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刚过去,电视节目《朗读者》的主题词换成了“父亲”。这期邀请的嘉宾身上集中了千千万万个父亲所具有的品格,这使我不由地重新去审视我的父亲。
记忆里一直在上学,刚出师范门就嫁人了,没有和父母有更多时间的接触,也没有很深地去了解我的父母,这是为人女最大的遗憾。
幼时家里穷,我和姐姐是在母亲的抱怨声中长大的。印象里的父亲就是母亲嘴里的窝囊人,我也一直这样看父亲,直到他去世。
生产队那时,有两类人家日子过得不错:一类是家里有人吃皇粮,固定工资可以让家里日子过得比其他人家要好。一类是从集体往自己家里拿东西而不被察觉的人,在一分钱都能买10个水果糖的年代,东西可以省去家里不少开支。部队复员回来的父亲,见伯伯不在家,家里没劳力,没找安置办给自己安排工作,谁知就永远失去了机会。做队长会计,从没往自己家里拿过一针一线。所以贫瘠的土地里刨不出钱。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记得我都初中了,还穿着屁股后面补一块布丁的裤子上学,冬天把它套在里面当秋裤,从来不知道冬天衣服和夏天有啥不同。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在穿,没闲置过。我们偶尔会用高粱面馍馍偷偷换伯伯家孩子手里的玉米面馍馍,亦或用玉米面馍馍换伯伯家孩子手里的白面馍馍,用替别人做作业的方式换取同学从家带的好吃的。只因为想尝一尝那东西有多好吃。
我的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正直无私的人。面对家里的窘境,从不愿做亏心事的父亲,只是一味地日复一日地在贫瘠的土地里除草割秧。这让母亲和我对父亲颇有微辞: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作为家里的男人,你不应该只知道低头拉车,也应该要抬头看路;应该看一看家里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如何改变。有时他被母亲说急了,会红着脸憋出一句话:“你别想我从集体拿一件物什,那是大家的!”就这样,父亲贫穷了一辈子,也在母亲的唠叨声里过了一辈子。
我的父亲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早上总是他第一个起床,扫干净院子和大门口,就扒拉几口饭,扛着铁掀上地干活了。回到家洗锅抹碗后,就去拣簸箕里需要挑拣干净的黄豆绿豆芝麻。我们嘴里吃的每一粒豆子都很放心,不会被石子硌到牙,或者吃到土粒。家里养过一只鸽子,后来当它受伤的腿好了后,父亲让它飞走了,后来家里还来过几只,我怀疑是那只鸽子带着家人来看望恩人了。家里垒过兔窝,养过猪羊,父亲都是主劳力,每次总会从地里带些草回来喂养他们。可是都没有改变家里贫穷的面貌。
我的父亲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初中文化的父亲,下雨天闲的时候,会拿着家里破旧的读了n遍的发黄的书,倚在炕上,就着亮光,看书。现现在才知道,父亲是个无比高尚的人。在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一钱不值。所以在大家都想各种门道挣钱的年代, 在经济的大潮里,父亲无法给家里额外弄来一针一线,使母亲和我们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被冠以窝囊。想起一句话来:智慧无法弥补一个人的道德的不足,而智慧的不足却可以用道德来弥补。
在缺吃少穿的年代,父亲的这些品格更显得难能可贵。尽管和时代潮流格格不入,但父亲只做自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直坚持着自己操守。
他不知道怎么教育子女,也没有说过一句惊天动地的话语,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欲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做什么样的人。身教胜于言传,也让我悟了这么久,才明白这窝囊背后可贵的品格。父亲的形象在他去世的第四个年头,在我心里才渐渐高大起来。
我不禁吟诵起了余光中的《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父亲在里头……