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店里开工第一天,但我真正的开工是从初五晚上开始的,即使这样,昨天也感觉有些忙乱且效率并不高,这让我反思背后的原因。
我春节假期从大年三十晚上七点开始,真正结束店里的事后,瞬间放松下来,对自己说:我要全身心陪伴家人孩子。一直到初五,基本处于放空状态,没有考虑太多工作上的事。直到初五晚上发现,假期已经过了一大半,要开始投入工作了,便开始写起2022年的一些计划,然后就是初六初七两天,一边陪孩子,一边不算高效的工作。
回顾这个假期,我发现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我以前往往将工作就是视为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如果生活中参杂工作,或者工作中参杂生活,我的潜意识会认为“不应该”!但这种“不应该”无法避免,所以它常常会对我的心理能量造成消耗!
但是,工作和家里吃完饭要洗碗没有本质的区别,它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时间上的一些片段而已,只是我总是下意识的认为,工作应该和生活分开,工作时间就是认真工作,生活时就是好好享受生活。这种想法看起来无比正确,但现实情况是极难做到完全分割开来,因为我们无法避免的要在工作时间,接到家里电话,处理家庭事务;也无法避免要在回家后,回答并解决来自同事顾客的各种问题。
当我的认知没有从潜意识认识到,二者本无区别时,就会产生生活和工作切换上的内耗,这种内耗可以将之想像成奶油手绘蛋糕时不同颜色的润染,它会导致本来清晰的颜色和图案,变得模糊,最终影响蛋糕整体效果。
而人生就像做蛋糕,我们要的不是哪一个独立细节上的极致,而是整体上的协调和好看,但是唯有细节上的认真,才能让整体协调好看,想要细节上做好,必须有对不同细节的清晰感知和整体的正确认知,这种认知需要渗透到潜意识。
所以,又回到了既要、又要的问题。
我们既要认真工作,也要安心生活,但是否认真,安心,并非是工作时完全杜绝家庭事务,或回家后完全不考虑工作安排,而是自己清晰的看到,这些都是人生修行的一部分,二者并无区别,一旦我们将之割裂开来,必然造成更大内耗和更多的补救成本。
方法不说,太多了。例如九宫格时间管理法、番茄时间管理法、计划清单、四象限法则等。方法不重要,更多是潜意识认知上的转变,做事心态才会跟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