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我是吴老师。
昨天,是“三八”妇女节“,我去参加了女儿幼儿园的班级活动。
“哇,吴老师!您真会打扮自己,这一身,你瞧瞧,漂亮又有气质,把自己捯饬得多好!真羡慕您!”
正在看着墙上板报的我一愣,忙说道:“哪里哪里!您过奖了!”
后来,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情:别人的夸赞是真诚的,我为何无法坦然地接受并感谢?
1.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80后这代人,从小所接受的 “泼冷水“ 式的教育与文化。
从小:我们几乎很难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个爽快的夸赞。
做得好,他们即便心里高兴,嘴上都会说:不能骄傲!你做的还不够呢!
做得不好,他们就会狠狠地把我们批评一顿,有的还要吃一顿“辣花花的麻粒子“- 用指关节敲打脑门。
所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至今都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成绩、接纳别人对自己真诚的夸赞。
即便现在已经从事心理行业、自我成长了5年,但有时候依旧摆脱不了童年写进我潜意识里的那些“木马程序“。
2.
很多人喜欢通过“泼冷水”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提点他人。
他们秉承着:骄傲使人落后,只有给人以挫折、打击,才能让人奋起努力的信念。
最糟糕的一点是,这种“泼冷水”式的人际交往模式,会让人误以为是亲密关系的象征。
“为你好才说你,别人哪管你啊!”,这句话莫名其妙就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很多人就是这么把人际关系搞砸的,他们以为毫无顾忌的批评,是一种“正直的品质”。
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细想想:又有多少人会真正喜欢《还珠格格》第一部里面的那位皇后娘娘?
其实这句话,不太正确。
指出别人的错误,不只有“泼冷水”一种方式,运用适当的方法,也经常能获得他人的尊敬。
因为,人们接不接受批评,主要取决于批评者的态度。
“欲进先退、以史为鉴”这是古代臣子的进谏艺术,也就是说,一个真心为你考虑的人,是不会咄咄逼人的,会考虑我们的情绪感受的。
我们所有优秀品质包括真诚,都必须要充分考虑对方的立场,分清自己人际边界,用孔子的话说,这叫礼度。
3.
这次过年,去中科院心理所进修,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看见了自己的美好!
从穿着打扮,到学习的执行力,整整十天,我被一句句真诚的肯定与夸赞温暖着,激励着。
“晓达,我觉得你特别好!又白又高,而且很温婉,你知道吗,我每天在教室都会寻找你的身影,感觉那是一种美!“
“晓达,我和课代表在房间里经常会讨论到你,觉得你很有民国时期教书先生家那种,大家闺秀的气质,无论近看还是远看,感觉都特别的赞!
. . . . . .
“晓达,你执行力超强!佩服你!“
“晓达,昨天刚说研究方法,你回到酒店洗完澡,立马就行动起来了,太厉害了!”
“晓达,快组织一个学习小组,带领我们一起进步吧!“
“晓达,我们需要你!”
. . . . . .
虽然之前也知道,自己要肯定自己,自己要看见自己的美好,但真真切切都被泡在鼓励与肯定的“蜜罐”里,还真是第一次。
那种超棒的体验,只有体验过的人才知道!
那么,这样高强度的夸赞与鼓励,让我骄傲了吗?让我停滞不前了吗?
No!当然没有!
虽然十天高强度从早到晚的学习,但我依旧保持着4:30晨起写作分享的习惯,一天都没有断更。
通过十天的学习,让我变得更加求知若渴。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我们研究方法的那位刘涵慧老师,这样对我们说:你们不要怕!现在文献投稿都是匿名的,核心期刊什么的,都可以去投。大胆地去投稿!大胆地阅读英语文献吧!说不定哪天你们发了一篇《Science》也不一定!
听了老师的话,让我一下感觉:像被打开了屋顶的天窗,有灿烂的阳光照射了进来!
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泼冷水“式的忠言逆耳,其实是个坑。
是发表者的不动脑筋,是接收者的苦难。
每个人都像是一棵植物,拥有内在向上向好的生命力,真正能够帮助到人的,是理解、接纳、肯定与鼓励。
想要给人建议的时候,其实只需要提问就行了。通过一个好的提问,可以引导对方思考到你想要表达的内容。
我始终相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两颗心互相温暖,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折磨。
欢迎加入【2018,我是自己最好的情人】“鹏菲心理”女性成长社群 与我直接互动。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怎样的境遇,“鹏菲心理”的吴老师,都愿带给您些许心灵上的抚慰。
在这里,没有什么大道理,有的只是:关注与陪伴!
入群请联系:心理助教:微信号:xinxintang2014,留言注明:"加入心理成长社群" 即可。
朋友们,早安!
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鹏菲心理 - 女性朋友的心灵避风港湾。
愿那无处安放的心、波澜起伏的情绪,在此时、在此刻可以稍作停息,被轻柔呵护、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