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看电影都去影院看了,我几乎没有再见过露天电影。
记得小的时候,如果听说今天是要放电影,那么那天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吃晚饭,把一切收拾的停停当当,等着好去看电影。
那时物质比较匮乏,电视机并不是家家都有,放电影对一个村来说,可谓是一件大事情,是要按这一个村的摊派提留上交情况来定。若是上交情况不够乐观,便不在你们村子里面放映。若是情况好,还会多放映机场。
因而村子里面放不放电影也成了面子问题,要不什么时候你走在路上,其他村里的人问道,你们村今年放电影吗,放了几场。你说一场也没有,那是很尴尬的一件事情,如同问你,你家孩子考了多少分,得奖没,得了几个奖,是一样的道理。
放电影的场所多选在空旷地带,至少是可以容纳百人的,多在整个村的晒谷场上。很多忙停当的村民便会早早的带着板凳赶过来,抢占好的观看位置,有的是长板凳,有的是椅子,自制的小板凳,竹板凳,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千奇百怪应有尽有,农村人嘛,比较实在,大多是自己做的,好用就行,放眼望去很是壮观。
放映前会先支好幕布,找村子里的小伙子把四个角系在电线杆上或是树上,要高一点,系矮了后面来的站着的人就看不到了。然后放映员架好放映机,只等时间到来。几乎是所有的孩子都羡慕放映员这个工作,天天可以看电影,肯定特别开心,哪里知道他们的苦与不易。跑南跑北,只为一口饭吃。
大家坐在场地中抽着烟,有一搭没一搭的唠着嗑,难得的放松娱乐时间。也有精明的小商贩前来兜售些糖果瓜子花生,挣些小钱。
夜幕降临后就真正的热闹起来,老少爷们都来了,孩子们最是兴奋,盼啊盼的总算是要放了。围着放映场疯啊闹啊,大人们也由着他们去,难得这么高兴。
放映的片子有时候在老电影频道还可以看到,如地道战,刘三姐,白毛女,沙家浜等等,放映时出奇的安静,大家都在聚精会神的看,只见前方乌泱泱的一片脑袋,盯着一块布。
两个小时左右,放映完毕,意犹未尽,起哄到再放一场再放一场,放映员最常用的伎俩就是说明天,明天再放,不过明天一般就跑到其他村子里去了。毕竟是起哄,也不强求,拿好板凳,抱起孩子,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