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有机缘邀请父母效能准讲师美霞老师到立沙新区做社区公益工作,于是也邀请了启航班的家长们参加。我也写下了自己的感想,并且作为家长信发给启航班。
03启航班家长信:爱,在言语间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昨晚邀请大家来参与亲子沟通的讲座,我也全程聆听,也做了不少笔记,有好些感受想跟大家再分享一下,同时没有参与讲座的家长也可以思考一下。
主讲张老师于我亦师亦友,我们都亲昵地呼她美霞。美霞小孩七岁二年级了,她曾经是幼儿园园长,后来做了全职妈妈,在最焦虑痛苦的时候,她走上了成长的道路,跟随新版《P.E.T父母效能训练》一书翻译者琼林老师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效能的妈妈。
三四年的时间,美霞除了研修父母效能,还学习成为亲子咨询师,在与家长们分享中又得到成长。我跟美霞的结识也源于琼林老师,参加完父母效能的工作坊学习后,我仍然觉得好些方法无从下手,于是继续参加美霞主持的读书会,美霞带领我们一同研读《P.E.T父母效能训练》一书,分享她的读书心得,同时在倾听我们的育儿或夫妻问题时,给予中肯的分析。
一般学术型的讲师,说很多高大上的理论却不见得真正理解“民间疾苦”,美霞真正是从困苦的冲突中走过来的,她是追求自我成长的妈妈代言人。社区有意举办心理讲座,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她最适合,于是推荐她来分享。
亲子沟通是需要学习的,而且是一项艰巨而庞大的学习工程,事关对原生家庭养育的理解,对自身的接纳,对孩子的理解,夫妻关系的修通等等……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任何问题。一个讲座,也只是启发大家去觉察,有一点点感受,提醒自己需要学习。在讲座过程中,投入了多少心力,便有多少的回报。
于我,我专业学习心理学已经十年了,这一年开始研究父母效能、亲子沟通,所以听此类讲座比较容易理解,而第一次接触这个话题的家长,可能一下子比较难打破固定思维。所以我也分享自己的十点感受,希望让您更明白“爱,在言语间”:
1.孩子的未来不可想象。
开始的时候因为设备问题,我们观看了无声版的视频《未来扑面而来——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大家可以在爱奇艺等视频平台收看,听听解说。
这个视频告诉我们,目前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尚且不足以应付现在瞬息千变万化的世界,更何况未来呢?孩子所生活是未来是我们不能想象的。如果用我们仅有的还是从前的学习经验去指导孩子,孩子将会落后几十年。
怎么办?第一,学习、学习还是学习,只有永远在学习的路上,才不会被世界抛弃。第二,孩子不是父母的复制品,他是独立的存在,孩子有自己的路,如果想引领他前进,恐怕还要先成为榜样。第三,切忌以为自己就比孩子高超,今天可能还能操控孩子,难道能操控一辈子?谁都只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观察、思考再提问,没有万试万灵的方法。
在前几天联系美霞来做讲座,她就不断地追问我这里的家长主要困惑是什么,家长有怎样的需求。我只说了一些,因为我也不算了解这个社区的家长,所以并不能细致道出。讲座第二个环节她就亲自询问家长。吧啦吧啦,家长们们说了10个问题,来去差不多:孩子封闭自己,抗拒跟家长说话;不愿意外出活动,只呆在家里、房里看电视、打游戏; 做事、作业拖拉;不爱学习;不爱阅读;撒谎;爱顶嘴;叛逆;不听管教……
说得很爽!抛了很多问题,总想有人能像算命先生那样给我们指点迷津,真的是渴求神仙打救。问题是很容易提的,可是答案,却不是别人能给的。
我们三年级语文书里有篇课文《奇怪的大石头》,里面说李四光很会提问题,我教学生分析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先说自己看见什么,然后说想到什么,过程就是自己的思考和推理,最后才提出疑问,希望老师答疑。
各位家长的提问有这个过程吗?我们希求牛人给我们“下药”治病,却很少自己观察、推理,算不上疑问呢!没有疑,张嘴就求解决办法。就像我们生病了去看医生,说:医生,我得了感冒,你给我开药吧!哪有医生不经望闻问切、仅凭病人自己判断的病症就开药的呢?您会相信这样的医生?况且,不探讨生病的原因,而总想搞定生病的症状,治标不治本吧。孩子的任何问题,先问问自己:为什么孩子会这样?是谁教会孩子这个行为?
