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前任攻略3,主角着实属于“自愿失恋”。
两个人都不愿意彼此各退一步,都没有达到对方在自己内心的标准。
想引入五月天《倔强》里面的一句歌词“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握紧双手绝对不放”。不放的就是所谓的面子。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引入“自愿失业”这一话题。
很明显,“自愿失业”是同“非自愿失业”相对应的。
这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工人不接受现行的工资,或者比现行的工资稍低而出现的失业现象。
其实大学生对于职业没有长远规划,很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现象。
职业规划大多等快要毕业了,才不紧不慢的开始。早就知道未来想要做什么的,已经甩这些人一波了。
如果倒着推,你想要干一个岗位,有没有了解岗位需要的条件,并且提早准备。
这样说着太轻易,难就在于,专业的岗位细分太多,很多人无从下手,只能人云亦云。
眼高手低并不仅是学生的锅,还有体制的不完善。
大学生数量庞大,教育跟不上社会需求。假设从小学开始就给学生灌输职业理念,也许叛逆就能少一些。
举一个例子,从小被问,你的理想是什么。当小孩子讲完,大人总会说一句,你要好好学习,以后就能美梦成真了。
如果在这个理想的基础上,对小朋友灌输要从事这个职业,你需要准备一些什么的话,结果就能更好一些了。
可以说,当代青年人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因为父母早打好了一片江山。
但可惜的是,学生少了那些父母时代的动手能力,就是好的得到物质的条件。
上一个时代的人基础工作已经饱和,这个时代就要加强理论,系统化学识。
为的是在饱和的基础上开劈新的天地,要不就是接父母时代的班。
但事实上,科技的发展趋势是淘汰最基本。
创新了的行业几年也不会出几个,新兴行业也不怎么受待见。
过去行业的将被淘汰,在长辈看来,是为稳定。
现今涌现被看好的行业,又成了不务正业。
所以人们在左右摇摆中无法是从。
如果选了旧的,没有出路。选了新的,不受人待见,毕竟面子社会,走亲戚被问到职业都没有人听过,谁管你是否赚了多少。
假设赚的多,同样被钉在了社会地位不高的那一路上。
思考是个好东西,能完全脱离他人的影响。但往往成了摇摆不定的根源。
在意什么更多,就选什么。
这样看来两辈人对于工作的不通点就在这里——信息接收的不对等。
就好比你无法说服不使用互联网的父母能够了解你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前景。
如果两代人都能相互体谅对方一些,把着力点放在专业的领域上,少一点地位对比,或许能好很多。
毕竟结果当道的社会,人们很少在意你是如何发家致富,只在意你是否发家致富,并且能否帮他一帮。
帮不上的话,就是社会地位低下了。要不人家说,权利大过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