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带旅旅在小区里玩,正巧碰到邻居也带着孩子在那里。
见到阿姨,旅旅忙不迭失地奉上热情的招呼:“阿~姨~”。一岁半的旅旅,就在这几天突然开了窍,嘴里一下子冒出许多词,每每见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主动堆起谄笑,急于展示自己的新技能。
邻居当然很高兴,也热情地回应着旅旅。接着,话锋一转,指着自家的小朋友说,他比旅旅还大,可就是不开口,然后开始催促起孩子叫我阿姨,顺嘴说了句,“你不叫阿姨,阿姨就不喜欢你了哦”。
我当然不会因为孩子不叫阿姨,就真的不喜欢她了,于是赶紧表白,表示“阿姨一直喜欢你”。
随着小朋友玩乐了起来,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但这件小事一直在我脑子里打转,来说说这件小事吧。
02.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很多妈妈都发现,小家伙不如小时候,那么听话好“控制”了。特别是,有些时候,你让孩子往东,孩子却偏偏往西,真让我们头疼呢。这时,为了让孩子顺从我们的意志,偶尔,甚至经常,会使用起“威胁”的伎俩。
举个例子:
——早晨起床,看着宝宝的小脸,爱由心生亲他一口,而后也想让他亲亲自己,可小家伙就是不买帐,使出杀手锏,“快点亲妈妈啦,不然妈妈不爱宝宝了噢”。
在小区散步,眼看到饭点儿了,可孩子就是赖着不肯回家,妈妈大步流星,佯装要走,顺带一句“你再不走妈妈就走了啊,妈妈不要你了啊”。
孩子生气了,在地上撒泼打滚,爸爸气急败坏,训斥他,“你这样不是好孩子,是个捣蛋鬼,捣蛋鬼没人爱!快起来!”
这种“威胁”对于小宝宝特别奏效,往往话一出口,孩子就束手就擒,乖乖听话,你让干啥就干啥。可是,我们不能得意的太早,有没有细想过,令孩子转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没错,就是那种被爱遗弃的恐惧!
小孩子都单纯的紧,爸爸妈妈的话他们笃定地信任。你们说不爱他了、不要他了,管你真的假的,对孩子来说,可不一箭中的,一下子就勾起他们内心的恐惧。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小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是最害怕爸爸妈妈离开,最害怕失去爸爸妈妈的爱么?
03.
美国医学家、教育学家西尔斯博士夫妇,曾指出,人生的最初几年,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孩子必须经历过被照料人无条件关爱,在内心确定有人值得一直依赖、信赖,未来才能成长为一个有安全感、独立的人。
小婴儿尚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吃喝拉撒都依赖别人,获取照料人全心全意的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类生存的本能。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逐渐学会自己走路、自己吃饭、自己穿衣,具备生活的技能,但是获取周围人的友善和喜欢,特别是来自爸爸妈妈的爱,仍然是他们内心最重要的心理需求之一。
有心理学研究指出,童年对是否能够获取他人关爱能力的确信,是决定未来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石。一个人从内心肯定自己值得被爱,才有底气真正地做自己。
04.
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文章开头提到的句型:
你不怎样怎样,妈妈/爸爸/……就不爱你了、不要你了、走了。
很明显,这种威胁,实际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孩子会觉得,只有我做了爸爸妈妈让我做的事情,他们才爱我。
如果孩子总是因为害怕失去父母的爱,被迫听从父母、甚至讨好父母,长期被一种有条件的爱所勒索,你想想,长大后他会怎样呢?
会不会有一种可能,因为害怕失去周围普通人的喜欢,从而讨好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始终不自信,失去自我。
可能每名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待都有所不同,但我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勇敢做自己的人,拥有感知被爱和幸福的能力,是每名父母都乐于见到的。为人父母,我们希冀给予孩子我们能给到的最好的照料和教育,可有没有想过,我们最重要的职责,是给孩子的心里种下被爱的种子!
有时候,一句话的改变,就有那么大的魔力。在日常生活里,亲爱的,以后一定要少说、不说“威胁不爱”的话呀。
特别是,你其实是那么的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