没有万能的药,没有万试万灵的搞定孩子的方法。我们总以为孩子的偏差行为就是孩子的过错,其实,除去基因原因,神经未发育成熟原因,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习得的,也就是从家庭、社会学习而来。
没有无缘无故而来的“坏习惯”。观察孩子的日常语言与行为,观察自己说过的话和做过的行为,答案就在里面。
3.蹲下,看见。
家长提了众多“问题”。美霞暂不解答,先做静心练习。“静观自己的能力才有能力看见自己的孩子。”
什么是看见孩子?往往孩子出现问题时候,我们总盯着行为、问题,马上贴标签,然后总想把问题解决,搞定孩子。然而却总徒劳。
我们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观察,思考。我想要什么?孩子想要什么?
我是想要孩子不烦我,还是想要孩子能良好地成长?我的苦恼真的是为孩子好还是基于自己的情绪?
美霞让我们做AB扮演游戏:A演孩子,说自己明天不想上学;B是父母,要用自己惯常的方式去应对。A蹲下,B高高在上,一下子就呈现出地位的差别。有的父母马上就凶孩子,有的好说歹说,讲道理“不上学以后就不认字,没工作……”。估计是父母说得多,孩子抗争得多。可能搞定了孩子,也可能被孩子搞定了。
有一位家长最后说,好像需要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是的,不想上学的原因比不上学这个事情重要得多。如果能倾听出孩子的真实需求,明白为什么,就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注意,我们是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我们要解决孩子出现不符合我们需求的行为。
任何问题,都在提示我们:孩子面临困境,需要帮助。
在孩子面前,父母的膝盖并不高贵,蹲下来,平等对待孩子,倾听孩子。《P.E.T父母效能训练》中还有一句话,把孩子当成是客户那样来聆听,真正探知客户的需求,才能做到让客户满意的服务。这么一说,似乎我们都用了蒙骗、恐吓、威胁、引诱等等手段让我们的“客户”取信我们,也许成功一时,却总会败露出我们的虚假。
P.E.T说没有效能的父母很容易会被孩子解雇,也就是出现抗拒、隔断交往的情况。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孩子便清楚虚假父母的把戏。
蹲下,做真实的父母,表达真实的自己,去看见真实的孩子。
4.孩子是我们的创造。
我们述说孩子种种过错时,说得那么爽,殊不知,可笑的并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为孩子承担责任的不只是孩子,更是我们父母。
美霞展示了多个新闻案例,白银案、马加爵等等,新闻天天播,轻者偷窥癖,内衣贼,重者强奸犯、凶杀案,虐待运物都是轻了,还有虐待孩子、虐待伴侣和父母的。所有行为,是谁教会他的?最根本还是在家庭中习得的处事方式,以暴制暴,我们认为不爽就可以使用武力,施暴是我们唯一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也学会了。我们对孩子做的任何评价,孩子也十足地学会这样评价自己和他人。孩子在我们的眼中是恶魔,孩子在自己的眼中也会成为恶魔,别人皆是。父母口中的世界黑暗恐怖,孩子也会同样评价。
有些老人家被孩子疏远、埋怨甚至虐待,我们好像只会批评孩子不守孝,然而事有终始,物有本末,佛家说种善恩得善果,父母在孩子年幼时种下恶恩,年长后便收获恶果吧。爱,要以正确方式表达,才会被孩子感知为爱。一切以爱之名所施的暴行,终归只是暴行,不是爱。
孩子,是我们的创造,我们给予了他身体,更养育了他的灵魂。真正给了爱,孩子便能学会爱。
5.“传家宝”
家长的脸孔,我都会有熟悉感,经常一眼就知道是哪个孩子的父母。孩子从我们身上遗传了相似的基因,同样,也得到很多“传家宝”,优点、缺点,一并体现在孩子身上。人们也能从轻易判断,那就是谁家的孩子,他们一家人都那个样子。龙生龙,凤生凤,是宿命吗?一半对,一半错,有方法的家长,能把优点尽量发挥,没有方法的家长,能把缺点尽量放大。
我们为什么看到孩子身上满是毛病?因为我们也是接受满满的差评长大的,我们父母也总批评我们这儿那儿做不好,极少得到好评。这份“谦虚”简直杀人于无形,不得不说这该是我们中国人的漏习。
