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6—540
1、华杉曰:
华与华的两大哲学——“目的哲学”和“问题哲学”。
目的哲学,就是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始终服务于最终目的。做事之前,你要知道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有目的才知道怎么出牌。
问题哲学,就是问题即答案,我们对答案孜孜以求,但往往是没找对问题。一旦找对问题,答案就在问题背面。
虹霖:这两个哲学的落地点是:“成果物思维”和“课题循环工作法”。
2、华与华品牌三角形
3、华杉曰:
产品结构:不管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品牌,首先得有产品,产品是品牌的本源。
话语体系:有产品就一定会有产品命名,有产品定义。命名、定义和文案,就是品牌的话语体系,是品牌的文本传达。
符号系统:每个产品或品牌,都有一个感官上的体验。看着像什么样子、听上去是什么声音、触摸起来是什么触觉、闻起来是什么气味、吃进去是什么味道......这些品牌的感官信号就是它的符号系统。
虹霖:对品牌三角形的理解,可以专门梳理写成一篇文章。
4、华杉曰:
我们从哲学层面来讲,产品是物质,话语体系是意识,而符号系统则是潜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在传播上,超级符号利用的就是人的集体潜意识。
虹霖:产品是物质,话语是意识,符号是集体潜意识。
5、华杉曰:
如果我们要解决某个品牌的问题,要么就要解决产品问题,比如产品的开发、产品的推出次序;要么就是调整话语体系,调整我们对外说出来的内容,比如产品文案,广告话语等;要么就是重新设计符号系统,比如包装设计、品牌角色等。
虹霖:学习。
6、华杉曰:
品牌一定是唯心主义的,因为现有企业家的思想,然后才有的企业。
虹霖:我认同这句话,首先是自己对自己的事业有判断,有想法,然后才是实现我们的判断和想法。
7、华杉曰:
企业家是造物主,企业家用词语造物,用符号吸引顾客。
虹霖:产品,是物质。话语,是意识,符号是潜意识。品牌一定是唯心主义,先有意识,再有物质。再重复一次,先有意识,再有物质。我们卖东西,卖的是什么?第一次,我们纯粹卖的是词语、符号;第二次,因为有了体验,复购时才再考虑产品体验。很多老板没有意识到,开发新产品,重要的不仅仅是菜品研发,这个产品的词语、符号、图片,也是重中之重,因为顾客第一次买的不是产品,是词语和符号。这也叫词语、符号让产品得以显现。
8、华杉曰:
企业内部是经营活动,企业外部全是品牌,企业为大众所知的所有信息都是品牌。
虹霖:企业为大众所知的所有信息都是品牌。
9、华杉曰:
我们服务的所有客户,不管是什么行业,不管服务这个客户多久,其实每年都是不断地回道这个品牌三角形的两翼中。我们在不断地持续改善它的产品结构、话语体系和符号系统,直到这个体系完整了。
虹霖:选题《理解品牌三角形》,这个内容要细细梳理,对虹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