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在学习中……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
备抵账户亦称“抵减账户”。它是作为被调整对象原始数额的抵减项目,以确定被调整对象实有数额而确立的账户。
通常企业会有一定数量的应收款,记录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而时间一长,这些应收账款有的就收不回来了,于是设立一个单独的栏目叫做“坏账准备”用来标记可能产生坏账的数额。
而这个数额如何确定?方式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账龄分析法,另一种是单项计提法。以下以美的集团2015年财报为例。
计提的坏账即坏账准备需要当做费用从当年的利润表中扣除
报表里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数据,都是已经减过坏账准备后的净值。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找到附注“应收账款”
这回是没错的……
这是更细的细则,可以看到截止2015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是10,978,218千元(注意单位都是千元),计提了606,500千元作为坏账准备,并从资产负债表扣除同时从利润表扣除,得到截止2015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余额10,371,718千元。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若计提的坏账,买方在未来的某一时点还了,那怎么处理呢?先记住上面的数字,2015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606,500千元。
应收账款:本年度转回的坏账准备金额为人民币 87,005千元
其他应收账款:本年度转回的坏账准备金额为人民币 4,051千元
87,005 + 4,051 - 22,485 - 22,746 = 45,825千元,这意味着计提的坏账准备多了,而实际上并没有损失那么多。今年转回的(87,005 + 4,051 = 91,056)与本年新增加的坏账准备(22,485 + 22,746 = 45,231)的差额将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并最终进入利润表。所以我认为上面“计提的坏账即坏账准备需要当做费用从当年的利润表中扣除”这句话应该是指当年新增的计提计入利润表。
补充一下,转销就是把之前已经核销的再转回来,道理是一样的。核销的意思是认为应收账款要不回来了,于是从资产负债表中移除,相当于出表了,但并不意味着这笔账不要了,企业仍然有对这笔账的追索权。而一旦要回来之后,就转销回来,增加利润。
每年新增的坏账准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每年都会根据一定的计提比例对各期限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而每年的应收账款额不同,计提比例也可以设置的不一样,那每年的计提额度肯定不等。若是在没有转回和转销的情况下,就会调整前一年的坏账准备数额到今年的计算数额。假设若是计算得出2015年的坏账准备多,那就新增坏账准备,而这部分要增加“资产减值损失”进而减少利润;反过来若计算得出2015年的坏账准备少,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就少,那与上一年的差额(上一年提的多)就会增加利润。我理解坏账准备就是一个库,这个库是可以调节的,这当然也就成了财报造假的一个高发地。而上面87,005千元的转回,这个钱我认为不是因计算调节的,而是企业实际回收的欠款,冲销了坏账准备(你预计对方还不上,计提一个减值相,现在对方还了,就不再是减值相了,而是“已收账款”——我杜撰的词)于是增加利润。这样“资产减值准备明细”那张图中,就只有“本年增加”这一个变量了。因此我算是得出了自洽的结论。
我参考了书籍和网络上的资料,并结合了一份真实的财报,但我所学所想,所写下的这些内容也仍有可能是错的。最好的方法无疑是拿着这个读财报进行印证。若是有更专业的朋友,希望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