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刘大概是2012年11月份吧,具体哪一天我已经记不清了。因为当时我的父亲发生了一场非常不幸的车祸,我一直处于情感情绪的低迷期。
小伙子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特别好:年轻有为,朝气蓬勃,激情四射,给人的感觉是心态阳光、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尽管后来了解到他是城里娃娃,但在和他一起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却丝毫没有在他身上看到城里娃娃的拈轻怕重和矫揉造作。之后通过工作、生活、学习中的深入交往,小伙子和我更加熟悉,朴实能干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
由于工作关系,我们朝夕相处,相互帮助、互相支持。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生活中,我们的很多习惯都是相似的,这让我大为吃惊。毕竟我比他大十几岁,然而这并不是阻碍我们交往交流的绊脚石,相反,我们却交往交流的特别融洽,分外和谐。难得知己在,得失寸心知。是的。很多时候,小刘这孩子的思维竟然能和我的心灵达成一致,非常默契,一拍即合。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惺惺相惜吧。现在,我和小刘已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好哥们,好兄弟。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碗炒河粉。
记得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那天,我们刚刚加完班,彼此都没有吃晚饭。此时,我们又一次达成一致,共同吃宵夜。出门时,地面上还结着一层厚厚的冰,出奇的冷,风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冷的我们直哆嗦。由于季节和时间晚的原因,饭店的门大多都关闭了。街道上的行人也明显少多了。
我们谨慎的走在厚厚的冰路上,相互扶持着走。刚走到机关大门口,我就闻到一股浓浓的孜然味,我猜想,十字路口肯定有小饮食摊点营业。果然被我猜中了,在机关门口的正前方,有两个饮食小摊点。可让我们失望的是,摊点排队等候的人很多,做饭师傅忙的不可开交。我们足足等了四十多分钟,终于等来了一碗炒河粉。在这四十分钟里,下起了小雪,风更紧了,尽管很冷,我们还是在耐心的等待。坐在小桌前,我们相对无语,静静等候。这时,我看见小刘冷的嗖嗖发抖,我也冷的直哆嗦。摊点的师傅说:“小伙子,别着急,饭总得给你做熟了吃,好饭不愁晚啊”。我和小刘附和着笑了笑。
终于轮到我们吃饭了,因为店家每次只能做一碗,虽然我俩此时都饥肠辘辘,但势必要面临谁先吃、谁后吃的问题。出于谦让,我招呼小刘先吃,小刘或许猜出我更饿,硬是推拖着把碗送到我的面前。经过简单推让,饿坏了的我这才抡起筷子,迫不及待的大口吃着这一碗得来不易的炒河粉。就在我惬意地享受这一美味的同时,我突然发现,小刘一直在一旁耐心地看着我狼吞虎咽,直到我打嗝吃饱的那一刻。
志同为朋、道合为友。一碗来之不易的宵夜面前,我的眼睛湿润了,因为我明白,只有交心的兄弟,才会冲破私心杂念的束缚,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看着对方美滋滋地享受这一切……
天越来越冷,而我的心却越来越暖和。一碗炒河粉,让我豁然开朗,瞬间感悟到了一种真挚而又亲切的情感。
是兄弟,不含糊,是我们一直交往的口头禅。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想,我们会一直这样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