本身的--自发自生的“投影”。
M:
你就没看出来,你所认识到的,那幻象,那“投影”,不是别的,只不过是源自你本身的“自性本能”对你自己本身非常微妙的“变换”?
Q: 哦,是的。
M: 当你了解这一点,你有没有隐约瞥见那“最亘古的”?那无限?
Q: 我不受“知觉体验”的局限,不是有限的“知觉体验”,或者说,不被“知觉体验上的种种局限性”所限。
M:
这世界是永远持续在变换着的,永远是新鲜的,可它只不过就是那“亘古”的种种想法,那“亘古”的把戏。所以,你的“不受条件局限”的议题在哪里呢?你否认“条件限制”的发生和存续性?
Q: 不,我不否定“条件限制”的发生和存续性,我否定它的实体真实性。
M:
设想,你有一个孩子,这孩子跑到“延巴克图”并成了国王。他依然还是你的孩子,你难道不明白?无论正在发生着什么,目击“事件正在发生”的见证者必定在那儿去宣布“它正在发生”。所有功能运转的“原型”必定在那儿去监视那“运行”,这样才能解析陈述它。
Q:
那终极目击见证,它是那“绝对存在”吗?还是说,它在知觉意识内?肯定有某种存在,它目击见证着那“变化体验”。
M:
我没谈及这目击见证者。我在告诉你“核心”,那核心,我们的原型。源自一粒“干种子”,长出一片灌木林和种子,所有这些灌木都长大了。基于那唯一的“干种子”。
那先于万物就在,观察着万物的本质本性本能是什么?那“绝对存在”。“无众生,无物,无有,无显现”的状态,非“知觉感受和体验”的状态,那独一存在,只知那里有[意识]在。那是无“我在”知觉体验的状态,非“我性状态”。
很多人会告诉你,有关你头脑心智思想的种种倾向和趋势,头脑心智的流动,在意识领域内的种种机制。也就是说,如果你这样去处理,你就会得到这样处理的结果;但是有谁告诉过你,先于“知觉意识活动”就在的状态?
“Mumukshu”是灵性探索路径上,最低一级的初学者。他已开始灵性探索,是处在起点上,而且他以“身体-心智”为自居身份。立足于“身体-心智”为我,出于身心感受上的“得失”或“增减”,他总是在极力企图去获得“种种好处,种种利益”。他遇到某位上师,上师告诉他:你不是这身体和心智,你是被显现出来的“我性状态”。“我在”,这知觉体验状态就是这显现的世界。于是他就不断体会了解。他稳固在“他自己”,发现他不是身体和心智,他是现象。到一定时候,他也会明白--我不是这“我在”,不是这“我性状态”,我不是这知觉体验,也不是意识,不是显现出的世界,“我”, 这个代词,是指向本体-那绝对存在。 唉?你怎么沉默不语了?是因为迷惑,还是因为完全断惑,而融入了寂静?
Q: 是这“我性状态”显现出超然?
M: “我性状态”,你说是什么?
Q: 知觉意识活动
M: 你了解意识吗?你目击见证着意识吗?
Q: 我不知道。
M: 那你是由什么机制给出这命名?
Q: 我所感知或者了解的全部。根据这全部的了解。
M: 谁知悉意识?
Q: 我不知道。
M: 你不知道的那个“不知”就是最先于天地万物的。
Q: 在知觉意识活动中,种种体验持续不断的在变化,可是似乎于此同时,有某种东西始终保持不变同一。
M:
因为无知,你习惯于称之为“思想神智”,但那是【知性】本身的现象显现,这“知性”是现象显现的动力。这“知性”就是现象表达方式[Mula-maya基础变幻]的源头。它是“大自在”(Mahesvara),那是无上自性本能,它的名称是“宇宙大我”(Atman)。
Q: 谁的名称?
M:
对你“我性状态”-“我在”感的---无须任何言辞的那个“单纯的知”,就是“宇宙大我”(Atman)。它是完全的活力和原动性。意识是属于[绝对存在]本身的,是它的思维能力,知晓和辨识的能力,记忆的能力,支持“我性状态”信息交互的能力。
Q: 现象显现状态---这是一种依赖于条件的状态吗?
M:
现象显现的发生或者说创建都是自然自发的,不依赖于自身之外任何条件,但一旦它自发上演了,条件依附状态就开始了。你们全都肃静起来了,不敢问问题?
