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焦虑深深根植在人们的心中,所以孩子教育也变成了一个快节奏的事情,很少有家长能够静下来等待孩子按自己的节奏成长。
“快点起床了,上学要迟到了”
“快点吃,饭都凉掉了”
“快点睡觉啦,明天起不来了”
“作业怎么还没有做好啊”
“你看你,出门都说了20分钟了,你到现在衣服都没穿好。”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
每天,家长都要和孩子说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家长都会催一下孩子。
因为父母总会觉得孩子太磨蹭了......
01
孩子的磨蹭,通常会让父母伤透脑筋。
我有一位朋友,每天都在和孩子进行一场催促大战。
吃饭的时候,孩子总是东张西望,朋友很生气,一拍桌子,“别看了,快把饭吃了,不然饭要凉了。”
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朋友看到孩子很久也没写完,她也总是催:“怎么写这么久啊?”
等到孩子拿回一张低分试卷,她就唉声叹气,说:“什么时候你才能考到100分呢?”,然后就每天把孩子按在书桌前学习,并对孩子千叮万嘱:“这一次你一定要拿100分。”
相信这些话家长都很熟悉,可能自己也曾这样催促孩子做事情,可是家长却忽略了催促教育可能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我们却常常不去深究孩子磨蹭的原因,而是简单粗暴地把这归结于孩子是故意拖拉,和家长唱反调。
心理学上,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会站在成人的视角,认为孩子太磨蹭,打乱了我们的节奏,总想催促他们快一点、再快一点。
殊不知,真正被打乱节奏的是孩子。
02
总是催促,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危害!
日本精神科医师水岛广子指出,父母不断地说“快一点”,会对孩子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而在心理学上,3-6岁的孩子正处在敏感期,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按“加速键”会打乱孩子自己的节奏。
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早熟、易烦躁、耐性差等特征,在父母的催促下,会过早地成为“小大人”。
也有一些孩子表现为反应迟缓、缺少责任心等特点,甚至容易在父母的持续否定中失去自信。
这孩子都很容易失去自我,长大后变得没有主见。
一位知名心理专家也曾说:“父母过多地催促孩子,通常是因为自身的焦虑。”
当父母无法消化这些焦虑,将他们过多地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这不但影响亲子关系,而且还会破坏孩子的钝感力,让孩子变得焦虑、自卑而敏感。
而懂得放慢节奏,慢养孩子的父母,反而时常在孩子身上收获意外之喜。
耐心的妈妈才能培养出,做事有条理,平和而又快乐的孩子。
有耐心的父母,收获的也是有耐心的孩子。
等一等孩子,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03
请尊重孩子,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面对孩子的磨蹭,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总是催促,因为这几乎没什么用,还有可能打乱孩子的节奏。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收获一个能量满格的孩子呢?
1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让他们尊崇自己的内心秩序,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做作业。
比如,孩子穿鞋这件事,我们总是认为与其让孩子慢悠悠地浪费时间,不如自己替孩子“又快又好”地完成。
我们只注重了结果,却打乱了孩子的节奏,让他失去了尝试的机会。
孩子的“慢”,并不代表停滞不前,他们其实一直在前行,只是需要时间积蓄能量,打好基础。
父母只需要多给孩子一点耐心,等一等,他们会做得越来越好。
2教会孩子时间管理
孩子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当他们磨蹭时,正是教他们管理时间的好机会
比如,起床时告诉孩子,“最晚七点二十要出发,否则上学会迟到。”
当孩子磨蹭开小差时,清楚地告诉她,“宝贝,你慢点没关系,但如果因此迟到,你需要接受这个事实。”
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更坚定,允许孩子磨蹭,一旦迟到,让他明白会产生的后果并自己承担。
如此一次、两次后,孩子就会慢慢地有时间概念,他会意识到,早晨上学这事真的是要靠自己。
为了不迟到,他会慢慢地加速,在预定的时间完成该完成的,,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
3做“慢半拍”父母
当孩子在一只猫咪、一扇落地窗,甚至一滩积水旁流连忘返的时候,我们常常难以理解,这哪里值得浪费一上午的时间?
这些在我们看来无聊的事情、重复的游戏,实际都是孩子特定阶段的一种专注力与学习力的成长。
何不做“慢半拍”父母,放慢脚步,陪孩子去感知这些让他们着迷的事物。
成长本就是一件缓慢的事情。
孩子,是慢慢养大的,为人父母要放慢脚步,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多姿多彩。
想要孩子不磨蹭,就告诉孩子,“慢点来,才稳当”,学着做“慢一点”父母,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