我们满嘴的差评都源于我们对自身的不满,没有活成父母口中说得那么完美,我们总是做得不够好,永远都不够好。我们看不见自己的努力,总在为看不到的目标痛苦。这是一项要命的“传家宝”,我们没有发现的话,又将传给孩子。谁都认为自己不够好,终其一生都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努力达到别人认为的好,做到了,还不幸福,做不到,还可能厌倦和放弃人生。
6.管住嘴,迈开腿
“传家宝”可能是暴力行为,也可能是暴力语言。我们轻易就出口的:笨死了!烦死了!懒死了!讨厌死了!调皮死了!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不做作业,我就告诉老师!
那些厌烦、不满、威胁的话语我们为什么会轻易说出来?不就是因为我们父母唠叨了几十年吗?如果我们学不会这种方式,那真“对不住”爸妈几十年的辛勤批评呀!孩子有因为我们这种辛勤“教育”而改过自新、积极向上么?恐怕只会越来越糟。语言的暴力是无形的,有时候比身体暴力更可怕。
如果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做更好,首先要做到闭上嘴巴,停止伤害的语言。“孩子做你做的,不做你说的。”
美霞让我们体验手口不一的游戏。明明听到指令,但是看到相反的动作,我们身体不由得就会有样学样。孩子不是这样重复我们的动作吗?我们口口声声让孩子去学习,手中却拿着手机,眼中舍不得离开屏幕。我们口口声声让孩子多交朋友,自己却没有跟朋友去玩乐。孩子,就是我们镜子。我在镜子中是天使还是恶魔?
美霞用一个多小时,不断地重复:爱,从说好每一句话开始。不懂如何说好话,就先闭上嘴巴,听听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听听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思考孩子的行为从何而来,我可以做什么,这才是搞掂孩子的妙招。
7.理念与方法
美霞接受了正统的P.E.T父母效能训练,比如“谁处在问题区”“分清界限”“积极聆听”“表达感受”等等都是P.E.T的理念和方法,有效沟通是有模式的,像公式一样,用这种模式更能表达清楚自己和理解他人。比如我们表达不满,应该说自己看到的具体的行为或事件,再说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影响。这样的模式说话,别人才能听清你想表达什么。这些都在《P.E.T父母效能训练》一书中阐述,但是很多字面的意思真不是我们一下子就看得懂,需要多看多听多思考,投入了才能抵抗那些我们赖以生活了几十年的理念,抵抗,然后改变,塑造更好生活的自己。
社区和事佬心理项目已经开通了讲座和咨询服务,还制作了《让亲子沟通高效而简单》等宣传小册子,上面有一些基本的理念和书目,多多阅读,多多参与活动,迈出一步,学习做一个有效的父母。
微信公众号还推荐武志红、爱Growing工作室和爱读童书妈妈小莉,上面有无数优秀的文章,潜心阅读,会有很多启发。
资讯世界实在太便捷,知识好像变得很廉价,我还是要说:付出才会有收获。不管是收费的课程还是免费的讲座,我们思考了,才能创造价值,不带思考,只求什么搞定孩子的方法,确实不会有神仙能帮你。
最简单的,每天坚持深度阅读一篇成长或亲子的短文,好好思考短文与自己的关系,学习用一种区别于以往的的眼光去看自己的生活,看见自己,看见孩子。
8.爱,在言语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语言用得好是救人宝刀,用不好就是杀人利剑。光有爱是不够的,好的父母需要技巧,语言的技巧尤为关键,还说不出好话,先停止伤害的语言,或者,带着觉知去犯错,先知道自己可能在犯错,多思考,深深地感受过自己语言带来的恶果,就能狠狠地改变自己。寒假的时候我被《非暴力沟通》的理念震憾了,是什么蒙蔽了爱?就是错误的表达方式,暴力的语言传达的是恶,而不是爱。亲子沟通,好好说话为本。
9.父母不需要被指责,只需要受训练。
我以前经常抱怨家长没有教好孩子,没有管孩子。然后自己做妈妈了,发现事实上人人都在努力,谁都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努力着,我们身上的“传家宝”包括价值观、世界观,主观的判断,固定的思维和语言模式,太多了,很多时候根本不为我们自身察觉和不受控制。我们被“传家宝“操控去对待孩子,自己都不自知,怎么算得上错呢?