Q: 之前准备好了一堆问题,可是等到你坐在这儿,这些问题就慢慢消失了。
M:
在“不知”的摇篮里,[知性]和信息就在那儿,那信息成熟完备时,这现象显现就发生了,但在“不知”之前,那基础首要的[源始原型](ancestor)就在那儿了。来自知觉体验的经历,你具有了“所知/已知”,那只是基于“不知”。首先,你不知,以“不知”为基础平台,这个认知,逐步生长“所知/已知”的过程就展开了,可那基础就只是“不知”。尽管“不知”,当信息逐步完备,就变换为“所知/已知”,并且在“所知”现象上,变得极大丰富,可对于所有已知知识的原型依然只有“不知”。在“不知”之前,就是绝对存在的“源始原型状态”。
译者注:
*ignorance:
*lack of information 无信息,无知识交互;
*uninformed(未通知的,无信息通讯的,未报告的)
*unaware(不知不觉的,浑然不知)
[原型]以“不知”为起点,懵懂无知运转变化出“所知”,因此所知的极点自然还是“不知”,这过程就是变化,就是现象,是以不二的“原型”,周而复始的运行“无知-所知-无知”的二元现象游戏。无论“已知”还是“未知”,都是变化游戏。那所有知识的原型,并非“所知”。突破“所知障”的指向,恰是“绝学,无为,什么也没做,连'什么都不做'都没做”,行为活动都是变化的现象。所有知识的原型,早就在了。绝对存在内有所有一切知识的[原型],这个原型,就是意识,它是天然的整体,它自发动态运行过程,叫做梵行。起点的现象就是“无知无明”,以无知为现象,经历一系列整体变化,显现为“所知”极大丰富,然后运行结束,又退回“不知”的原型。
借用IT术语来转换马哈拉奇的表述:源程序,一旦运行,就从“无知无明”现象为开始。逐步整体运转到“所知”极大丰富,然后程序运行结束,又归于静态。在绝对存在和它内在的原型处于休眠期时,宇宙也灭了。真实状态,没有任何现象上的“无明-无无明”。也不存在“个人业力”,因为个人业力,依附于“个体我”真实的错觉,没有任何个体的行为活动是分离在整体之外的。它只是表象上,有个体行为模式,集体行为模式。“个体轮回和解脱”的说法,只是一种还未认清真相时,对治现实苦痛感的“安慰”,特定时期的一种平复。二元现象世界的任何现象,在不同条件环境下,发生不同效果,因此任何解释都可能在某些条件环境下,有平复苦痛感的效果,也会导致苦痛的增加,个体轮回和解脱的说法,给了一些人安慰,一种系统性的抵消,同时给另一些人,一种更大的苦恼。但到了最终,它们的效果都是“0”,都归于“〇”,因为“有限个体”并不真实存在,它只在多样性宇宙的多样性变化现象内,一切变化是整体的,流变轮转现象也是全整体性的,它没有“私有”这回事。
Q: 以什么样的特征去认出一位智者?
M:
认为知识渊博,或者富有学识和判断力的人就是智者,这想法是愚蠢的。一旦某人“自以为是”的觉得他自己知识渊博,富有学识和判断力,那么他就渴望得到社会承认,期待公众的认可,他就想要某种社会地位,这是愚蠢的事情。谁是一位智者?智者他自己都不知道,也不认为他是智者,那谁去识别谁是智者?源于[究竟无为无所得],“自发地”,正时刻发生着不可数的梦幻泡影并且万事万物是如此动荡混沌。智者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智者知悉,源自“不知”,发生了“所知”,并且在这个“从不知到已知”的变化进程中,所有事件正在发生着。可因为那根本基础就是“不知”,所以他不介入,不干涉,因为他本身并不知道“他在”。智者不可能把他的“关切”集中在某一特定局部,因为他没有任何特殊“关切”。(他没有自我)
现场翻译:
马哈拉奇所说的“智者”是那终极知者---“知性”---[绝对存在],对任何事情都没有特殊特别的“关切”。“观睹”事件正在持续发生着,但他并没“观睹”。他超出所有属性,特征,特定的注意和关切。然而你,知觉意识,不可能对终极知者,那知性,那绝对存在,给与注意。它不可能“被”知觉和认知。(译者注:这就好比磅秤,它是不可能“被”它自己称量的)
Q: 马哈拉奇能目击见证他的深眠状态吗?
M: 哦,当然,我完美的见证我的深眠。
Q: 有这样的亲身感受: 所有一切事情-身体和心智-都在那儿发生着,于此同时,它们无足轻重,屁也不是。
M:
这依然还是一种知觉体验啊。体验者从体验之中超脱出来。你可以用无数种表达方式来描述体验,但是这体验者,你无法描述。
现场翻译:
马哈拉奇的意思是说,他不可能描述那绝对存在,他能够说出来的,只有显现的现象。不能说:他知道。那绝对存在就在那儿,这不是一个“知觉体验”上的问题。
M:
日常清醒状态和深眠状态,不知道那先于“清醒和深眠”的状态。知觉意识活动不知道那绝对状态,那儿没有知觉意识现象。绝对存在“知”,但这“知”不属于二元现象里的“已知/所知”的知觉体验。这“时刻当前的知觉”,它不知不觉地,自发地启动了。一旦这“时刻当前的知觉”消失,一切都没有了,一切现象同时都消失。知觉引发五种基本元素的活跃兴起。当这时刻当前的知觉消失,[你-指向绝对存在]依然在。只要这知觉还在,就利用它来调查。我被一只蝎子给蛰了,这“蛰”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我性状态”。因为你不能忍受这“我性状态”的蛰伤,你正在运行着,从一个位置状态运行到另一个位置状态。要注销掉这一“蛰”的毒性,就监视观察“我性状态”,观察你的“我在”感-“知觉”。这一“蛰”的效果是---清醒状态,睡眠状态,饥渴,欲求,等等.....。握住这“蛰”,那“知觉”本身。
Q: 束缚必然转变为解脱嘛?
M:
首先你得了解“束缚”究竟是什么。时刻监视你自己,连续不断持续24小时。一旦你清楚的了解到“你不可能是身体或者思想心智”,那么很自然的,你在彼岸!
在这一番对话之后,你发现这些言辞话语有必要吗?那句话有必要说?言语有必要吗?对于真实的灵性而言,真需要语言文字吗?
Q: 不需要。
---------------------------------------------------
中文翻译整理:心灯一盏照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