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研讨会》之八:
思考从阅读论文开始
浙江省武义县实验小学 程 露
在北京回武义的高铁上,七个多小时的路程,早就做好了阅读的打算。仅阅读了第一编的20篇论文就花了两个多小时,没有快速阅读的本领,且总会看几篇就需要停下来消化一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喜欢用思维图的方式来阅读,方便于自己理清思路,更因为有助于自己再次翻看时对文本框架的理解。
在阅读后的30分钟内,我将20篇论文的整体框架都整理了出来。
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有少部分文章不像论文
我想一篇论文必须提出一个中心的论点,再通过一些论据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或是呈现在论证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然而在20篇中有两篇文稿更像是随笔,虽有自己的观点,但没有呈现的条理性且字数上也存在过少的问题。我自己也爱写随笔,作为一线班主任,实践的故事真的是非常丰富,但是不是我们的活动,我们的研究丰富多元就够了。记得在上周市智慧班主任评比时,一位评委对我说:“程老师,你做了很多,写了很多,实属难得,但是我们在整理时,一定要有科学性,结合的理论要有针对性。”其实这就告诉我们,我们的实践是需要理论支撑的,而如此主题鲜明的专题研讨论文更需要体验这一点。
二、有部分文章存在结构不合理的情况
一三结构是比较合理,一个论点,三点论据。还是有不少论文在论据的呈现上缺乏思考,同一篇论文内的论据还需要调整,再思考其间的逻辑关系。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需要更理性化,需要数据,需要科学化的论证过程,不能只谈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更需要用科学的方式解读其真正的实效。
三、文章内的格式与错处还是比较多
不知是不是在后期编排的过程中出了问题,有一大部分的文章出现了漏字、错字以及格式不正确的问题,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也不够规范,还有大部分的文章都没有参考文献的注明。记得在参与上海某校论文修改的过程中,李教授总是提醒我们,一定要注意格式的正确,一定要确保没有错别字,一个标点一个字都得反复核对。李教授称自己是“强迫症”,但我却觉得是一种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
当然,这20篇论文都呈现了自己的研究,可学性极高。班级建设如何与学科教学融通,本就是一条需要走出自己独特性的道路,我们在不断尝试、反思、改变、提升的循环反复中不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正如陆燕琴老师所说:从“基于班级活动”的学科渗透,到“基于班级整体建设”的学科整合,到现在的“基于真实的生活和成长”的多领域融通,理论指引实践,实践又促成新的理论,我们走出的是一条“理论和实践”双向共生的变革之路。[1]又如刘茜老师所谈到的:学生的学科学习,也需要借助班级建设的力量,实现综合化、生活化,进而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意识与能力。[2]
我更觉得“融通”需要老师对全学科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甚至是熟悉,当学生参与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引发相关的思考,让学生有意识地感受学科与班级建设的融通与整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与拼凑,真正从渗透走向“融通”。
参考文献:
[1]陆燕琴.“新基础教育”班队建设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之路.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共生体“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学生发展”第五次现场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8.5.
[2]刘茜.让班级建设和学科学习的融通性走向生态化.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共生体“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学生发展”第五次现场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