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生活在偏远的山区,整个县城没有一个书店,唯一阅读的渠道是父亲订购的报纸。
那时我家住在邮局隔壁,邮局的人与父亲关系甚好。每年单位任务下来,第一个来找父亲聊天、喝茶。
之后不久,我们家便会每个月陆续送来《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华商报》等。
母亲很喜欢把我看过的报纸整理起来,卖给收废品的人。我的阅读习惯也是在那种报纸满天飞的环境里逐渐养成的。
离开县城的时候,我才上初二。因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加上对农村教育体制的失望,便彻底选择了转学。
到了学校,我没有被城市的高楼林立吸引,反而对学校旁边一个堆满书籍的书店很有兴趣。
那会儿我们不早恋,身边每天也没有亲人陪伴,同学似乎都不太喜欢这个每天中午匆匆吃一碗炸酱面,之后两个小时几乎都站在书店看书的乡下妹。
我看过很多年的《读者》《随感》《意林》《花火》。看多了便自己写。初三开始第一部长篇小说《纯真年代》的创作,写了六万多字,却最终因为学习太渣,被老师以补课为由制止而中途夭折了。后来,尝试继续去写,也没有了那个心境。
工作初期,我在北方的一个山沟里修路,竟然很长一段时间不再买书。
至今都觉得幸运的是老许的出现。他是“一往情深”的老板,我长期在那里上网,他跟我聊天,加了我好友。后来他发现我喜欢写作,便经常送我书,他说,我觉得你应该多看书。
生命中收到最多的礼物就是书。工作两年回到了省会城市西安,首次见到了西安的新华书店,整整五层楼高,每一层、每个角落都放着书。很多人,都坐在地上,认真捧书阅读。读书的氛围吸引我经常到这里买书,看书。
2010年,我离开西安,去了外地工作。回到西安,第一站到的便是书店。可是这里并不是我想象的翻修了,而是更旧,更破了。更重要的是书店缩水了。原本摆放文化名著的架子不知道被移去了哪里,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早教机、玩具、书包、电脑桌……
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壮。寻找了半天,在书店安全出口处看到了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籍。听旁边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别在书店买,要买就去网上买,何况现在网上也有免费电子版。另一个人似乎也很赞同,转了转空手走了。
我看着那本定价35元的书,想着那些拿着苹果6s,吃着15块钱汉堡包,喝着32块
钱星巴克的人,却不愿意照顾比当当网贵3块钱的实体书店生意。
其实身边经常有朋友说,别在书店买,太贵了,还是网上便宜,可是能贵多少呢?如果一本书在实体店比网上贵5块,我也还是选择在书店买,因为我觉得如果省下这5块,新华书店为了生存就必须分包地方给其他产品,书店缩水,意味着这个城市逐渐失去文化气息。
今天看到一个朋友在武汉开了一间名为“最好的时光”的书店。200多平方米的书店,放着一家黑色钢琴,中央大厅是一个咖啡吧台。四周是整齐竖立的大书架,还有陈列桌。
我心想,假如,西安也有这样的书店该多好,可以坐下来喝咖啡,也可以两个人相约在一起看书,为什么非要坐在茶楼聊天,酒吧聊天,咖啡馆聊天呢?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阅读,让你喝咖啡,也让你修养心灵。那就是“最好的时光”这样的书吧。
如今有人说,手机成了一个银行的自助提款机,其实不只这些,手机也成了一个百科全书,成了电子报纸,成了杂志,成了商场,可是手机唯独把人与书籍用一堵无形的墙隔开了。它让人们每天可以在3分钟之内知晓天下事,也可以让人们放弃坚持10年的阅读习惯。
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取代了书籍。有人舍得花6000多元买苹果6s,你舍得花36元买一本书吗?
为什么,我们愿意在“天猫”里一待就是一天,也不愿意去书店半小时?回忆儿时,父亲为了给我买第一本作文书,我们几经倒车,自己县城没书店,还特意跑去了临县,花费了近一天时间,才买了一本书。那时书籍,不是用来看的,而是背,是抄写的。如今我自己带写作培训班,我经常会让学生去抄写,如果上叙事散文课,那他们就要抄写叙事散文的概念,叙事散文里的经典代表作品。如果讲抒情散文,就抄写抒情散文概念,还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为了文章的优美,我甚至推荐他们抄写唐诗宋词。
我的新书开始预售中,尽管平时阅读我公众号文章的人很多,可是真正肯给自己投资36元,买一本作者签名书的人,却大大缩水。
抄写?我从小就开始抄写课文了,我们的学生时代,每一篇文章都是背的。所以我们有很好的写作基础。可是现在的人呢?是否在写作路上还能吃得了看书、抄书的苦?可是想一想,还是很怀念那种到处洋溢书香味的时代,没有学习机,没有电脑,不用手机,书本就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我们可以在这样的精神世界,幸福遨游。
沉香红: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书海小说网签约作家豆瓣专栏作者,出版作品:《苍凉了绿》、《做自己的豪门》新浪微博:沉香红 微信公众号:沉香红 微信号:cxh327 曾因21岁游走非洲安哥拉国家,被媒体亲切誉为“陕西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