我接解P.E.T父母效能训练后,也深深地改变了对父母的认识,父母是人不是神,父母需要的是受训练受指导而不是受指责,没有谁是高人一等,没有谁比谁优越。
我们邀请亲子咨询师来开讲座,或者我自己做讲座和写信,都只是抱着分享的心态,能给你们一点启发,就心满意足。美霞说,只要能对一个家长有点影响,就有动力去推动亲子沟通,她说自己并不是老师,只是一个分享者。
作为家长的您,也请记得,你不必担受指责,如果有困惑,你需要的是指导而已。走上学习的路,走上成长自己的路。
10.阅读,播下幸福的种子。
心理学并不是搞定谁,而是助人自助。心理援助服务只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去发现,或者掌握发现的技巧,学会用另一种眼光看看自己,决不是“医治”谁的毛病或问题。
家长们会希望我跟孩子谈谈话,老师的话像圣旨,孩子一般会照做。然而老师说话孩子会听从,那必定是老师说到了孩子的心砍上,说到心砍上就是魔力。家长何不自己学一学这种本领?
也有同样的话,却对某些孩子毫无作用。因为他已经封闭了接受外界信息的通路,请拷问自己,是谁让孩子抗拒世界?
单凭几句话就让孩子爱上学习,不拖拉?我也没有这本事。有谁跟您谈几句话,能令你马上改变几十年的习惯吗?如果几句话就奏效,怎么对得起几年、几十年的养育啊!
别相信“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谎言,能听懂一席话,必定是有十年读书思考的基础。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觉察能力能从广泛阅读中培养。
因为种种原因,我现在主要是教语文,但我仍以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去做事,教学。心理咨询与辅导是费时费力的,而阅读能让孩子和家长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觉察能力,能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我认为比心理咨询更有作用。
阅读,能播下幸福的种子,浸润在优美语言环境中的学生,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觉察自己和他人的能力,阅读能给孩子一个不同于自身处境的世界,让孩子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有阅读的能力,假若遇上困难,也懂得书本能找到基本的答案。阅读,不只是学语文的需要,更是心理发展的需要。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焦头烂额的时候,翻翻书,便掌握了众人的经验,有了知识的储备就能减轻焦虑。问题出现,就是学习与成长的机会,阅读便是捷径。懂,便不是困难。
回到讲座之初大家提出的孩子的种种问题,除了问问自己原因,更要问问书本原因,书里都有答案。
阅读,播下幸福的种子,成长的路上有各种风雨考验,种子饱满了,总能萌发,不惧风雨,茁壮成长。用阳光般的言语去滋润孩子的心灵,爱,在你我的言语间,爱,在字里行间。
冯老师
2016年9月25日星期日
半年过去,现在看来,也被自己的思考感动,我也需要不断回顾与更新,让爱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